苏联档案揭秘中印战争,难怪中国非打印度,你看他做了啥事?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国家,我们都曾是文明古国,也是世代友好的邻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想和印度做好朋友,中印也确实有过一段“蜜月期”。
历史上,中印边界从未有过争议,没有明确划定,也没有一块界碑,各自以模糊形态按照传统进行实际控制,甚至有双方都不管的地段。
1947年印度建国,当时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的英国统治者很不甘心,于是将印度半岛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对于两个国家的边界也不划分清楚,导致了这个国家到现在还有军事冲突。

英国殖民者撤出印度之前,不仅仅在印巴之间制造冲突,一个叫麦克马洪的英国人还将中印边境分界线划到了中国一侧,为后来中印冲突埋下了隐患。

1914年,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中国辛亥革命成功不久,英国在中印边界的民族地区策划分裂,并以探险、测绘为由进入中国领土,在地图上画出了“麦克马洪线”、“约翰逊线”等,说那是中印边界线,这些乱七八糟的鬼画符,把属于中国的12.5万平方公里划给了印度,这个面积相当于一个福建省,中国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些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我们认为喜马拉雅山麓是中印国界,而他们把喜马拉雅山山脊作为分界线。

英属印度划定的两条线

国际反应: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后,世界各国反应不一:为美国为首的主要西方国家(共39个)表态支持印度,美国和英国立即无偿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另有部分国家(法国、以色列等)同意有偿提供军事援助。英国(甚至美国)对中印边界争端的是非是很清楚的,对中国反击作战的正当性也是很清楚的。
但中印战争一爆发,这些国家立马给印度递刀子。苏联的态度左右摇摆,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为显示东方阵营的团结以对抗美国,表态支持中国的立场;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又转而支持印度。列强的关系准则,历来只有利益、只有强权,没有公理。但大多数亚非拉及东欧国家比较理性,秉持原则,有的呼吁印度接受中国停火谈判的建议,有的保持沉默。印度对此感到愤怒,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呼吁谈判还是保持沉默,都是不支持印度。
中印也并未为此撕破脸,那么中印关系为何变差了?
1914年以后,印度国内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斗争此起彼伏,中国也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根本没人再提边界的事。
1947年,印度终于摆脱了英国90年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1949年,新中国诞生。
这两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本该携手同心,共同发展。不同的是,印度奉行独立不结盟政策,在世界上成了“老好人”,中国则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剿,我们还没从多年的战争中稍事喘息,美国就在我们的东大门制造了朝鲜战争。
对于刚成立的新中国,可以说举国之力在打那场艰苦的战争,这个时候,印度开始在背后捅刀子,他们出兵到了中印边界,在“马克马洪线”以南驻扎,这实际上侵略了我国领土。

1951年,印度军队占领达旺
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时只是和世界头号军事强手美国交了一回手,即便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还来不及消化,装备方面也刚刚全面统一为苏式。相比之下,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已经充分消化,并落实到了部队的战术、训练、装备等各方面。
在装备上,解放军此时全面装备了五六式枪族。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五六式冲锋枪(不是使用手枪弹,所以确切说应该是突击步枪)和五六式轻机枪的组合非常成功,随伴步兵的火箭筒和57毫米炮无后坐力炮也都非常适合在高原地区使用。步兵武器配系的均衡性能先进,所以,在战争中解放军缴获了印军的轻武器,基本上是看不上眼的,更不会用缴获的武器来换下自己手里的武器,这在解放军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印军的武器也不算差,虽然都是美苏两方提供的,但型号杂乱,反而不如解放军的武器装备。
但是我们不愿与印度结仇,为和平解决中印领土争端,周总理四次访问新德里,共同制定了两国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老人家也给印度外交部写亲笔信,说:“总而言之,中国和印度是友好国家,过去一千年如此,相信今后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如此。”
我们的推心置腹,印度却并不领情,不接受中方搁置争议的建议。1960年,再次提出了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
此后,中国开始了3年自然灾害。在这期间,1961年,尼赫鲁宣布了他的“前进政策”,要把印度的国界线尽一切可能向中国推进。1962年,印度步步逼近,在中印边界争议地区部署了20多个据点,有些据点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些已经到了中国哨所的背后。

