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女孩蒋多多:用8000字抨击高考制度,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作者:沧海明月生
责任编辑:丹尼尔李
2006年6月8日,河南南阳。比起炙热的天气,更令人焦灼的,是守候在考场外的家长们。
铃声响起,熙熙攘攘的考生,依次走出校门,一个满脸焦虑的中年男人,正急切地搜寻着自家女儿蒋多多的身影。
看到女儿坚定而自信的神情,他这才如释重负:“看来考不错!”
可随后女儿的一句话,令他如入冰窟:“考上是不可能了,我以后自有打算!”
蒋多多的这份淡定,其实蓄谋已久。
就在刚刚交出的文综试卷上,她将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鬼”,写在了禁止答题的密封线外。
除此之外,她还用黑蓝两种颜色的笔,在试卷的空白处写下了8000字,内容全是对高考制度的控诉。
最终,蒋多多以文综0分的成绩,成为当年高考的焦点人物,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为“中国第一考”的高考,历来被无数普通人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究竟是怎样的经历,会让蒋多多交出这样一份离经叛道的答卷?
16年过去了,当年自称“自有打算”的蒋多多,后来怎么样了?

1987年,蒋多多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一个农村家庭。
在她出生前,父母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因此特别期望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可蒋多多的出生,令他们的幻想破灭了。
失望之余,夫妇俩赌气般地就给她取了个“蒋多多”的名字,寓意这是多出来的孩子。
几年后,他们终于有了个儿子,此后对这个女儿的成长也就更不上心了。
直到蒋多多进了学校,父母这才发现,原来这个不受待见的女儿,还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或许是从小就被父母忽视的缘故,蒋多多非常听话乖巧,上课用功不说,作业也不用父母监督,小学期间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更令父母欣慰的是,蒋多多的姐姐,也在这期间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第二个大学生。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为此羡慕不已:“蒋家祖坟风水太好了!”
2003年,蒋多多成功考入南阳市第八中学,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考上南阳八中,等于一只脚已经迈入大学校门了!”
步入高中后,蒋多多的也没有令父母失望,直到高二,她的成绩依然保持在前二十名,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她将成为继姐姐之后,村里的第三个大学生。
这无疑让终日在田地里刨食的蒋家夫妇,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可因为蒋多多的一个无心之举,让这一切成了泡影。
进入高二下学期后,蒋多多感到学习任务明显重了起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无休止地考试和刷题。
前所未有的压力,让她一时无所适从,只得靠写日记排解压力。
起初,蒋多多只是随手记录下每天的日常,后来发现每天的经历实在太过枯燥雷同,便发挥想象力编起了小说,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一次放假后,蒋多多将自己写的小说拿给上大学的姐姐看,没想到姐姐看得很是入迷,称赞她这水准不逊于专业作家,还建议她将小说投到杂志社试试。
抱着试试的想法,蒋多多就将小说寄了出去,几个月后,杂志社真就给她寄来了样刊和一笔稿费。一时间,蒋多多成了学校的名人,同学们都认定她日后必将成为专业作家。

恰巧这一时期,杂志媒体上大肆报道少年成名的作家郭敬明和韩寒,这让蒋多多的心态逐渐失衡了:“原来高考并不是我唯一的出路!”

自此以后,蒋多多对上课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甚至是午休时间,她像入魔了一般,不是在构思小说,就是在疯狂地码字。
思路顺畅的话,蒋多多一天能创作一万多字,而且一气呵成几乎不用修改。
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利用午休时间写小说,下午就上课就会特别有精神,如果没写,整个下午就变得昏昏欲睡。”

就这样,在一年时间里,蒋多多写了一百多万字,这其中就包括《天凉好个秋》《魂断京城》《开学伊始》《网中人》等小说。
这些作品在学校里广为流传,很多同学都对蒋多多的才华赞叹不已。与此同时,也引来了班主任的干预。
在班主任看来,蒋多多的小说逻辑混乱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
为此,班主任叫来了她的父母,一番沟通后,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蒋多多,当作家需要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和文学素养,以她现在的水准,远远不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她只有摆正学习态度,争取考到文学专业的大学,接受系统的教育后,才能写出真正的文学作品。
内心早已被骄傲占据的蒋多多却根本听不进去。面对这通说教,她没有辩解,而是拿出了被杂志社刊登的那篇小说给班主任看。
没想到,班主任对此很不以为然:“这家杂志社根本不正规,在这上面发表个豆腐块能说明啥?”
“你唯一的目标,就是高考。其他的事情全部给我停下来!”
从那天起,蒋多多没有再继续动笔续写她即将完稿的小说,而是向其他同学一样正常上课,班主任以为谈话起了作用,也颇感欣慰。
可实际上,蒋多多的心里藏着一万个不服,她觉得在严苛的应试教育下,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极其荒诞的。
看着身边那些埋首书山题海的同学,蒋多多越发觉得,他们是一群被分数裹挟失去了自我的工具人。
于是,蒋多多将对高考制度的不满和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写进了语文作业里。她满怀期待地以为,老师会和她就此事交换一些看法,没想到拿回作业后,她却看到了几个通红的大字:“不要胡思乱想!”

