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何所有-讲述两宋320年真实历史

  徽宗退位也好,太子即位也罢,正常的权力交割不会惹人非议,但眼看着金军南下,国家危难时刻突然换皇帝,人心难免不稳,为了给自己禅位找个好借口,徽宗决定称病。

  事不宜迟,当日因早朝中断,很多官员都在宫中等着晚上上梳言事,演员宋徽宗就把群臣全都召进殿中,说自己看完金国的檄文后非常愤慨,没想到金国如此恶毒竟然大举进攻。接着说着说着就昏倒在御床之下。

  内侍们一看皇上栽倒了赶紧上来把徽宗扶到偏殿又是叫御医又是进汤药的,过了好一阵子徽宗看戏演的差不多了缓缓睁眼醒来,举左手示意索要纸笔,纸笔来了徽宗就用左手写道:

  吾已无半边也,如何了得大事?

  据后世研究,北宋多位帝王皆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这种病又称中风,死前会引发半身不遂。徽宗对祖宗们的疾病史显然是有所研究的,模仿的惟妙惟肖,大臣们一看徽宗都半身不遂了估计要命不久矣,也都不敢说话。

  君臣沉默了半天,徽宗看气氛到位了,又在纸上写下:

  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眼看着徽宗身体崩了无法主持国家大事,群臣顿感兹事体大不敢怠慢,赶紧让内侍把太子召过来。

  太子来了之后坚决不同意即位,有大臣把皇帝的御袍披在太子身上被太子坚决拒绝,徽宗见劝不进去就差人把郑皇后请了过来,在徽宗授意下郑皇后上场劝说太子即位,太子还是不肯。

  群臣劝不进,皇后劝不进,自己又在装病总不能突然病好了命令太子即位,徽宗急中生智,命令内侍强行挟持太子去福宁殿即位。

  有其父必有其子,也许太子看出来了徽宗是在装病,当爹的能装病那当儿子的也能装,眼看着内侍就要拥上来了,太子一下子扑倒在地昏迷不醒,吓得所有内侍再不敢上前。

  关键时刻大臣里还是有高人,提议把太子的老师耿南仲找过来,于是耿南仲火速进宫。果然,当晚在耿南仲的极力劝说下,太子终于不情不愿的答应即位。

  一般来说新皇即位总要有个群臣三请储君三让的戏码,徽宗突然装病搞得大家手足无措才不得不拥立太子,在大臣们看来,虽然太子极力推辞,但这正是太子谦让孝顺的表现,是好事儿。

  只是后来大家才知道,太子极力推辞是真的不想当皇帝,甚至不客气的说他就当不了皇帝。当皇帝是要拿主意的,当年盯着鱼缸沉默不语的太子并非城府深邃,而是毫无主见,除了沉默别无他法。

  太平盛世,一个没有主见的皇帝可能无伤大雅;国难当头,一个没有主见的皇帝会祸国殃民。
  太子如何处理徽宗的烂摊子那是太子的事儿,当晚徽宗听说太子同意后如释重负,激动得泪流满面,突然间病就好了,原本中风不会说话的徽宗神奇的开口对群臣说,有人进言禅位给太子不妥,强烈反对太子即位。

  徽宗这意思似乎是要反悔,眼见着好不容易筹划好的局面又出现变数,吴敏挺身而出,谁强烈反对太子即位的?请陛下下令处斩以安人心。

  戏都演完了,群臣跟太子都陪着徽宗走完过场了,想再反悔实在也不像话,可能徽宗也难为情,只好糊弄说是听说,不记得谁说的。

  吴敏一句话把徽宗反悔之意给噎了回去,不代表太子的即位就稳了,就在徽宗父子与群臣你拉我扯互相演戏的时候,宫外的郓王也蠢蠢欲动。

  二十三日当晚,得到徽宗要禅位消息的郓王急匆匆带人赶赴大殿,被都虞候何灌拦下,郓王争皇位心切怒斥何灌让何灌让路。何灌不是禁军将领,而是西军将领出身,打过西夏、打过方腊、打过辽国,对郓王这种狐假虎威完全不放在眼里,跟郓王对撂狠话,说我虽认识王爷但手中刀剑无眼不认识王爷。

