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橙子
读者小榄今年40岁,她小孩去年开始上的私立初中,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家,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适应期,孩子已经完全习惯了住宿生活,从此她每天不再需要急急忙地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和作业辅导,生活节奏一下子放缓了很多,从而有了大把的时间思考自己的余生。
她最急迫的愿望是:不愿意继续在目前这个单位呆下去了,很想更换跑道为自己重新活一次。
她认真思考了自己的现状:
在行政机关单位多年的工作经历,除了让她在文字材料的起草能力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譬如撰写总结报告领导讲话稿之类),其他好像一无是处,而且她具备的这些经验在非体制类的行业似乎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如果要更换职业跑道,像她这样,只会写假大空的应付性文字材料很难跳出原有职业路径的限制。
她很苦恼,想起年轻的时候,一味听从父母的规劝,选择考了一名基层的公务人员,初心为的就是图个稳定,利于照顾家庭,也利于婚恋择偶。
实际上这么多年下来,她的工作琐碎忙碌,经常加班加点,永远是写不完的材料,整理不尽的各种上报资料,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悠闲,很多时候,忙不完的写材料填报表都让她恶心到吐;
而且因为身处这个圈子她找的丈夫也是公务员,但是夫妻两人不擅长搞人际关系,所以人至中年在职务上都没得到什么提升,兢兢业业至今也只是从普通科员熬到了副科(非领导职务)级别。
她对这样的生活越来越失去了兴趣,丈夫似乎也因为升职无望提前进入到了混吃等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颓靡状态中。
夫妻二人下班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家,事业无趣,生活每天按步就班刻板枯燥,中年空巢的即视感扑面而来。
夫妻俩对目前的生活都不甚满意,却又找不到更好的人生方向,毕竟人生已走了大半的旅程,余生的路径似乎只能按这个路子进行下去了。
真的再也没有别的可能了吗?心有不甘,要打破现成去挑战其他跑道,又没那个勇气和实力。
对她的这种心理,我非常熟悉也特别理解。
因为自己曾经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但是对于在体制内已经呆了这么多年且步入到中年的人来说,在没有任何准备和清晰规划以及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估前,我不建议你头脑一热地冲动跳出来。
体制内什么样的人可以考虑更换跑道?
一是年轻。即你进入体制没多久就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环境,而且年龄小,试错成本也小,这个时候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发展路径是否有别的可能?
二、生存压力不大。身上没有沉重的养家糊口的负担,很多人就指着单位那点工资生活的,一旦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辞职断粮空仓,很快就会让你陷入到后悔不迭的困境中;
三、对个人能力特别自信者,对自身的能力有清晰的评估,知道自己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和特长,能匹配到什么样的新领域得到真正的能力发挥,找不准自身的定位和优势、还处于迷茫困惑中的人,也别蠢蠢欲动了。
因为这世上所有对现状不满又无力挣扎的痛苦,都是因为才华匹配不上梦想造成的,既然匹配不上,认命就好了,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不丢脸。
四、如果已婚,想更换跑道还需要得到伴侣的支持才行,若伴侣强烈反对,没有坚强的家庭做后盾,很可能你带着不被理解的负面情绪举步维艰,万一新的职业发展不顺,夫妻感情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五、做好最坏的结果打算。我本人是这样的,不管做任何事,都倾向于提前做好预设,即最坏的结果出现将如何应对?如果换跑道不如预期的顺利,是否具备抗风险的现实条件及心理承受力?如果你是一个只能接受好的一面,不能接受一点点坏境遇的人,那啥也别瞎想了,安生把现有的日子过踏实了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六、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人必须是有着强烈地改变现状和命运的企图心。
企图心这个词看着挺贬义的,实质是个偏积极性的词,一个人只有对自身的现状极度不满,极度渴望通过真正的奋斗拼搏为自己的人生开创出一条新的路径来,才适合走出去另辟新境。
我对有想法有拼劲有韧劲的女人,始终是钦佩赞赏的。最后,跟大家聊一聊出生于山东淄博的法月萍。
法月萍是个妥妥的学霸,南京大学博士毕业,44岁之前,她一直在南京从事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行业,一年的收入折算下来近200万,典型的高薪精英女白领。
就是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事业顺遂收入颇丰的女人,却一样在人至中年时对这样的生活感觉到了深深的厌倦与不甘心。
她不甘心就这样做一个白领干到老,也不甘心自己的才华就在替人打工的职业生涯里得不到全面的发挥。
于是在女儿要上大学那年,44岁的她突然对接下来的人生有了全新的领悟:
“我觉得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了,就想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法月萍在得到丈夫和女儿的支持认可后,选择辞职,回到自己的老家山东高青县创业,从零开始承包了400亩农田,你猜她搞了个什么创业项目?
养殖蚯蚓!
女博士养蚯蚓,是不是让人惊吊下巴?
之所以选择养殖蚯蚓作为创业的突破口,是因为法月萍在读博期间曾接过一个咨询项目,给一个客户规划济南某山区发展生态旅游时,讨论到了蚯蚓在处理废物上有着独特的价值,专业的术语这里就不写了,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蚯蚓在土壤质量的改善、农户生产成本的节约、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法月萍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最终带领团队历经近千次实验,用蚯蚓成功研制出了活性酶植物营养液,解决了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投放市场后,受到广大农作物种植户的欢迎。
谁能想到,法月萍一个管理学的博士,最后却成为了一个跨界的蚯蚓博士呢?
她的成功有自我的深层觉知与清晰规划,有工作(科研)及市场经营方面的实力打底,有超强的行动力,还有家庭的支持,这几点因素缺一不可。
中年男女在这个年龄节点上,虽然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在身,似乎很尴尬,但对于有些中年人来说,小的已上大学,由此腾出了不少精力,父母年纪也还不算太大,后方尚稳,若心意果决,还是有机会开创自己的二次生命的。
临近中年是人生的一道大槛,是听天由命还是活出自我,是岁月静好还是继续拼搏,各有各的活法与权衡,怎么选择都没有错,重要的是:
你打算去走的那条路,想要去做的那件事情,能不能让自己收获真正的快乐,如此才会在付出一切努力后产生“值得”的定义。
—完—
*往期文章:《中年少女早就不需要别人来提供情绪价值了》《生三胎算什么,我生了5个,还不是要自己去面对晚年的孤独荒凉》《你一女的,这么能吃,像头猪一样!》《一个单身妈妈的情与爱》《吴越:饰演凌玲这个小三,情非所愿》《临死前的最后两个小时》《《失乐园》:婚外有情,一分快乐,九分痛苦》
商务合作微信:weichengzi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