忍无可忍,中国军队准备反击。
1962年9月17日,中国向印度发出了措辞强硬的外交照会:如果印方一意孤行,妄图以武力扩张领土,我边防部队将坚决实现自卫,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印方承担全部责任。至此,中国政府依然在等待印度回心转意,周恩来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寻求和解的途径。
然而就在这一天,印度军队中的一支王牌部队,绰号“红鹰”的印度第4师第7步兵旅,被调到了中印边界东段,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向中国境内的克节朗地区开进。

1962年9月17日,中国向印度发出了措辞强硬的外交照会
中国与印度的战争发生在中印交界,是因为印度在苏联和美国两个国家的支持下,印度对中国发起不断地挑衅,更可恶的是,印度造成了我11名解放军边防官兵的伤亡,正是因为这不可饶恕的缘故,中国不得不发兵反击。于是,在1962年,中国发动了对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一边不断挑衅中国,一边集结了22000士兵,随时准备与中国军队交锋。面对印度的态势,中国不甘示弱,集合了18000中国军人。
10月20日拂晓,东段的西藏边防部队投入约1万兵力,对入侵的印军第7旅采取两翼开刀、迂回侧后、包围分割、各个歼灭的战法开始反击。右翼主攻部队在枪等、卡龙之间强渡克节朗河,迅速清除了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等据点的入侵印军;左翼助攻部队,同时向沙则、仲昆枪、克宁乃桥的印军实行反击。当天,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大部被歼,一部溃逃。10月23日,解放军兵分五路展开大追击,至10月25日,进占达旺,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旺河以北、不丹以东、达旺以西的全部领土,并全歼印军第7旅,俘虏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首战告捷。
同时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也分别向入侵印军实施反击,清除了呷灵公、拉木多、林卡、拉曼、阿夏比拉等地的印军据点,进占易古通、马尼岗、塔克新等地,逼近瓦弄,有力地配合了克节朗河主要方向的作战。
西段的新疆边防部队也于10月20日开始反击,先后肃清红山头、天文点、加勒万河谷、班公湖岸地区入侵印军,给予印军第114旅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东段主力部队的反击作战。
在第一阶段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后,中国于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中国边防部队也遵照声明,东段和西段部队先后于10月24日、10月28日停止军事行动。
虽然印度在人数上占了绝大优势,但在战果上却让美俄两个看热闹的国家失望了。不仅是美国和苏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想不到印度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开战仅三个月,印度便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战争一打响,中国军队犹如无人之境,印度士兵完全无法抵抗。中国军队的穿插能力和渗透力,是世人无法想象的,就连冲散的解放军,也能自发组织起来,向印度内路穿插。当时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中国军队的渗透速度,甚至超过了印度士兵的撤退速度。不知不觉中,印度军队被我军反包围。
解放军打到了距离印度新德里300公里的地方,活捉了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歼灭印度军队3个旅,大约俘虏9000人,印度军队阵亡4383人,负伤1047人。按照当时情况,好不夸张的说,印度随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好在我国遵循人道主义精神,撤军回国,也算是给印度一个教训。至此,世界各国深知新中国的军事力量,中国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再次出现在世界舞台。
朝鲜战争中,印度又是主要的调停国,还在第一次印巴战争中打败巴基斯坦,武力收回了被葡萄牙殖民数百年的果阿地区。这为尼赫鲁在国内积攒了极大的威望。

因此,尼赫鲁想利用自己的声望来打破甘地所提倡的家庭经济,要在印度完成工业化。在前面讲过,印度是和平独立的,国内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改变。一个国家要想工业化,就得像中国一样,先是解决土地问题,在改变人们的思想。尼赫鲁当时想完成的也是这些,农村的土地问题,宗教问题,宗族问题以及地方势力的问题。再加印度提早实行了民主改革,在政府征地方面并没有那么容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