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要具备怎样的“场所精神”,才能为品牌赋能?


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曾提出过“场所精神”的概念:场所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它的物质和精神特性被认同后,就折射出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揭示了实体空间所负载的意义,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与所处环境的紧密关系。在消费升级和商业迭代的当下,“场所精神”逐渐被链接到品牌文化、消费者精神需求与新商业生态中。
7月,凯德集团旗下的bridge+Spark在上海北外滩诞生——它汇聚了全国首店、独立设计师、独立工作室、街铺新晋品牌、首次从线上走到线下的品牌,同时推出高频次、多种类的线下活动。
bridge+Spark赋予品牌广阔的施展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了体验潮流生活方式的窗口,是一个商业和品牌创新的试验场。它的诞生引发了一场探索商业空间与品牌赋活的对话。

中秋前夕,凯德华西区邀请到三位各行业的重量嘉宾,包括凯德集团(中国)Ecosystem副总监周娴女士、成都璞石品牌设计创始人/设计师毛继军先生、卡米拉雷门创始人李翔先生,与40余位租户进行了“空间赋活“主题思享会,这也是凯德华西区租户iClub下有关新时代商业空间生命力再造主题交流会。
他们从不同视角分享了未来商业空间的缔造、革新与发展。思享会还以圆桌对谈的形式,多维度探讨了未来综合商业体与品牌的深度链接。

思享会现场 / 摄影:Simon、邹邹©一筑一事
商业空间运营模式如何革新迭代?
品牌空间设计如何触达消费者精神层?
品牌线下门店如何应对上述市场变化?
此次思享会在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与新老客户之间产生了思想碰撞与深度对话,在商业体、空间设计、租户与品牌之间形成了共创共识。

「场所重构」
BRIDGE+SPARK!——凯德商业创新试验场
 
周娴
凯德集团(中国)Ecosystem副总监
bridge+Spark是凯德集团推出的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复合型空间,它位于上海北外滩的来福士,这里市场基础扎实,同时还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集文化、艺术、科技、自然于一体。
相较传统商业空间或品牌,它具有多重身份:既是一个商业创新试验场,进行零售创新和品牌孵化,凯德集团通过引入和扶持初创新兴品牌,并从空间、资源对接、商业探索等多个维度助力其成长发展;
也是一个多元社交空间,打破商业、办公和生活的界限,这里既可享受购物的乐趣,还能体验发现的欣喜;
还是一个常变常新的主题空间,通过空间营造、小型策展等形式带入新的人流和曝光,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和生态,让有趣的商业机会和玩法在这个空间内找到生长的土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park,上海北外滩/图片来自网络
bridge+Spark所链接的品牌包括凯德星线上商城品牌、线上优质品牌、新兴消费者品牌、最新进入国内的国际品牌、网红新品牌等,以年轻品牌传达年轻态度。
bridge+Spark还会策划一系列场内租户活动、直播间、设计孵化大赛、脱口秀等活动,建立一个以“社群” 为中心的社交空间,连接消费者、租户、 投资人及社会各界人士。

思享会现场 / 摄影:Simon、邹邹©一筑一事
bridge+Spark是凯德集团作为商业综合体的一次创新尝试。它利用空间创新,扶持和孵化新品牌,既打破了传统商业空间的租赁形式,重新定义商场与租户的关系,为传统商业空间赋能;同时也为给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打造出一个“更有温度的商业产品”。

「触」
让空间触及生活与日常
 
毛继军
成都璞石品牌设计创始人/设计师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建筑文化,要往前走,但在往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
毛继军的设计正是如此,他注重空间的内容叙事,将日常的情感表达与生活场域融于空间设计当中。既保持了建筑的文化特色,没有在潮流中迷失自我,也没有一味拘泥于传统。

思享会现场 / 摄影:Simon、邹邹©一筑一事
在他看来,“触”是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接触和连接,实体空间是品牌内容与消费者交互的一个“点”。设计的目的就是搭建一个能让人记住,并愿意置身其中的场域。

思享会现场 / 摄影:Simon、邹邹©一筑一事
FOOOO孚乐里成都来福士店是毛继军的代表作之一,它被誉为“成都醉美落日餐厅”。幕布玻璃将成都人视为至宝的太阳光线引入室内,一切事物自然而纯粹。孚乐里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让人感受到温暖而包容,它让人置身于日常感受之中,也让人建立对建筑充分的尊重。



