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动还是“多动症”?两者区别大了去,越早知道对孩子越好



“多动症”,这个词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调皮好动的孩子,尤其是不受管制约束的小男孩,大家会不由自主地将孩子的表现与“多动症”联系起来。
有个“多动娃”是什么体验?经常听到家长抱怨:“我家那孩子像是多动症,他一天到晚捣乱、惹麻烦,从不能安静地坐上一分钟。就算强制性让他坐,身子也东倒西歪,小动作永远停不下来!”
不仅如此,他在家里上蹿下跳、一刻都不能消停;在学校上课多话爱插嘴、东张西望开小差;写作业拖拉磨蹭不专心……总之,各种闹人和不安生,这莫非真是传说中的“多动症”?
关于多动症的释义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在我国,约5-10%的孩子患有多动症。
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里对于多动症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概括了ADHD的症状主要为:
1.注意力缺陷,包括注意力很难集中和注意力过分集中,无法合理转移。
2.过于活跃,动个不停。
乍看之下,好像过分好动的孩子就是多动症,但其实这是误解。家长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通常很难将好动的孩子与多动症的孩子区分开来。
好动只是孩子的性格特征,而多动症则是一种病态表现。如果说将两者的概念混淆,那么不仅会给孩子,也会给家长以及老师等带来非常大的困扰。
多动≠多动症,两者有很大区别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偶尔调皮捣蛋也无可厚非,但因此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那可真是太盲目了。多动症需经专业医学评估,而且从表现来看,两者会有很大区别。
注意力
多动:对于自己喜爱或者新鲜的事物,是非常热心并且可以做到专心致志。
多动症:专注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兴趣爱好少,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表现得心不在焉、有始无终,频繁转换事物。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写作业拖拉、学习困难等。
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多动: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好,能做出快速、反复和轮换等动作,而且灵活自如。
多动症:动作协调性不好,表现得笨拙,而且思维反应显得慢半拍。

自控力方面
多动:对不喜欢的事物没耐心,在压力条件下能接受管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失控。
多动症:做什么事都无法坚持,而且无目的性的,任何场合下都可能闹脾气,冲动任性,情绪容易失控,不接受家长的指令和控制。
社交方面
多动:能与他人沟通、相处,可以融入小的团队环境中并且乐在其中。
多动症:因情绪不受控制,易怒、易哭、易激动、不辨是非,经常会招惹别的孩子,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容易被其他孩子排斥。
大部分孩子多动而非多动症,多动的孩子怎么应对
多动和多动症虽一字之差,但本质可差远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多动症”的孩子,大部分只是多动或者专注力不好罢了。
对于多动、精力旺盛的孩子,许多家长觉得头疼、力不从心。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多动的孩子?
◆孩子活泼好动是个性使然,总不能要求所有孩子都安静乖巧。孩子精力过剩,不妨多带他去户外活动,比如爬山、骑车、踢球等运动。帮助孩子消耗多余的精力,有利于睡眠,还能强健体魄和促进身高发育。
◆多发掘孩子真正的喜好。孩子不够专注,要弄清楚是注意力缺陷,还是对正在做的事不感兴趣?平时多留意孩子的兴趣点,找些他们喜欢的事做。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喜欢玩积木。只要他能用心做一件事,都值得被鼓励。

◆家长本身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习惯养成。因此建议你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也要放下手机和手中的一切事务,专注地享受亲子时光别走神哦。
◆当孩子专注做某一件事时,千万别去打扰他。让宝宝自由地探索,而不是一会叫他吃东西、一会给他喂水或问问题打断他,这些都不利于宝宝专注力的养成。有效训练孩子专注力的3款小游戏
多动且专注力不足的孩子,想要他活成你心目中的样子,少不了要进行一些引导和干预。这里给大家推荐3个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小游戏,带孩子动起来,坚持总会有收获哦。
堆积木
积木几乎是家家孩子必备玩具,大部分孩子刚开始热情满满,但没玩几天就失了兴趣。当孩子想把一个个形状不同的积木堆成自己想要的造型,并愿意付诸努力,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效果。
游戏过程是枯燥的,可一旦挑战成功,那份喜欢也是无所能及。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信心和鼓励,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参与游戏,帮助孩子挖掘更多创意和乐趣。

圈数字
在一张纸上随意写出一串数字,然后让孩子在所有数字中找到指定的数字,并用笔圈出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设计不同的难度。
数字也可以换成文章,在里面圈找指定文字。孩子在寻找“目标”的时候,会特别全神贯注,这不仅锻炼了他的专注力,还能提升观察力。
萝卜蹲
这是一个经典的游戏,相信很多家长小时候都玩过。几个人一起蹲(最好动员家庭成员,需要3个人以上),轮番喊口令,边做动作边喊出下一个指令。
这个游戏对于脑、眼、口以及肢体的协调性要求比较高,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稍不留神的话就可能做错动作、反应不及时或者是喊错指令。
结语
家有多动娃,家长千万别轻易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你眼里调皮捣蛋的孩子,只不过是很有自己的想法,而刚好他的想法不被大人所理解罢了。
对比多动和多动症的表现,如果你认为孩子更倾向于后者,那么建议尽早带孩子去正规专业医院就诊,及早干预效果更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