  郓王一看何灌这么强硬,知道闯宫无望只好退去。

  趁着徽宗没有反悔,郓王不敢造次,太子在接下来的二十四日一早奉徽宗禅位诏书即皇帝位,是为宋钦宗。

  钦宗即位了,面对的是一出盲人瞎马的危局,金人打到哪儿了?宋军还有多少兵力?黄河天险能不能守得住?北宋面临着当年澶渊之战一模一样的境遇,与河北战场失去联系,诺大的开封城,北部屏障洞开,直面未知的危险。

  在短暂的混乱之后,朝廷稳住阵脚,一方面派武威军节度使梁方平率军七千守濬州(今河南浚县)、朝中唯一能打的都虞候何灌率禁军两万北上增援濬州;另一方面派使者出使金营,告知宋朝已换了新皇帝,提出和谈。

  完颜宗望本部女真军并不多,加上郭药师的怨军也不过十万出头,虽然在河北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宋军主力根本未受损,硬拼起来搞不好要死在宋境。北宋使者一来,完颜宗望一看好家伙,我大金下诏是说宋徽宗无德才南下伐宋,你宋朝倒好直接徽宗禅位皇帝都换了,这金军不就师出无名了吗?再加上新皇帝即位,肯定会加强防务,现在西路军进展不顺,自己东路军孤军深入太危险,不如退兵。

  完颜宗望不想打了,郭药师却十分想打,劝完颜宗望,燕山府那么富庶,钱粮充足,但宋朝首都汴京才是天下最富之地,况且根据他曾经进京面圣一路所见,宋朝在黄河两岸守备废弛根本不足为惧,只要我们兵临城下,汴京城的财富就是我们的。

  一听有钱,完颜宗望来了兴趣,加上一路上郭药师对宋军的守备了解的一清二楚让金军进攻事半功倍,完颜宗望非常信任他的判断,于是下令全军继续南下,不接受宋朝和谈的提议。
  河北诸军龟缩,想阻挡金军就只能靠朝廷临时安排的濬州守军了,这里是当时河北通往开封最方便的通道,守住濬州,金军就渡不了河,就威胁不了开封。

  梁方平原本是有机会守住的,因为他手下有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作战有勇有谋的韩世忠。
  前线的战报十万火急,金军每天推进极快,梁方平却在濬州不整兵、不设防。韩世忠劝他抓紧练兵、抓紧加固工事,没想到梁方平心高气傲对韩世忠的好心规劝不屑一顾。表示河北的乱军都是当地红巾贼作乱,根本不足为患。在韩世忠的再三劝谏下,梁方平脾气上来了,拨给了韩世忠三十名骑兵,让韩世忠亲自率兵探察敌情。

  韩世忠没有推诿,领了三十名骑兵就出了濬州城,结果出城没多久就发现了金军主力,赶紧回来汇报,梁方平依然坚信金军打不过来,不设防备。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初二,完颜宗望率金军主力来到濬州,梁方平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军,根本不敢与之接战,直接率部跑了。

  梁方平逃跑的结果直接坑了何灌,因为何灌从开封带出来的这支禁军全部都是盲流兵,混天度日还行,行军作战根本不行,很多禁军士兵连马都不会骑,骑上马不会拉缰绳,双手扶着马鞍不敢动。这批禁军跟着其他军队打打辅助可能还行,单独打主力根本不行。

  战斗几乎没什么悬念,梁方平战前先跑,郭药师率金军前锋只冲了一个回合就把宋军冲垮了,何灌率宋军残部向西败退一直退到汜水关,濬州连一天都没守住。

  濬州虽然没守住,但失守的最后一刻何灌派人把黄河桥给烧毁了。金军得了城池却无法过河,就在当地找了几只小船,蚂蚁搬家式的过河,由于船太小运的太慢,金军只能先把骑兵运了过去,步兵留在了黄河北岸,前后不停的运了整整五天才把骑兵全运过河。

  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初七这五天里,宋军没有包抄金军步兵,没有趁骑兵过河击其半渡,甚至连躲在远处射个冷箭都没有,整个黄河战场静悄悄,只看到金军渡河,看不到宋军任何动静。

  来到黄河南岸的完颜宗望感慨,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吾辈岂能渡哉?

