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腿粗的苏炳添踮脚踩鸡蛋,真的能瘦小腿?



仙女萌晚上好,一姐来咯!
昨天,苏炳添为了给冬奥健儿们加油,在网上发起了一个#鸡蛋挑战#。

具体的过程就是,在脚后跟处放下两颗鸡蛋,再进行踮脚深蹲,整套动作完成下来脚踝的位置始终岿然不动。

一姐研究了下,发现这个动作的挑战难点在于「踮起脚尖做深蹲」,并且还要「保持不碰到鸡蛋」。
这要求我们具有非常强的「小腿肌肉力量」和「脚踝稳定性」。
其实这两样也算是田径运动员的强项了,苏神这是明摆着自带优势。

△ 再一起感受下苏神超强的爆发力
很多网友表示这个动作是真的难,还没来得及去冰箱拿鸡蛋,只是徒手做做,就直接废了……
不过也有更多人关注到了苏神发达的小腿肌肉。

△ 这就是传说中的「钻石腿」吧!
难道苏炳添发达的小腿,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吗?是不是踮脚尖或者深蹲多了,小腿就会变粗?
可是网上明明有很多所谓「瘦小腿」的动作里,就有各种花式「提踵」呀!

关于小腿粗这个问题,其实一姐也讲过不少。
首先一姐跟大家明确一下,健身里面的「瘦小腿」具体含义是什么。主要的内涵有两种。
一种是减少小腿上的脂肪,让小腿围直接减少。这种情况是对应大体重、大基数或者体重接近超重标准(BMI接近24)的姐妹。

另外一种含义是改善小腿曲线。通过减少小腿肌肉的代偿发力,来调节小腿肌肉的突兀感。
这种情况不一定出现腿围的明显减小,但外观会变好,更多地对应体重正常甚至小基数的姐妹。

而且,健身所指的瘦小腿,不是说让你的小腿就一味的变细,像网上某些腿一样变成个圆柱体,而是改善线条为主。
当然了,体重偏大的姐妹,往往两种都占。‍‍‍‍‍‍‍‍所以对小腿有执念的姐妹,小腿的发力习惯是有必要注意的。‍‍‍‍‍‍‍‍

而「踮脚尖」这个习惯,其实被很多人忽略,但是它又在很多人的发力模式中很常见。
有些人就算不敢刻意练习踮脚尖, 生活中也分分钟在踮着脚尖走路。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踮脚尖到底是粗腿还是细腿,以及关于无意识踮脚尖的一些针对性改善方法。


踮脚尖
会不会让腿变粗?
认识两块重要的小腿肌肉
谈到「瘦小腿」,小腿上主要的两块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就要被拎出来鞭打。
但有很多姐妹至今对于这两块肌肉都是傻傻分不清楚。

△一姐建议这些健身常识大家还是花几分钟去记忆,对我们之后身材改善非常有帮助
圆球状的「腓肠肌」位于小腿表层,俗称「小腿肚子」,很多外凸发达的小腿基本都是腓肠肌发达呈现出来的形态。

△ 在直立站姿或膝关节直立蹬足发力时(比如站立、行走、慢跑),更多是腓肠肌发力
而「比目鱼肌」位于小腿深层,长而扁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拉高拉长小腿的视觉效果。

△ 膝关节弯曲时的提踵(如快跑、跳高),更多是比目鱼肌发力
小腿脂肪型粗咱就不说了,减脂就能顺便改善。
小腿肌肉型粗的姐妹,大多数都是腓肠肌比较发达,比目鱼肌则相对较弱,肌肉发展不平衡,导致小腿看起来像一截萝卜。

踮脚尖:站姿or坐姿?
网上那些号称能瘦腿的「踮脚尖」动作,也叫「提踵训练」,有站姿、坐姿、单腿等不同花式玩法,还可以使用哑铃和杠铃来增加负重。

踮脚尖,实际是指脚跟向上抬起。
当我们在踮起前脚掌时,足弓和脚后跟会逐渐上抬。此时跟腱、脚踝都在运动,达到最顶部位置时,小腿肌肉得到充分收缩。

△这么做几下,小腿腓肠肌就会变紧张
首先纠正一下姐妹们的观念,站立踮脚这个动作是正常的人体动作,本质上是没什么坏处的。
它的作用主要是增强小腿肌肉,可以强化跟腱和前脚掌力量,提升脚踝的稳定性,有效防止运动损伤,对于想增强下肢力量,改善健康(比如膝盖维护)的姐妹来说很ok。

