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原则:不挑事、不怕事、能了事



过去一年的成果: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运动665公里。
这是1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91/1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
《1小时就懂的沟通课》的书评。
书中谈到沟通需要具备的相关能力,与应用场景等。按照作者的框架进行学习,解决生活问题就足够了。哈哈哈,再一次有读晚了的感觉。最近一直在为沟通力框架的梳理而纠结,这本书很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现在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来梳理知识点与启发点。
1.生活当中主要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包括了夫妻关系、异性关系、朋友关系、父母与孩子等生活关系沟通。
工作关系沟通包含了与上级、与同事、与下级等不同层级间的沟通。
多进行有效社交(如何建立有效人脉:第一步,建立自身的价值和提升自身的价值;第二步,放大自己的可交换系数。)。
2.针对沟通能力所需具备的哪些能力呢?(1)学会有效提问的能力一个提问的人,首先要学会的第一点,就是把自己的疑问汇集成一个核心。一个核心结束后,再汇集到另一个核心,切记不能多点开花。而好的问题,通常具备以下两点:第一,集中。第二,从我出发。
(2)具有谈判的能力原则式谈判就是,在道理、原则上面要强硬,但在对待对方的态度上要温和。这样刚柔并济的谈判,效果最好。再换句话说,对于你要达到的目的,你必须强硬,但是在语气、沟通上,一定要温和。
(3)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遇到冲突无效解决行为:仔细观察身边的人,解决冲突的方式无非就是三种:第一种,回避。遇到冲突撒腿就跑。第二种,迁就。像电影《Hello,树先生》里一样,哪怕给人下跪,也不希望把矛盾闹大。第三种,死磕。你骂我一句,我给你一巴掌。
有效冲突解决:最好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是协同,通过坦诚沟通,了解双方的差异所在,最终找到一个共赢的方案。
关键技巧:想要听懂别人说的话,需要区分行动、利益和需求的差别。我们每句话都有一些基本的需求,这些需求演变出不同的利益,然后我们会选择不同的行动计划去满足这些需求和利益。
接纳对方的情绪:当遇到冲突时,你可以原地不动、注视、微笑,去倾听或者引导对方,请注意:在听的过程中,不要给出自己的意见,不要表达态度,因为一给意见,倾听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就是彼此情绪的爆发。
冲突的筛选原则因为你正在筛选自己的朋友,至少你在筛选让自己舒服的人。对待冲突还有一个原则,总结起来就是九个字:不挑事,不怕事,能了事。
这本书用通俗的大白话,阅读起来并不吃力,反观我的写作文体,也应当如此,要多说人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