  不是南朝无人,而是当时北宋首都开封城里已经乱了套了。

  钦宗即位后,原徽宗朝的宰执们、宦官们遭到谏官激烈的弹劾,要么被贬官要么临时靠边站,在吴敏的推荐下,钦宗提拔了李纲担任副宰相兼东京留守。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吴敏和李纲提出,仿照当年真宗皇帝御驾亲征的先例,由钦宗到黄河前线去督战,金军必退。

  钦宗如果去了,就没有后面亡国的悲剧了,可就在朝廷紧张的准备着要皇帝北上亲征金军的时候,正月初三晚,徽宗带着郑太后、诸皇子、帝姬们(徽宗自己发明创造公主不叫公主改叫帝姬)不辞而别,一行人乘船出通津门,沿汴河南下出走开封城。

  开封当晚就乱了,史书记载侍从、百官纷纷随之逃遁,整个开封城乱成了一锅粥。第二天一上朝,宰相蔡攸等人已经不见了,钦宗眼见京师不稳也失去了御驾亲征的勇气,安排侍从到太庙取祖宗神位、打包后宫衣物铺盖,也做好了随时跑路的打算。
  正月初四一早,钦宗心神不宁的主持早朝问宰执们应该往哪儿跑,首相白时中、副宰相李邦彦一致同意南逃到邓县以避金军。唯独李纲坚持决不可南逃,并且力陈开封城高池深、兵精粮足,完全可以挡得住金军的进攻。

  钦宗问李纲,金军围城开封迟早守不住,如何才能退兵?

  李纲凛然道,厉兵秣马,声言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待勤王之师到来金军自退。
  打开上帝视角从当时宋金战略局势来看,李纲的办法就是最优解,开封城虽然大、不好守,但京师坚不可摧,就凭金军的马刀长矛根本就砍不下一块砖头。况且金军过河仅数万骑兵,本身兵力就有限,过河也就意味着这支骑兵部队放弃了粮道,虽然可以靠抢,但开封城外总有抢光的一天,开封城里的存粮够宋军吃好几个月,可开封城外的金军把周边都抢光了怎么办?去做流寇?

  看似强大的金军与一百多年前澶渊之战时的辽军一样,不具备持久续航能力,只要北宋能守住,金军不战自溃。

  铁浮屠战斗力再强有什么用?对耗的话连人带马饿上两天变成一群病猫,他敌不过自然规律。

  但徽宗的出逃彻底击溃了开封留守的钦宗君臣,除李纲之外没有任何人有信心能战胜敌人。钦宗又问李纲,谁可为将?

  平时耀武扬威,国难当头想当缩头乌龟?李纲可不会惯着你们,当场说出白时中、李邦彦两位宰相的名字。

  白时中火冒三丈,顾不上羞耻反问,李纲就不能出战了吗?

  当英雄的就没怕过,李纲平静的回答,原以死报。

  李纲如此坚定,宰执也不敢再劝逃跑了,都是懂历史的,当年寇准怎么把其他宰相骂成狗的大家都知道。但也是特殊时期,朝廷上也没个规矩了,见百官逐渐要统一意见守城抗金了,钦宗一名近侍宦官开口劝道,太上皇都走了,陛下岂能久留此处?

  一语点醒梦中人,徽宗要是不走,那就父子俩齐心合力保家卫国,现在当爹的提前跑了把儿子留下来当炮灰,凭啥?

  最是无情帝王家,甩下大锅坑儿子。钦宗当时起身就要走,说马上动身前往陕西,等搬救兵回来后在光复汴京。

  李纲一听钦宗要跑急了,可他也没办法,情急之下只能跪下来狂磕头死谏,拿命来换皇帝回心转意。幸好钦宗两位皇叔燕王、越王听说了朝会上吵起来了也赶了过来,百般劝说钦宗留下来抵抗,钦宗害怕的情绪稍微缓和,不再提逃跑了。

  这是初四白天,勉强劝下钦宗不跑了,没想到晚上钦宗回到后宫一琢磨又怂了,下了道手诏通知宰执们明天一早我就要跑,这回谁也别拦着我。
  初五一早天刚蒙蒙亮李纲就火速入朝,看到禁卫甲胄已经穿好,皇帝出行的车驾也已经备好,后面拉了一大堆的行李也都准备好。为了逼钦宗留下李纲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厉声怒斥禁卫,国难当头,诸位是愿意留下来保卫京师呢?还是愿意跟随车驾逃出去呢?