毛继军作品,FOOOO成都来福士店 / 图片由毛继军提供
5:59落日餐吧是全时餐厅的有趣尝试。毛继军把新的业态和品牌放进空间和场地中,夕阳色彩元素搭配落窗玻璃,满足了视觉即时感,这种感觉回应到身体需求上来,激发美好情感的发生。
很难有人拒绝带着落日夕阳氛围的情绪,那就塑造它,成为第一接触面。这种气氛对场地的尊重是设计最重要的一个品质。



毛继军作品,5:59日落餐厅 / 图片由毛继军提供
毛继军认为商业空间不是冰冷的工业载体,而应该融入人的感受。通过设计把人的痛点转化成空间的深度,让交互自然产生。
“我们赋予空间以情感和联想,而空间给予我们氛围,这种氛围反过来激活了我们的认知和思想。”

「走向未来」
雷门十年,变与不变 
 
李翔
卡米拉雷门创始人
小店是成都美食文化的灵魂所在,它既包含了时代变迁的印记,也充溢着日常生活的气息与时尚感。
咖啡店、面包店、花艺空间......每天都有各色小店出现,每天都有各类品牌诞生。而仅凭一碗面走过10 年商业历程又能坚守温度与情怀的雷门拉面是如何以匠人精神打造空间与品牌的?



雷门空间变迁 / 图片由雷门提供
“热爱”和“踏实”是雷门拉面创立十年后所总结出的开店价值观。
从九眼桥第一家简单怀旧的小店,到现在遍布成都、重庆、贵阳、 ⻄安、杭州、⼴州、珠海、深圳的四⼗余家店,雷门经历了从街区到购物中心的变化,店面的性质与场所精神也在改变。

思享会现场 / 摄影:Simon、邹邹©一筑一事
产品上,雷门对汤味进行了透彻研究,树立起了品牌的壁垒和口碑。店面设计上,雷门平衡了网红感和品牌沉淀,将健康和快速的理念结合,引发消费者共鸣。
雷门十年,味道、空间、服务在迭代,不变的是情怀的温度与具有仪式感的匠人精神。

圆桌对谈
在最后的圆桌对谈环节,综合商业体、设计师和品牌方共同探讨了未来商业空间的可能性。

圆桌对谈现场 / 摄影:Simon、邹邹©一筑一事
凯德华西区商业城市(四川)总经理胡勇认为,商业空间物业升级取决于团队的管理和运营的能力。要看团队是否能及时捕捉社会热点,是否能嗅到消费趋势的转变。
成都璞石品牌设计创始人毛继军则看重物理空间升级中“叙事方式”的改变。面对有历史感的品牌,应该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延续时间沉淀的价值,同时适应新兴的客群需求。
愚道企业董事长寇元军认为应对客群和市场的关键在于自我总结与成长。如果不变化,顾客在成长,但企业没有成长,便没法生存。他们做的是把人们内心向往的美好事物抓取出来,用行业经验把它归纳总结,让年轻人和江湖人一起去创新。
UNICORNLIFE 独角兽生活主理人沈鑫认为,品牌面对商业形态的革新,应当做到自我权衡。独角兽目前而言还是一个新生儿,刚刚感受到这个世界,所以不希望这个品牌刚刚出现就丢到大海里,更希望它在一个小池塘,相对安逸、风险比较小,先去壮大和伸展,让自己有足够的力气。
此次圆桌对谈,三方都约定还将就在商业综合体内创造幸福感街区体验作为课题研究。
-
一个健康的商业运营生态系统不只靠一方打造,更需要合作伙伴、行业专家、意见领袖的多方参与。
此次凯德华西区租户iClub“空间赋活——新时代商业空间生命力再造”主题思享会正是如此,从不同视角、不同主体出发,连接起综合商业体、空间设计与品牌发展。我们不仅看到凯德商业用心寻求改变的尝试,在倾听与交流中体会到其对租户的关心,并在各类品牌的积极反应中看到品牌对于凯德进行空间赋活的认可与追寻。


主编:牧之、鹤鹤
编辑:坦柔、墨蠡
撰稿:坦柔、墨蠡
摄影:simon、邹邹©一筑一事
校对:坦柔
设计:阿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