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成果:连续写作打卡100天、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阅读完174本书、运动665公里。
这是1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101/1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
从零开始写作,不知不觉都已经过了100天,也是一个不小的成果,开心之余,还需努力。成果在初始阶段,为促进积极性,可将显性成果梳理出来,在持续拿结果的过程中,将核心结果替换掉前期水份大的结果。从肖逸群的创业路径上看就是这样的模式。成长拿结果的过程也一定是这样。所以决定开启下一个100天打卡,每天都在进步,每次都是新的开始。
《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的读书笔记。能不能对现有专注力框架知识点补充,是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我知道现在该回顾专注力框架了,带着框架读,目的性会更强。书很小巧,很快就读完了,收获较多,现有对补充知识点做回顾梳理:
1.柳比歇夫的的时间记录法,强调的是有效时间的记录,对自己有效时间的掌握。解决了我对时间记录的理解误区。
2.类比推理是横向关联的思考,他是两个圈圈的联想,这是在有交集的前提下。而交集就是同一性原理。
3.长期保持专注力的要义就是,不要给自己出太多的选择题。选择太多,会让大脑无法正常工作,他会在选择与选择之间纠结,并认为自己的纠结是富有意义的。但是实际上,纠结带来的只是原地打转,并没有获得新的知识。
自己的写作习惯养成的原理就是减少选择,最小阻力原则目的也是减少选择。比如说我写晨间日记的策略也是这条原则的实践。
经验:读这本书时,提前思考并明确想要达到的目的,然后回顾自己的专注力框架。阅读过程中,主动尝试了笔记的关键词分类法,回过头梳理笔记时,通过搜索关键词,果然轻松很多。后续阅读的模式基本上也按这个思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