但如果说到身材改善的话,既然直立踮脚是个增强小腿肌肉的动作,那它就并不能明显瘦腿。
练「站姿提踵」,膝关节伸直情况下更多锻炼到的是腓肠肌,练多了其实更容易让小腿肚变粗。

△ 注意提踵时腓肠肌的变化
所以,网上的瘦腿训练但凡有这种动作的,一姐是不推荐大体重的姐妹去做的,小体重的姐妹可以做,但是也要分情况,这里就先不展开了。
不过,只要换种形式,练踮脚尖确实又可以改善小腿线条。那就是不站着踮脚尖,而改成坐着踮脚尖。
也就是采用「坐姿提踵」的方式,更多刺激到比目鱼肌,视觉上让小腿更修长。

屈膝情况下,腓肠肌上部已经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再去做提踵,腓肠肌发力就很小了,这个时候比目鱼肌可以得到更多训练。

△ 再一起回顾下苏神的高能瞬间
除了不练直立的踮脚走路之外,想避免小腿肌肉过分大,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要非常注意,那就是不要习惯性踮着脚走路。

总被忽略的小腿杀手
习惯性踮脚尖走路
很多姐妹会疑惑,我平时也没刻意练习踮脚动作呀,这腓肠肌怎么也越来越粗壮了?
其实「踮脚」的习惯也常常发生在走路时,很多姐妹走路会习惯性踮着脚甚至带有跳跃步。

经常踩着高跟鞋走路,其实也相当于踮脚走路。

正常的、不会过分引起代偿的步态,是脚后跟着地,逐渐过渡到脚掌,有完整的「脚跟-脚掌-脚尖」循环。

而习惯踮脚走路的姐妹,脚落地之后在向后伸的过程中,伸到大腿垂直于地面之前,容易主动把脚掂起来。
还有些姐妹,甚至根本不是脚后跟先着地,一直是侧脚掌甚至持续性前脚掌先着地。

这样的步态,会造成足底筋膜过度紧张,让腿的力量全部集中在前脚掌,原本足底分摊的重量现在全部由小腿肌肉代偿。
时间一长,就容易把腿走粗。

「踮脚粗小腿」的改善方法
拉伸放松紧张肌肉
长时间踮脚,小腿肌肉处于紧张缩短状态,日常我们可以每天进行适当拉伸肌纤维,放松紧张的肌肉,避免错误步态累积。
站姿拉伸
1、近距离面向墙面站立,一条腿脚尖冲上抵在墙面;
2、略微屈膝,向前靠近墙面至小腿下部有明显拉伸感;
3、保持30秒后换另一侧进行。

跪姿拉伸
1、左腿单膝跪地,右腿向前伸直;
2、微微屈膝,右脚脚尖回勾,右脚跟着地为支点;
3、向后推臀坐向左腿,同时身体俯身下压,感受右小腿肚后侧的拉伸感;
4、保持30秒后换另一侧进行。

足底筋膜放松
通过放松足底筋膜,重新构建足弓及其周围的韧带力量,减轻小腿负担。
脚底板滚球
1、将足底放于筋膜球上,分别从五个脚趾滚到脚后跟,慢慢滚动;
2、遇到痛点可适当停留,放松20-30秒。

提升脚趾灵活性
走路时想要更稳,脚趾的灵活和力量很重要。
但长期穿高跟鞋(尤其是尖头鞋)的姐妹,脚趾相当于长期被禁锢住,需要进行一些练习提升脚趾的灵活性。
脚趾抓毛巾
1、将毛巾放在地上,用脚趾抓起再放下;
2、有空就反复练习,增加脚趾的灵活性,建立足弓。

我们常说「用进废退」,小腿肌肉不代偿,用得少,肌肉自然也不会太过发达。
但我们每天走路都需要用腿,那让小腿肌肉变小的思路,就是改变使用它的方式 —— 避免踮脚等容易让腿变粗的习惯,少穿高跟鞋,回到家后进行上述练习,能够有效避免并改善小腿局部肥壮。

之前一姐是讲过步态训练的,但很多姐妹总说看完各种步态训练直接不会走路了,所以宠粉的一姐打算研究一下「保姆级的步态训练教学」,希望一姐加快研究速度的姐妹,可以在右下角给今天的一姐点600个赞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