那一刻,蒋多多似乎感受到了巨大的屈辱,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她。
她决定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对抗这个循规蹈矩的世界。

2006年5月,所有的考生都在作最后的冲刺奋力一搏,尽最大的努力提升分数,而蒋多多却在读报纸、查资料。
她胸有成竹地等待着高考的来临。
2006年6月6日,高考的前一天晚上 ,蒋多多在文具袋中偷偷塞进了两只蓝色水笔,而此前班主任已经嘱咐多次了,考场答题必须使用黑色水笔。

6月8日,文综考试现场,正当所有的考生聚精会神地答题时,气定神闲的蒋多多却在试卷的空白处,写下了洋洋洒洒的8000字,将高考制度抨击得一无是处 。
为了确保得到零分,她还在密封线外写上了笔名--“碎心飞魔”。
蒋多多的想法很“宏伟”,她希望以这种出格的方式博得全社会的关注,以此推动高考的改革,为无数像她一样不堪忍受繁重学业的学生谋条出路。
她能想象得出,终日在田地里刨食的父母难以承受这样的结果。于是,高考一结束,她就带着自己积攒的200元现金去找在郑州上大学的姐姐。
得知妹妹要来投奔自己,蒋多多的姐姐在电话里将她臭骂一顿,劝她赶紧回家。
一想到考试成绩出来后,父母的失落,周围人的嘲讽,蒋多多就觉得如芒在背。略作思索后,她坐上了前往山东菏泽的火车,打算在那里找个工作,先养活自己。
可她低估了现实的残酷,在菏泽晃荡了几天后,她身上的钱所剩无几,也没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无奈之下,她只得回到南阳。
她不敢回家,而是借宿在亲戚家,等待着成绩发布的日子。
这期间,蒋多多坐立不安,她倒不是担心分数太低,而是担心改卷老师没有将她的试卷上报,如此一来自己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6月23日晚上,蒋多多的母亲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让她第二天带着蒋多多到学校去一趟。
母亲以为是成绩出来了,急切地询问女儿的分数,谁知电话那边的班主任冷冷地说了声:“等来了再说吧!”
当着母亲的面,班主任拿出一份“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告诉她:“你的文科综合考试被判定违规,分数为0!”

听到这个消息,蒋多多的母亲瞬间瘫软在椅子上,倒是蒋多多不解地问:“为什么只有这一门被判0分?”随后,她将自己在文综试卷上违规写文章的动机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班主任。
班主任气得浑身发抖:“你写这些干什么?教育制度是你一个人就能改变的吗?”

没几天,“南阳女生高考写8000字长文控诉教育制度”的消息被传得铺天盖地,成为当时最大的新闻。
一时间,各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纷纷对蒋多多这位“孤勇者”展开采访。
对此蒋多多毫无怯意,她将自己的想法对着摄像机全部表达了出来,希望媒体给予真实的报道。
可没几天,这种新鲜感便荡然无存。每次说着同样的话,蒋多多越来越厌倦,更让她丧气的是,她构想中那些一呼百应集体声援她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竟然是所有人毫不留情的批评。
事件发酵之后,南阳八中的校领导和老师带来了书本和文具,妇联和乡政府也送来两套新衣服和500元现金,鼓励蒋多多复读。

然而,在蒋多多看来,自己的初衷是通过零分试卷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进而推动教育改革,而不是以名利换取别人的资助。
因此,她坚持不接受任何帮助,甚至以死相逼,要求母亲追赶几公里将东西还给别人。
这场闹剧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便失去了热度,只给当地留下了一则茶余饭后的谈资。
到了填报志愿的时间,总分114分的蒋多多没有任何填报的机会。帮母亲干了几个月农活后,她决定到姐姐那边去打工。
两人一见面,姐姐就不停地埋怨她,认为她太幼稚,一个小姑娘出门不安全,也没什么工作机会。
话不投机的两人,随后不欢而散。
第二天,蒋多多又去了山东菏泽,接下来的几天,她走遍了菏泽街头的大街小巷。因为年纪小文凭不高,最后只得在餐馆里谋了个洗碗切菜的差事。
到了九月份,眼看着昔日的同学都开始了大学生活,蒋多多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正如她后来对外界所说的那样:“那一段时间特别无助,压力非常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连死的心都有了。”
长时间的心情失落,让她在工作中也越来越心不在焉。当年年底,蒋多多就被餐馆老板解雇了。
再次回到家的蒋多多,还幻想着靠写作养活自己。可时过境迁,她用心写出的文章,却再也没有了发表的机会,只能沦为一堆无法变现的废纸。
一段时间后,蒋多多终于认清了现实,她开始和父母一样,过上了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曾经的作家梦,也被粗砺的生活消磨得无影无踪。
时至今日,蒋多多已经结婚生子,她默默地生活在农村的某个角落,在世俗的碾压下,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
偶尔有人提及她当年的“壮举”,她也只是低头不语。
或许历尽千帆后,她早已明白,曾被自己抨击的高考,才是她这一生中最为公平的一次机会。
如果不是年少轻狂,以她的天赋,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选择自己心仪的文学专业,她的人生,原本不应该定格于此。

自高考制度设立以来,每年社会上都能各种批判的声音,但不容否认的是,即便高考制度存在怎样的不足,对于普通人而言,它依然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一次契机。
没有伞的孩子,更应该懂得努力奔跑的意义。高考对于普通人而言,未必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便捷的出路。
共勉!
排版:小鹿
校对:天山月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



点击阅读全文,全网首发头条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