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柚
编辑:丹尼尔李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
正当无数学子满怀期待、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高考之际,一位年轻人,却耷拉着脑袋,来到北京师大南门口,接受来自女友哥哥的终极面试。
虽然,面试时间只有短短5分钟,但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却是这辈子最漫长、最痛苦的时刻。
面试结束后,哥哥回家通知妹妹:“他是个笨蛋!你别跟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而那个被羞辱、痛失挚爱的年轻人,则摇摇晃晃、魂不守舍地回到员工宿舍,躺在硬板床上辗转反侧。
11年过去了,从被女友哥哥奚落“没出息”,到成为童话界顶流,郑渊洁到底做对了什么?
故事还要从郑渊洁童年说起。
1955年,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军官家庭。父亲是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教员,母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之女刘效坤。
在他2岁时,母亲总是给他反反复复讲一个她自编自创的故事——《独木桥》:
“森林发生洪水,小动物们都往河对岸的山上跑。河上有两座桥,一座坚固的大桥和一座狭窄的独木桥。
除了一只山羊选择了独木桥,其他小动物都往大桥上跑,结果大桥不堪重负塌了,小动物们落水淹死了。最终,选择走独木桥的山羊活了下来。”
母亲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教会儿子独立思考,敢与别人不一样。
在这样的引导下,郑渊洁从小善于思考,想象力丰富,小脑袋里时常迸发出各种奇思妙想。
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命题作文《我长大了干什么》。
当别的孩子写的是想当老师、科学家时,只有郑渊洁出其不意,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掏粪工。
因为当时的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就是一名掏粪工。
这篇标新立异的文章,随后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并推荐到《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刊》上。
这次经历,对小小的郑渊洁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肯定,也为他的作家梦埋下了种子。
小学四年级,由于父亲工作调动,郑渊洁随父母迁到河南军官自发创办的子弟学校就读。
入学后不久,老师出了一篇命题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希望孩子们能向早起的鸟儿学习勤劳的品质。
郑渊洁一看这题目,却产生了不一样的见解:
“如果是鸟,当然要早起,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但如果是虫子,早起不就被鸟吃掉了吗?所以,如果自己是虫子,一定要睡懒觉,避免杀身之祸。”
于是,他果断把自己的作文题目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正当他为自己这一“壮举”洋洋得意时,却遭到了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
老师笃定郑渊洁擅自修改标题,是故意跟自己作对,便惩罚他上讲台大声念:“郑渊洁是最没有出息的人!”
面对老师这般当众羞辱,郑渊洁委屈至极,回到座位后,他心里默数了三下,随即拉响了口袋中一早准备好的炮仗。
就这样,伴随着教室里浓烟四起,他的学生时代也跟着“熄灭”了。
学校因郑渊洁扰乱课堂纪律为由,将其开除。第二天,父亲来校帮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自知理亏,郑渊洁忐忑不安地等待发落,可不料父亲读完那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却笑了,他对儿子说:“别担心,以后爸爸在家教你!”
就这样郑渊洁在家上了几年“私塾”,15岁就去当兵,在部队负责维修战斗机。
别看他早早辍学,在部队考试的时候,数理化等科目都考了90多分的高分,可见他善于思考,非常聪慧。
但只有小学文凭的他,接下来的人生会怎样呢?
21岁退役之后,郑渊洁找到了一份清闲的工作。
上班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水泵,上班按一下绿键,将水源输送到各个车间和食堂,下班按一下红键,关闭所有水源。
在这期间,郑渊洁幸运地交到了一位非常聊得来的女友,不仅如此,女朋友出身也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娶妻生子,一直是郑渊洁的梦想。
遇到眼前这位“完美”女友,郑渊洁觉得自己实在太幸运了,想早点把女友娶回家。
女友父母对这位脑瓜子灵活的未来女婿也相当满意,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但,厄运也随之而来。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许多人纷纷报名去参加高考。
女友的父母不想未来女婿一辈子都只是个工人,他们希望郑渊洁能参加高考成为干部,让女儿过上好日子。
于是,让女儿屡次劝说郑渊洁参加高考,但都郑渊洁拒绝了。
为了尽快劝两人分手,女友父母安排儿子出面,在师大南门口摊牌。
谈判结束后,哥哥回家对妹妹说:“相信哥哥,哥哥看男人特准,郑渊洁就是个笨蛋!你跟着他,不会有出息的!”
就这样,女友无奈地选择和他分手。
22岁的郑渊洁回到宿舍,心情跌入谷底,被分手后,足足一礼拜吃不下饭,但在陷入失恋痛苦的同时,他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女友父母后悔。
在那个特殊年代,有很多人通过文字改变了命运,他想到自己文章曾被发表,于是他决定效仿写诗。
但很快郑渊洁发现和那些真正的诗人相比,他的水平依然处在三流,再努力也竞争不过别人,于是决定改换航道。
那么,该如何选择新航道呢?
