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82/1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
《学会提问11版》的书评。
这本书算二刷了,但离第一次读的印象已经没有什么了。书中讲了一个关键工具“批判性思维”。阅读过程依旧很爽,但内容不太适合目前的自己,功力还未达到。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还不能整合到自己沟通框架当中去,根据自己的原则“不适合自己的,就算再好也都是狗屎”,所以这本书还是留给以后再刷。以上是阅读这本书的感受。接下来还是说说作者输出,我有启发且应用改变的地方,现做一个梳理:
1.自我暗示话术(1)系统2思维”有能力否决“系统1思维”所做的决定。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训练“系统2思维”不要依赖“系统1思维”来作决定。我们要培养的习惯,就是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像现在这样想?
(2)在判断一次交流的说服力之前,我们要知道哪个事实断言最值得信赖。怎么确定它的可靠程度呢?我们会问以下这样的问题:·你的证明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证据在哪里?·你为什么相信它?·你确信它是真的吗?·你能证明吗?如果你养成经常问这些问题的习惯,那么你离跻身最具批判性思考者之列也就不远了。
(3)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如果有人再抛给我一个观点,我要提三个问题:他在说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这样说有没有道理?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理性赖以形成的基础。
2.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又会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从这方面来说,你就知道我们必须要依赖他人,但又不是来者不拒。所以,批判性思维才会解放你的身心,让你有能力监控自己的言行,看看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3.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4.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念。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据此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5.写作之前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不管你写作之前的准备方法是冥思苦想,还是即兴发挥,我们都强烈建议你在一口气写下去之前,先花点时间确定一下你的论题。有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论题,往往是区分作者成不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鼓励你在写作之前花点时间想一想论题,还有另一层原因。许多作者拿起笔就写,结果往往贪多嚼不烂,自己还浑然不知。
书中具体讨论的干货太多,大都偏理论。能用得上的是生活当中能启发思考的话术,以及写作相关的技巧。读书在于拿来主义,坚持这一原则,持续为自己成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