  禁卫们的全家老小都在城中,不是万般无奈谁愿意离开家人。李纲这么振臂一呼把大家的情绪都给调动起来了,纷纷高呼要保卫京师与金军死战到底。

  禁卫一鼓噪,皇帝就害怕,李纲趁机拉着禁卫军将领王宗楚一起进宫劝谏钦宗,禁卫们都不愿意离京,要誓死保卫京师,万一非逼着大家离开万一半路上哗变了就坏大事儿了。

  看着宫外群情激奋的禁卫军,钦宗不敢走了,在李纲的再三晓以利害下,钦宗终于决定不走了,誓与开封共存亡。接着晓谕三军,金人背盟挑起战事,自己将于城中将士共同固守,务必击退敌军。

  李纲和吴敏拿着钦宗手诏把开封城守军全部晓谕完之后,宋军士气大振,紧接着,李纲安排城内守军运砖石、修工事、安弩炮、备火油。开封城内守军兵力约有十万,李纲在四面城墙每面派一万两千兵力分兵据守,马步军四万余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部,分布到城内各重要据点防守待命。

  做完这一切后李纲知道,开封能保住了。
  宋军士气大振的时候,金军也士气大振,因为在郭药师的带领下,金军在开封西北找到了一个叫牟驼冈的后勤基地,在这里缴获了两万匹战马和大量军粮。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尤其是在古代社会,粮食是硬通货约等于钱,金军在这里酒足饭饱、充分休整之后,正月初七,水陆并进扑向开封,出现在开封城宣泽门外。

  宣泽门位于开封西侧,是汴河入城的水门。正月里的寒风瑟瑟,身披甲胄的李纲望向城外严阵以待的金军,表情凝重。

  完颜宗望,等你很久了。
  金军对开封城防是有所研究的,知道正门不好打,就专门选了水门进攻。开封城共六道水门东西各有三道,宣泽门就是城西三道水门之一。完颜宗望派出十几只火船作为先头部队冲向宣泽门,想把宣泽门引燃后破门而入。

  开封城的六道水门外都筑有仿照正门一样的瓮城,叫做拐子城。金军火船攻过来时李纲组织了两千人的敢死队列于拐子城下,个个手持长钩,火船来了就把船勾到城边用大石头砸沉,反复几次后金军水军没有进展,暂停了进攻。

  打了一整天没什么效果,完颜宗望决定转换思路,正月初九,金军移师北城,攻打城北的酸枣门、通天门和景阳门。完颜宗望亲自督战,金军战意旺盛,渡过护城河搭云梯强行攻城,金军前赴后继如潮水一般打过来,北城危在旦夕。

  完颜宗望亲自督战,李纲也不遑多让同样亲自督战,为了增加北城守备力量,李纲把马步军的弓箭手数千人全部调派到北城。面对猛烈进攻,城头上的宋军没有任何退缩,充分发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优势,用床子弩射远处的金军,神臂弓射城下等着爬梯子的金军,用手炮射在梯子上爬的金军。

  宋代手炮是一种小型石炮,用来发射半斤到一斤左右的石头,需两人合力操作,射程不远,准头不高,但威力巨大。进攻的时候这玩意儿几乎用不上,但用来守城效果极佳,特别是爬梯子的敌军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固定目标,一炮下去金军必中。就这样,在宋军远、中、近射程都有压倒性武器的优势下,初九的战斗演变成了一场不对称战斗,金军减员厉害一天内伤亡大几千人,只好退了下来。

  金军进攻不力,宋军急于解围,两边都有议和的想法就在初九当日战斗没结束之前,双方的使者已经开始接触,在城西进行了第一轮的谈判。

  带着完颜宗望的吩咐,金使提出想要议和就必须以黄河为界,以北领土全部割让给金国,并附带赔款若干。北宋这边是工部侍郎郑望之担任使臣,一听哪敢答应,只肯给钱绝不能割地,双方谈不拢,金使的态度又很坚决,郑望之只好把金使带回开封城面见钦宗,到底怎么决策让皇帝亲自拍板。

  金使入宫,在钦宗主持全体宰执参与的场合下,钦宗给出了北宋的底线,朝廷可以派亲王宰相到金军当人质,每年岁币由原先的一百四十万贯钱提高至三百万贯钱,并且可以立即拿出五百万贯钱犒军。