他苦思冥想一番,于是,扯下一张日历,把所有当时能想到的文学体裁都写了出来,用排除法,将不擅长和不感兴趣的一一排除,最后剩下了童话。
1978年,郑渊洁的童话处女作《壁虎和蝙蝠》,成功发表于《向阳花》杂志上。
看过这篇童话的编辑于友先,非常欣赏郑渊洁的作品,给郑渊洁写了一封长信,肯定他的创作能力,同时鼓励他一定要坚持下去。
首战告捷,让郑渊洁信心倍增,全身心投入到童话创作中。
后来,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童话形象接踵而至,为小朋友们编织了美好童年,也教会他们勇敢和善良。
接下来的几年,随着作品逐渐增多,这位“半路出家”的作家名声渐渐打响。
虽然有了连载作品,订阅量飙升,但当时郑渊洁的稿费收入依然没有提升。于是,他找到主编,希望能将自己的千字稿费上涨一毛钱。
可主编提出了质疑:“你怎么证明,是你带动了销量?”
那一刻,郑渊洁呆在原地,无言以对。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办只发表自己作品的期刊。
1985年,他辞去文学期刊的编辑职位,独自创办刊物《童话大王》。
该杂志所有作品都由他一人撰写,一个人连载。
当时曾有位大学教授,看不起小学文化的郑渊洁,撂下这样一句狠话:“如果这样的月刊能坚持2年,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但郑渊洁从不屑于来自别人的讽刺和贬低,他的人生就是用来打破世俗的刻板印象。
接下来的日子,他日日写、夜夜写,每日保持6000字以上的输出,一写就是30多年。
或许是因为儿时经历丰富,或许是他永远保留着童心,他写的故事,异常受欢迎。
1988年的《童话大王》月刊印数终于突破了100万册,成了最受欢迎的童话作家,被孩子们奉为“童话大王”。
郑渊洁写的故事通俗易懂,却又内涵深刻。
《驯兔记》里,皮皮鲁所在的学校把重点放在培养的“好学生”上,“好学生”的标准是听老师的话,不准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意见,老师说什么照做就好。
渐渐地,所有听话的孩子,消磨了心性,最后都会被驯化成“兔子”。
然而讽刺的是,仍留存孩童之心的皮皮鲁,却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异类。
在这段充满趣味和想象的童话故事背后,郑渊洁对着固化孩子思想的教育机制狠狠打了一巴掌。
他通过各种形式的童话故事,批判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扼杀,揭露这种社会怪相。
郑渊洁的作品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消遣的乐趣,更多的是想引导孩子产生思考。
之后的岁月里,郑渊洁的作品风靡全国,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不断提升。
然而,“好评”和“恶评”注定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双胞胎兄弟,郑渊洁也曾遭受过无端的抨击。
有一次,他受邀去庐山参加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会。
然而,因为非科班出身加上学历低的缘故,他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排挤。
有个北大教授毫不客气地说:“不知天高地厚!他要是能写一年,我的名字倒着写!”
甚至还有人嘲讽他,连俄罗斯知名作家的书都没看过,孤陋寡闻,以后能写好文章才怪。
郑渊洁颇为来气,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问在场的人:“我最近在看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是当红作家库亚斯卡写的,对我很有启发,你们看过吗?”
台下近70%作家都频频点头,结果郑渊洁笑着说:“这名字是我瞎编的。”
此后,郑渊洁再也没有参加过这类徒有虚名的聚会。
进入社会后,许多人为了尽快融入其中,学会了虚伪和奉承。
但郑渊洁,始终不愿意用势力和圆滑,来包装自己,迎合他人;他宁愿一个人走自己的独木桥,用与众不同的锋芒和智慧,开辟新世界。
细数郑渊洁过往,他创造最引以为豪的作品,除了《童话大王》外,就是儿子郑亚旗。
郑亚旗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和智慧,还继承了父亲的“不靠谱”和“不拘一格”。
郑亚旗比《童话大王》大两岁,他对父亲说:“别人叫你童话大王,你是不是应该叫我哥?”
