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原配与小妾在河边嬉戏玩耍,男子戴枷锁跪地哀伤求饶


本文刊发了一组晚清时期河南一带的社会状态老照片,其中皆是晚清1900年时期的光景旧照,个别则拍摄于晚清1906年前后,相隔了一百多年的时光岁月,如今再看到这些百年前的历史旧照,内心更是酸涩沉重。

晚清时期的河南小脚女子生活留影,老照片中的原配与小妾带着孩子在河边嬉戏玩耍,看起来彼此之间相处还算和睦不错。于晚清时期,河南、山东、直隶等多地的北方省份,其缠布裹足之风尤为普遍、深重,大部分女孩从五岁开始便深受缠足之痛苦摧残。

晚清时期,传教士在河南一带组织的活动现场合影旧照。其实于晚清末年之时,当时很多外国传教士名义上假借做慈善之名,背地里实际上再偷盗当地文物与奇珍异宝。晚清1910年时期,一位名叫怀履光的加拿大传教士在河南任职基督教圣公会的主教。在其工作时间,怀履光对河南洛阳当地的贵族大墓进行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性盗掘,从而害得大量文物流散到了西方国家。

晚清时期的河南郑州,一位富贵人家的后院女眷在做针线活时肖像留影。于晚清1900年时期,彼时正是北方的义和团运动时高峰之际,当时经常有外国传教士与中国信徒被杀害之事发生。而根据本组老照片显示与记载,彼年的河南一带尚且受到“义和团运动”的波及,其当地的传教活动亦是如城开展。

晚清时期,河南一带基督教的教徒们留影合照。老照片中的男子皆是晚清时期的中国人,他们手中拿着的字幅上写有关于基督教传教一事等字样,可见他们对基督教的虔诚之心有多深。只是他们大部分皆被传教士所蒙蔽,天真地以为传教士乃度苦度难之人,却殊不知背地里有些传教士正在紧密锣鼓地偷盗先祖们的坟墓与文物珍宝。

晚清年间河南淮阳的太昊陵庙会时热闹场景旧照,老照片中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十分拥挤不堪。众所周知这淮阳的太昊陵乃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之地,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陵。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之时,其太昊陵庙会为期一个月,可供百姓们寄托其祈福、避灾等心中所愿。

晚清年间戴枷锁示众的囚犯旧照,或许是临近砍头之时,所以老照片中的男子皆在戴枷锁时跪地求饶,以奢望能抓住最后的机会死里求生。当时的河南一带十分贫穷、凋敝,因此其地区的盗贼、土匪较多。而衙门为了杀鸡儆猴、镇压匪患,每次抓捕后的打击行动都非常严厉、残酷,然而此举仍旧不见其效果,当地盗贼匪患亦是有增无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