  带着这份卑微的诚意,郑望之再次出城议和,这次为了表示北宋朝廷的敬意,出城就带了一万贯钱和大量果酒跟随金使来到完颜宗望帐中。
  国际关系有时候就类似于人际关系,你越是自降身价放低自己的底线,别人就越觉得你没有底线。郑望之等人见到完颜宗望,对方对北宋的条件不屑一顾,再次提出: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各万匹、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府之地、派亲王、宰相入金营作人质。

  完颜宗望非常聪明,面对城里有钱的冤大头,他知道自己提什么条件都可能会亏,那就先提一个天价让对方还价,再根据对方还价估算对方手里的预算,再根据对方的预算往死里要钱。

  什么有钱没钱不愿割地的,那还是战场上没把你打服,套出来你的底细再把你打服,自然让你乖乖的自动割地赔款。

  可惜完颜宗望的如意算盘打的再怎么哗啦啦响,也掩盖不了攻城不力的事实,打不下开封城你就没有谈判的筹码,完颜宗望自觉让对面割地赔款无望,只好下令劫掠开封周边州县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开封城里的北宋领导核心愚蠢程度超过了完颜宗望的想象,就是在这种据守坚固城池、坐拥十万大军、军粮够吃好几年的情况下,钦宗竟然有意接受完颜宗望的议和条件。

  宰执开会讨论,只有李纲一人强烈反对,太原、河间、中山三府分别坐落在河东路和河北路,下辖多个州县,三府一割,河东河北基本上就没什么军事重镇了,以后金军想要南下更是方便,早上骑兵出城晚上就能达到开封城下。金人要的钱也太多,不能给,金人想要人质,我们可以派宰相过去,亲王决不能派。

  李纲自己是副宰相,当时在朝中参与讨论的也全是宰执,都可以当做人质,李纲话里有话的告诉同僚们,关键时刻不力主抗金,等到要去作人质时大家都有份儿。

  可即便是这样,白时中、李邦彦等人还是同意议和,愿意割地赔款。把李纲气的当时就要辞职不干。

  六神无主的钦宗见宰相们多主张议和,那就同意议和,一边好生安慰李纲不要撂挑子,另一边派人紧急动员,开始在全开封城搜刮金银财宝,用来给金军赔款。

  正月初十一早,惨无人道的官方搜刮行动开始,首先抄大户的家,蔡京童贯等前朝大臣炒个底儿朝天,得金一百万两、银五百万两。接着对京城名人下手,以赵元奴、李师师为首的知名娼妓惨遭抄家。还是不够,又对曾经收过朝廷封赏的中下层官员抄家,金银玉带什么之类的统统抄没。还是不够,钦宗一咬牙一跺脚,宗庙、后宫、皇帝皇后用的车驾等凡是有金银装饰的地方把金银全部刮下来。

  为了最大程度的搜刮钱财,朝廷规定凡隐瞒家产着军法处置,举报他人者可以家产减半抄没,一时间开封城内告密成风,大小官员心惊胆战人人自危。经过十昼夜不停的搜刮,共得金一百三十万两、银一千七百万两,送至城外金军大营。
  除了赔款,还有割地和派遣人质,正月十四,经过遴选,宰相张邦昌和康王赵构获得了充当人质的荣誉资格,与使者共同携带议和誓书上路。

  张邦昌进士出身,徽宗宣和年间官至副宰相,钦宗登基后贬谪了一批宰执人员,张邦昌当年与六贼没有交往,故而未遭贬黜。但由于张邦昌这个人长期奉行中庸之道,当年蔡京王黼主政时他不反对,现在钦宗即位了他也很少发言站队,故而在大家的一致讨论下,这个没什么存在感宰执就被派往金营当人质。

  康王赵构是徽宗第九子,之所以会选中他来去金营当人质,是因为当时开封城内大部分皇子都跟着徽宗逃跑了,剩下来的皇子们以康王赵构母亲韦氏地位最低,于是就派了他出使金营。

