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名词和概念才是一切的关键



过去一年的成果:连续写作打卡100天、运动100天、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阅读完174本书、运动665公里。
写在前面,这是3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09/3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每天持续的写文章,不再依赖冗余内容,不再纠结写作的格式,毕竟自己的公众号自己做主,依然践行着“记录成长、分享生活”的价值观初衷。以下是今天的思考:
1、深度思考。深度的思考,都是以更深的知识作为支撑的。要想真正学会思考,只有花更多时间积累知识,而第一步,便是信源建设。名词和概念才是一切的关键,因为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一个个具体的概念上的,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知识,它们之间盘根错节的联系,会慢慢组成你的知识网络,最终形成体系。换句话说积累概念的深度理解与应用,李笑来传递的概念理解就是这个底层逻辑。
2、路径依赖。『路径依赖』说的是什么?它特指被已有的行动,以及为了让这些行动得以完成而拥有的各种资源绑定,无法跳出舒适区采取新行动的困境。『人们在帮助一个小忙之后,更倾向于继续提供帮助』的概括,他将其称之为『路径依赖』。这里解释了为什么,向帮助过我们的人求助更能得到帮助的原因。逆向思考,为什么我们害怕拒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人拒绝过我们,很大可能还会拒绝我们第二次。对应的国外理论叫登门槛效应。
3、『宏大叙事』,特指那些用一个极其模糊,从而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原则作为中心论点,并且在时间和细节上只取枝干,目的论的说理方法。这个概念换句话说就是假大空,无法落地实践的。说的头头是道,一落地就凉凉。
4、信仰。就是啥证据都没有还要信,有理有据的东西,不是你信仰不信仰的问题,是承认和不承认的问题。换句话理解,信仰就是自己相信且践行的东西。
5、学习。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通过大量信息整合与反思,才能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认识。
而迈尔斯的《心理学》,是美国众多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材,认真花一两个月啃下来,你能够对心理学建立起一个全面的认知,同时建立更好的自我认知。当你阅读的心理学书籍达到一定的量,你便可以阅读一些哲学类的书籍了——不要觉得你不可能读哲学,一切的思考,到最终都是哲学(这便是“哲学就是爱智慧”的含义),在阅读心理学的过程中,在思考人的身心关系,思考我行为的意义时,你已经涉足到哲学的范畴了,哲学离我们没有那么远,它不过是思考渐渐深入的必然。
书只是为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提供参考素材,对书本深信不疑本就是最大的愚蠢。所以说,看书是不会把人看“傻”的,聪明人越看越聪明,傻子才会越看越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