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人奴隶主是怎么摧残黑奴的


提起白人奴隶主对黑奴的压迫,大家一般先想到的都是他们对奴隶肉体上施加的暴力,比如鞭打、手链脚链这些东西。网上有一张拍摄于1863年的黑白照片,可以看到一名奴隶的后背被鞭子抽出来的密密麻麻的伤疤。为了避免引起不适,这里就不放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一下。
但与肉体上的伤害相比,很多人都忽略了白人对于黑人心理和情感上的摧残。
在奴隶制时代的美国法律中,黑奴是一种物品而非人类,所以黑奴男女之间是没有资格结婚的。
虽然黑奴没有资格结婚,但很多奴隶主还是会出于私利让自己手里的奴隶男女结成非正式的夫妻。这样做对于奴隶主有几个好处:
1. 奴隶可以生下小孩,而小孩就是未来的新的奴隶。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也可以卖钱。这有助于奴隶主的资产增值。比如下面这张照片中是一个五代人的奴隶家庭,从老人到怀抱里的婴儿,全部都是主人的财产:

2. 让奴隶组成家庭有助于安抚他们的情绪,降低其逃跑或是反抗的意愿。这等于奴隶主在没有花费任何代价的情况下增加了奴隶群体的稳定性。
看起来,白人和黑奴之间好像在婚姻这个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点。但其实不然。因为对于白人奴隶主来说,黑奴归根到底只是一种“物品”,而不是具有感情的人类。白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打散男女黑奴之间的这种“家庭”。
比方说,当白人需要钱的时候,他可以把自己的一名奴隶卖掉。被卖掉的可能是黑奴家庭中的丈夫、妻子、或者小孩。又或者,当一名白人的孩子长大成人时,父亲会把一部分奴隶送给儿子,作为他成家立业的资产。又或者,一名白人奴隶主去世时,他的几个儿子会把父亲的财产分掉。而黑奴们作为财产的一部分也会以某种形式在几个白人后代中分配。
在以上这几种情形下,白人肯定不会考虑这些黑奴是否会妻离子散,他们只会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的方案。所以无数的黑奴家庭就在白人的财产转卖、分割、继承的过程中一次次地被拆散。
“妻离子散”是对人类最基本的感情的摧残,可以说是人生中最为痛苦的经历之一。但对于黑奴来说,他/她与自己的孩子、妻子、丈夫一起相处的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
1936年至1938年间,一些美国学者对2300多名曾经的黑奴做了采访。美国的奴隶制大约是在1865年完成废除的,所以这些曾经生活在奴隶制下的人这时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这些采访资料经过整理后被保存在了美国国会图书馆里。从这些口述的经历中,我们能感受到当年黑奴们的家庭是如何被奴隶主随意拆散和摧残的。我在网上找了两段,译成中文给大家看一下:
Robert Glenn:“我的主人在我18岁的时候死了(1858年),然后我被卖给了一个奴隶贩子。这个奴隶贩子要在第二天把我放上拍卖台卖掉。我的爸爸工作很努力,存了一些钱(在美国的一些种植园中,白人会给那些能力出众的奴隶一点点钱作为鼓励)。于是我的妈妈就去恳求爸爸,让他看看能不能付给奴隶贩子一笔赎金,让我继续留在父母身边干活。到了拍卖的时候,父亲带着钱去找奴隶贩子。结果奴隶贩子立刻发火了,他说:“你这个黑XXXX,你XX以为你是白人吗?你出多少钱我也不会把你儿子卖给你的。”(根据当时的法律,奴隶是不能拥有奴隶的)。我的父母知道一切都完了,但他们什么办法也没有。我在一天之内被转卖了三次,然后就被带走了。他们不允许我跟父母做最后的道别。”

美国1860年代的一个奴隶交易所,上面写着Auction & Negro Sales

奴隶交易所的内部,可以看到牢房和守卫的士兵
Sarah Graves:“我是1850年3月23日出生的,出生地点是肯塔基州。我六个月大的时候跟着妈妈来到了密苏里州,因为妈妈被送给了这里的一名新主人。爸爸被送给了另外一名主人。我们不知道爸爸被送到哪里去了,爸爸也不知道我们去了哪里。那些白人是故意不让我们知道的。因为他们担心如果妈妈知道爸爸的去处就不会愿意再婚,而新主人希望妈妈跟另外的奴隶结婚,这样就可以生下更多小奴隶。妈妈说她再也不愿意生小孩了,所以她再婚的时候故意选择了一个身体很虚弱、病殃殃的男人,也就是我的继父。由于继父干不了多少活,所以妈妈每天都要在田里干活。她干活的时候就把我放在一块小木板上,一边干活一边看着我。”
可想而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在这些黑奴群体中必然会形成出一种特别的对于家庭和人生的态度。
1965年,美国劳工部一名叫做Moynihan的职员对美国黑人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把结果写成了一份78页的报告。在报告中,Moynihan抛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观点:黑人群体的贫穷是因为他们缺少像白人那样稳定的家庭结构。
在1965年,尽管奴隶制已经被废除了一百年,但美国黑人群体在平均收入、教育程度上仍然远远落后于白人群体,同时犯罪率、吸毒率则远远高于白人群体。
Moynihan在报告中总结道,这是美国的奴隶制对黑人群体数百年来系统性压迫的结果。具体一点来讲,就是在三百年的时间里,奴隶制持续地破坏了黑人的家庭结构,这导致即使在奴隶制废除后,黑人群体中的单亲家庭比例依然特别高。
这也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的小孩随时都有可能被卖掉,他怎么可能付出很多精力去照看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黑人们很难发展出类似于东亚这样重视培养下一代的价值观。一个不注重培养下一代的群体,又拿什么跟那些重视教育的族裔进行竞争呢?
在1960年,20%的黑人新生儿是非婚生子,而这个比例在白人中只有2%。到了2019年,黑人单亲家庭的比例更是增加到了6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人的单亲家庭比例只有24%、亚裔只有16%。
如此高比例的单亲家庭无疑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2016年,黑人家庭的财产中位数为17,409美元,而白人家庭的财产中位数是171,000元。黑人家庭只有白人家庭的十分之一。
美国的奴隶制度到今天已经废除了150多年了,但它仍然在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社会。
就像Moynihan在那份1965年的报告中写道的:
“美国黑人群体期望,如果他们能争取到平等的机会,他们就能得到与其他族裔相同的社会地位。这不可能发生。不光这一代人不可能,后面几代人也不可能,除非(美国政府)愿意做出一种全新的、特别的改变。”
从美国各种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Moynihan的预言完全应验了。在几代人的时间里,美国黑人群体在社会上的劣势地位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前段时间美国一些政客之所以选择新疆棉花这个话题进行炒作和造谣,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在美国社会的认知中这个话题最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只要一提“棉花”和“强迫劳动”这两个词,都不用多解释,美国听众脑子里直接画面都跳出来了,因为毕竟他们祖上真的干过这事。

在棉花田中劳作的黑人奴隶
-   全文完   -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的话,不妨点击下面的“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们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