  国家危难被迫出城,时年二十一岁的赵构没有表现出懦弱怯场的情绪,李纲本想多派些人送他到金营被他一口拒绝,国家有难,死亦何避。

  宰相亲王到达金营,割地赔款的誓书收到,成千上万的金银接连运抵军中,完颜宗望忙的不亦乐乎,没有注意到北宋各地勤王的部队已经陆续进入开封城中,宋金之间决战即将打响。

  正月二十一,西军河东路方面将、泾原路方面军分别在种师道和姚平仲的率领下到达开封,至此西军加开封城内禁军总数已达二十余万,宋军兵力对金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西军将领到来,最高兴的就是钦宗,当天就召集了宰执会同种师道、姚平仲共同商议退敌之计。种师道安慰钦宗,但凡孤军深入的都会惨遭失败,金军必败。

  没想到钦宗坦率的很,已经同金军讲和了。

  什么?讲和了?城里十万大军打都没怎么打就讲和了?全国各地来勤王的军队不要命的赶路连金军都没见着就讲和了?那大家辛辛苦苦大老远跑过来干什么?狼来了?烽火戏诸侯?

  种师道强压住情绪,回答钦宗,自己带兵打仗报效朝廷,其他事一概不参与。

  西军将领对钦宗的妥协政策显然相当不满意,朝堂上都能听的出来,西军虽然能打,但能打的必是骄兵,骄兵必不服管。为了统一指挥防止打乱仗,李纲在朝上提出,由自己节制包含西军在内的所有宋军。

  李纲虽然是副宰相兼东京留守,但军界毕竟不同与政界,士兵们打仗都是拿命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只认带兵的将领,除了自己大帅外其他换再大的官来了也不好使。西军远道而来更是只听自己主帅的,种师道和姚平仲麾下的士兵除了他二人谁也指挥不动,以两人当时在军界的地位,除了童贯能管得住别人谁也管不了。

  童贯这个怂货此时不在开封我们往后稍稍在讲,先说开封城内,既然童贯不在,那么种、姚二将就只听钦宗的,只要钦宗一句话,俩人是愿意听李纲节制的。

  军心不齐打仗必败,二十万兵力一名主帅那是一支劲旅,二十万兵力好几名主帅那就是一支杂牌军。以当时的形势,李纲与金军已交手多次都打退了金军,熟悉城防熟悉敌军,把宋军全权交由李纲统一指挥是最好的选择。

  但钦宗偏不,安排种师道、姚平仲和李纲各率自己所辖兵马,各自为战。

  我写这段历史的时候,真是血压高了好几次,气坏了。
  钦宗既然不肯把军权全权交给李纲,那么他就要面临城中三巨头三个战略方案:李纲力主坚壁清野,派兵绕道金军后方断其粮道,待金军退兵时追击,于黄河边击其半渡尽可能歼灭金军有生力量。

  种师道建议继续等,西军姚平仲父亲姚古麾下还有一支部队正在赶来,会师之后宋军力量更强大,在此之前先派使者就誓书一些具体协议再谈谈,稳住金军,待西军全部达到、金军粮尽后一举出击全歼金军。

  李纲和种师道的建议比较接近,都是断其粮、挫其锐气然后反击歼敌,与二人相比,姚平仲就比较生猛,他建议趁夜劫营,生擒完颜宗望。

  古代对勇士的最高评价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姚平仲这方案比这个更厉害,还要抓活的。西军虽然身经百战但毕竟那是在西北战场打西夏,金国跟西夏那是一个体量一个层次的敌人吗?满万不可敌是凭空来的吗?姚平仲这个方案属于彻底的不过脑子。

  然而钦宗却非常赞赏这个不过脑子的方案,一战而擒完颜宗望,金军那还打什么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这方案好。

  李纲和种师道两人苦劝钦宗劝不住,二月初一晚,姚平仲率军六万夜袭金军大营,姚平仲也不动脑子想想,六万大军集结朝着一个方向扑过去,别说打仗了,那就算是六万人大半夜做广播体操也把周边好几里外的人给惊醒了。

  果然宋军刚一有动向就被金军斥候探察到,金营在宋军到来前已经做好防备,先锋官王通率五万步兵凸前,姚平仲率一万骑兵在后,进入金营后打进一营,空的,再往前打进一营又是空的,接着又往前打进第三营,金军突然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