这要是换了其他父亲,早就把调皮的儿子揍得屁股开花了。而郑渊洁却不按常理出牌,从此管儿子叫哥,郑亚旗则直呼父亲大名。
此后,儿子再也没有叫过“爸爸”,两人则以兄弟相称。
儿子上小学后,竟然完全复制了父亲的“老路”。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遇上期末考试,为了提高班级平均分,老师提前泄题,希望人人都能考高分。
但小郑亚旗非常看不惯老师这一行为,为了破坏老师的“完美计划”,小郑亚旗考了62分,一个“刚好及格”的分数,妥妥拉低了班级的平均分。
最后,小郑亚旗将自己不想上学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在父亲郑渊洁的支持下,他顺利结束了小学学业,正式进入父亲创办的“家庭私塾”。
此后,郑渊洁便更加忙碌了,除了每日要撰写发布的童话故事外,他还亲自为儿子编写教材,希望通过自己编写的童话教材,教育儿子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正直阳光的好少年。
他编写了一套教材,内容涵盖数理化、文学、法律、哲学等方面,将皮皮鲁、舒克、贝塔等童话人物贯穿其中。
其中,有一部《皮皮鲁和419宗罪》,在最高检察院的支持下,被开发成一款针对青少年的普法游戏。
除了白天在家轻松又愉快的学习外,每当夜晚来临,郑渊洁还会邀请儿子到河边,边散步边讨论当下热点和国际局势,启发儿子思考,并拓展他的思维。
郑亚旗曾说,非常感谢父亲一路以来给自己的尊重和引导,让自己收获了同龄人难以体会的知识和快乐,让他体验了与众不同的人生。
如今的郑亚旗,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成为了知名的动画片导演,还组建了美满的家庭。
儿子长大后,在一次采访中,郑渊洁还提过这样一件令他骄傲的事:
“汶川地震时,儿子鼓动我捐款,儿子提一次,我捐一次,最后我竟成了当时捐款最多的中国作家;
后来玉树地震,他也劝我捐款,我又捐了100万整,然后他就送了我一辆跑车,他说那是他自己赚钱买的。”
说到这,郑渊洁嘴角微微上扬,顿了顿反问道:“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教育还行吧?”
可见,郑渊洁用独特的方式保护了儿子的善良和纯真,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帮助他成才,同时,他也通过亲手撰写的故事守护了所有孩子们的童年。
1993年,郑渊洁在郑州商城签名售书。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排队拿到签名之后,迟迟没有离开,等到签售活动结束,小女孩走上前去问他:“叔叔,你身后的姐姐是做什么的?”
郑渊洁回答说:“助理。”
小女孩又问:“我长大能给你当助理吗?”
他想了想,笑着说:“只要你将来学好英语,就可以给我做助理。”
在女孩的请求下,郑渊洁把这个承诺写在了书上,“刻”进了小女孩的心里。
谁都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鼓励竟改变了女孩的人生轨迹。
原本学习成绩并不出色的她,竟然真的考上了当地一所名校,毕业后她带着毕业证书和写有承诺的书来找郑渊洁,就这样如愿当上了助理。
郑渊洁感慨地说:“这件事告诉我,以后对读者要多鼓励。有可能我说的话,比他(她)父母的话还管用。”
郑渊洁真诚的鼓励感动了无数小读者,此后,越来越多的小读者开始给他写信。
由于信件越积越多,无处安放,也来不及拆,于是他竟一口气在北京买了10套房子,不住、不租、不出售,唯独让信“住”在里面。
有空时,他会随手抽出信来读,信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写被父母打了,有的写遭遇校园暴力,有的写初恋的那些小心思。
谈及收藏来信的目的,郑渊洁幽默地说:“如果这些小朋友以后很有出息,信就自然变得价值连城。比如,我会担心扔掉诺贝尔奖得主儿时写给我的信。”
“房子不是我的财富,将来我可能会把它们变成一个信件博物馆。我的财富是读者,而且永远不会贬值。”
如今,30多年过去,当年买下的10套房子依然在,住在房子里的信依然在。
前段时间,一位网友给郑渊洁留言说:“妈妈初中时给您写过信。”
他看到后回复说:“告诉你妈妈,她小时候给我写的信,现在住在我的房子里,风雨无虞,请放心”
他有时正儿八经,有粉丝遇到困惑,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回答温暖人心:“我觉得人活着是因为有人把我们生下来了。既然来了,就应该量力而行活好每一天。问心无愧是活着的意义。”
有时又很幽默调皮,有粉丝给他留言:“郑爷爷很喜欢一个女生但是不敢和她说怎么办?”
他的回答出其不意:“是郑爷爷喜欢一个女生还是你喜欢?如果是你,请立刻表白。如果是郑爷爷,只能藏在心里。”
郑渊洁的评论之所以出圈,与他本人的真诚、善良、严谨和数十年如一日的童心分不开。
想起一位网友说过的话:
“一个人倘若能一直活在童话世界里,那么他此生是幸运的。
如果一个人看到这个世界黑暗的一面,但仍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那么他是可敬的。”
郑渊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历经世故,内心仍然清澈如初。
对待权威,他从容不迫,为自己赢得本该有的尊重和无可取代的地位;
对待阴暗,他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着少年一般的坦荡和无畏;
对待读者,他用平等友善的态度,撒下智慧和爱的种子;
无论在童话里,还是在现实中,他始终守护个性,呼吁真诚,给那些不想长大的孩子们,营造了安放童心的后花园。
这样一位有刚、有趣、有童心的爷爷,谁能不爱呢?
排版:小鹿
校对:天山月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
点击阅读全文,全网首发头条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