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我在黄昏独逆行。



昨晚看完了三联给周杰伦的特别推送,感慨颇多。没有客套感谢,没有长篇大论,作者在结尾的心声却如此真挚精准,客观又不带滤镜;关于周杰伦的文章难得如此格致简约,这是很久未见的事。


这两年,与周杰伦有关的10万+文章越来越多,但每次抽丝剥茧读完,都有些遗憾。“说的对,但说不到心里,更没说出我想听的”,更像是一篇篇以周杰伦为题的商业评论——确实是他的故事,但我们不感兴趣。在长篇故事的黄昏时代,这种偷懒也无可厚非。听完周杰伦所有的歌需要十小时,认真做调查成本太高。大家看什么爽就写什么,这是很多“周杰伦创作者”都舍不得放下的流量密码。但看到这篇《超新星到终结者》时,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真诚。真的听懂了周杰伦,都会变得真诚。就像怀有惊世作品的人,身上总带着与时代背道而驰的认真。在音乐产业过于成熟精简的今天,情绪主导了对音乐的判断,可周杰伦和他的爱好者们,却常在黄昏逆行。大众从简,他却偏爱复杂;市场靠沉重投机,他却反其道行之,大张旗鼓为快乐干杯;不出概念专辑,不标榜深刻,暴力炫技驱赶浅层听众...可有时恰恰是这种叛逆,才让我们同向而行。他的歌迷里有很多顶尖科研人员,而顶级高校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我恍觉这是一种契合。不是对周杰伦的喜欢让你变得用心,而是他的音乐本就严谨而考究,因为用心才惺惺相惜。


周杰伦更是音乐市场尚存的理性。他的过往和现在是一列延伸下来的图表数据,没三天三夜读不懂,但就是有人愿意去研究。别看他的创作主题汪洋恣肆,但内里却埋着肥沃的思辨丘壑:抛却技术和音乐素养,周杰伦的音乐从不是为了大吃一惊的炫耀,而是让你自己学会推开另一扇门。而他歌里传达出的努力学习,自我成长,质疑颠覆等思想,更是永远和“世俗世界”隔着门槛。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被他传递着这种哲学。想起我每次写乐评时,用来构思和沉浸在图书馆的时间也远远不止十小时,每次动笔前我都在想,接下来的这次创作,我能有多与众不同?如何区别于那些盖满“情怀”“青春”的平庸创意,让我的文字张弛有度,说实话并不容易。
但之所以他是周杰伦。如果和当下的音乐如出一辙,也就没那么多人期待。正因为难以模仿,所以模仿者众;正因为他习惯逆行,所以我们总要等等。而我们也常常忽略他的音乐给人生带来的助力。甚至有时我们自己都说不出,他的音乐到底有何意义——就像CD的背面,你以为沾满灰尘,其实它亮得刺眼呢。

听多了歌就变得像他,他却提醒你我做自己胜于跟太紧。没上过大学的周杰伦,却给我们提供了几十种用功读书的理由。听他的歌不会有烂俗的青春期,做他的听众不用担心一无所获,只是偶尔不合群地逆行。可等你下课的人,哪个不是逆行的呢。
世界上有太多没想到。有人说周杰伦的歌只适合青春期,可没想到很多人的青春竟是一辈子;有人说离开学校就不听周杰伦了,想不到吧,竟有人真的一辈子都在学习。
让十万个人笑很简单,让十万个人哭却很难。周杰伦的音乐与众不同,总能让我们笑着落泪,像是刚开完一场庆祝毕业的班会,这便是他黄昏逆行时坚持握住的伞,总能准确地分割晴天雨天。满田的稻香是为了让你回归家庭,一屋的玩具是想让你用功读书......缺乏想象力和足够人文思辨的歌手,不会写出这样鲜活生动,干净美好的音乐,这是我们今天都知道的事。等通了高铁,要去他长大的地方看看,看看他心里最初的美好。坚定,成长,温情,正义,这些童年时看似不值一提的平凡点滴,正是决定你人生轨迹的半径,这便是周杰伦赐予你的神奇眼界。无论朝哪个方向,我们的人生始终是个圆圈,逆行至此,没有人真的愿意掉头吧。

【欢迎转发,点赞与“在看”,部分插图来自站酷,侵删】






周 嘲
CHOU DYNASTY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