  劫营的宋军反被金军打了个埋伏,顿时乱作一团姚平仲见势不妙忙令全军撤退,金军紧随其后杀的宋军狼狈不堪,终于逃到城下幸好李纲再次亲率守军接应。姚平仲逃回城中,李纲率部在城下神臂弓放开了射,武器存在代差金军的弓箭根本射不过宋军神臂弓,只好退了回去。
  姚平仲损兵折将回来了,种师道老将点子多,立马建议,表面上看来我军是败了,金军一定以为我军败了就不敢出战了,此时就是金军最轻敌的时候,就应该趁机继续劫营。且无论接下来的劫营成与不成,我们二十万大军分批次每晚派数千人去劫营,金军就算是铁打的也扛不住。

  种师道的方案非常可行,无他,兵力、武器、粮草全部占优势的时候战法根本不重要,随便任何一种战法耗也能把金军耗死。

  关键就看宋钦宗敢不敢打,只要敢打,就一定能赢。

  钦宗不敢打。

  也许是被金军吓破了胆,也许是打从心里就有一股天然的奴性。姚平仲败退回来后,钦宗不顾种师道的建议,下诏全体宋军不得再战,接着罢免了李纲副宰相之位。

  什么?把李纲罢相了?皇帝糊涂,百姓可不糊涂,自从金军来到城外之后,全开封城的老百姓都眼看着是谁在领导大家保家卫国,皇帝可以跑大臣可以跑,可老百姓能跑到哪里去?眼见钦宗倒行逆施把国家往火坑里带,民意不可避免被引爆了,太学生陈东率领太学儒生上百人在宣德门外长跪不起,坚决要求把李纲官复原职,严惩朝中投降派。

  太学这么一搞,城里百姓跟着一呼百应,乌央乌央的往宫里涌了过去,上万名百姓聚在宫外敲登闻鼓把鼓都敲破了。等了一阵子宰执们退朝,李邦彦等人出宫正好遇见上访的百姓,被大家追着连打带骂抱头鼠窜。

  打跑了投降派李邦彦,百姓们还不解气,接着又涌向了东华门,碰上开封府尹王时雍,王时雍怒斥带头的儒生威胁天子该当何罪。儒生们高声回答,以忠义胁天子,可比你们以奸佞胁天子强多了。说着又要上前打王时雍这个狗官,王时雍一看要挨打,赶紧也学李邦彦一样脚底抹油跑了。

  打跑了宰相又打跑了开封府尹,民意越来越沸腾,下一个被打的人不知道会是谁,禁军将领王宗楚劝钦宗顺应民意还把李纲召回来。

  无奈之下,钦宗安排了一名叫做朱拱之的宦官出宫召李纲回来,没想到这个朱拱之对李纲有私怨不像让李纲回朝,接到诏书后磨磨唧唧半天不去宣李纲起复。

  开封城老百姓左等右等等不到朝廷宣李纲回朝的消息,已经快把皇宫城墙给拆了,朝廷无奈之下又连派多人再去李纲家中下诏。

  前面的使者已经宣李纲回朝官复原职了,朱拱之还没走到,半路上又被老百姓截住,一问之下原来是他在故意耽误时间,瞬间就把群众的怒火给引爆了,众人上去七手八脚把朱拱之打死然后将其分尸。

  接着又把朱拱之的随从也全部杀死,剖心挖肺连同随从的头颅一起挂在杆子上,让所有人看看逆贼的下场。

  千呼万唤中李纲终于回到朝中,群众见到李纲回来也终于慢慢散去,钦宗总算没被自己的老百姓推翻。
  姚平仲损兵折将回来了,种师道老将点子多,立马建议,表面上看来我军是败了,金军一定以为我军败了就不敢出战了,此时就是金军最轻敌的时候,就应该趁机继续劫营。且无论接下来的劫营成与不成,我们二十万大军分批次每晚派数千人去劫营,金军就算是铁打的也扛不住。

  种师道的方案非常可行,无他,兵力、武器、粮草全部占优势的时候战法根本不重要,随便任何一种战法耗也能把金军耗死。

  关键就看宋钦宗敢不敢打,只要敢打,就一定能赢。

  钦宗不敢打。

  也许是被金军吓破了胆,也许是打从心里就有一股天然的奴性。姚平仲败退回来后,钦宗不顾种师道的建议,下诏全体宋军不得再战,接着罢免了李纲副宰相之位。

  什么?把李纲罢相了?皇帝糊涂,百姓可不糊涂,自从金军来到城外之后,全开封城的老百姓都眼看着是谁在领导大家保家卫国,皇帝可以跑大臣可以跑,可老百姓能跑到哪里去?眼见钦宗倒行逆施把国家往火坑里带,民意不可避免被引爆了,太学生陈东率领太学儒生上百人在宣德门外长跪不起,坚决要求把李纲官复原职,严惩朝中投降派。

  太学这么一搞,城里百姓跟着一呼百应,乌央乌央的往宫里涌了过去,上万名百姓聚在宫外敲登闻鼓把鼓都敲破了。等了一阵子宰执们退朝,李邦彦等人出宫正好遇见上访的百姓,被大家追着连打带骂抱头鼠窜。

  打跑了投降派李邦彦,百姓们还不解气,接着又涌向了东华门,碰上开封府尹王时雍,王时雍怒斥带头的儒生威胁天子该当何罪。儒生们高声回答,以忠义胁天子,可比你们以奸佞胁天子强多了。说着又要上前打王时雍这个狗官,王时雍一看要挨打,赶紧也学李邦彦一样脚底抹油跑了。

  打跑了宰相又打跑了开封府尹,民意越来越沸腾,下一个被打的人不知道会是谁,禁军将领王宗楚劝钦宗顺应民意还把李纲召回来。

  无奈之下,钦宗安排了一名叫做朱拱之的宦官出宫召李纲回来,没想到这个朱拱之对李纲有私怨不像让李纲回朝,接到诏书后磨磨唧唧半天不去宣李纲起复。

  开封城老百姓左等右等等不到朝廷宣李纲回朝的消息,已经快把皇宫城墙给拆了,朝廷无奈之下又连派多人再去李纲家中下诏。

  前面的使者已经宣李纲回朝官复原职了,朱拱之还没走到,半路上又被老百姓截住,一问之下原来是他在故意耽误时间,瞬间就把群众的怒火给引爆了,众人上去七手八脚把朱拱之打死然后将其分尸。

  接着又把朱拱之的随从也全部杀死,剖心挖肺连同随从的头颅一起挂在杆子上,让所有人看看逆贼的下场。

  千呼万唤中李纲终于回到朝中,群众见到李纲回来也终于慢慢散去,钦宗总算没被自己的老百姓推翻。
  好了疮疤忘了疼,李纲回来了,金军的使者也来了,质问宋军为何半夜劫营,钦宗安排使者给金军使者解释道歉,再三强调宋朝有错不该劫营,一定会信守誓书。金使见北宋朝廷如此卑微反倒不再追问劫营之事,而是提出一个要求,前些日子到金营的康王赵构有问题,北宋朝廷得换个人质。

  原因是完颜宗望怀疑赵构是个假亲王。

  康王赵构之所以会被送到金营当人质,是因为在当时一众亲王里地位最低微,赵构从小就知道自己身份不如其他皇子显赫,故而从小在与其他皇子一道读书学习之余,他还开发了一项特殊爱好-练武,史书记载,赵构能拉开强弓一石五斗,膂力惊人。

  徽宗逃跑没带他,剩下的亲王里又只有一个他和肃王赵枢,赵构接到命令后没有被金军吓到,毅然前往金军充当人质。在金营的十几天里赵构面对金军将领不卑不亢,收放自如,丝毫没有当俘虏的觉悟。而正是因为如此,叫完颜宗望心生疑窦,宋朝太上皇和皇帝都被我军吓得不成样子,怎么一个小小的亲王反而一点儿怯意都没有,不会是个假货吧?

  姚平仲就来劫营当晚,金军狼狈击退宋军后怒气冲冲的来到人质帐中怒斥赵构和张邦昌,张邦昌当时吓的泪如雨下慌乱道歉,赵构却毫不在意根本不理会金人的斥责。屡次面对生命危险而不惧怕,完颜宗望认定了赵构是个假亲王,强烈要求换个人质,北宋朝廷无奈只好将肃王赵枢送去金营作了人质,把赵构换了回来。

  兵法上常讲置之死地而后生,赵构倒是在外交上践行了这一理论,想来也有道理,去了敌对国作了人质就算不死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不如堂堂正正像个男子汉一样傲然挺立,说不定还能博得一线生机。

  也要感叹靖康年间的赵构是个真正的英雄,就像崇宁年间的童贯、宣统年间的汪精卫一样,忠奸不巧分两面,人生若只如初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