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有8年野外探险经验的余顺纯,却意外在罗布泊孤身遇难,原因为何?




文 | 江湖笑笑生
责编 | 青草
1996年4月,联合国一支名为野骆驼的考察车队来到了罗布泊。
进罗布泊之前,他们请来了中国著名的地质工程师,外号沙漠王的赵子允作为车队向导。
赵子允根据卫星云图,帮助野骆驼车队设计了一条全新的考察路线。于是,满是沙尘的罗布泊留下了一道汽车轮印。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2个月以后,这道轮印会改变一位旅行家、探险家的命运。
这位探险家叫余顺纯,被称为当代徐霞客。拥有8年野外探险经验的他为何会命葬罗布泊?难道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被一道汽车轮印误导而丧命?如果不是,那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从普通工人到知名探险家
1951年12月,余顺纯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青年时期的余顺纯是一个文艺青年,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也不错,梦想是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
1966年,初中还没毕业的余顺纯成为了一名下乡的知青,被安排到农村插队劳动,他的大学梦因此中断。
十年后,余顺纯回到了上海,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期间,他与工厂的一位女工相爱,两人组成了家庭,还生了个可爱的孩子。
婚后,上班和家庭生活几乎占据了余顺纯所有的时间,但即使如此,他仍然努力地去圆自己的大学梦。
1984年,经过不懈努力,余顺纯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了在夜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白天,他就在厂里上班,晚上,他去夜大学上课,每天早出晚归,忙到晚上11点钟才回家。
到家以后,余顺纯还得继续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几年,他总是熬到半夜一两点钟才睡觉。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余顺纯如愿拿到了大学文凭,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在这期间,因为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冷落了妻子,两人的感情出现了危机。
1988年,不幸降临到小两口身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他们心爱的儿子。
打击接踵而至,没过多久,妻子和余顺纯提出了离婚。见妻子心意已决,余顺纯只能接受现实。
后来,成名之后的余顺纯谈及前妻,他说,我们曾经真心相爱过,离婚这事,责任在我,因为自己在求学过程中怠慢、冷落了她。
经历丧子之痛和婚姻破裂之伤的余顺纯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辞去工作,收拾行囊,准备徒步走遍中国。
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可是个香饽饽,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很高,是备受羡慕的职业。
所以,当余顺纯辞职的消息传到父母的耳朵,他们非常担忧,余母哭着劝儿子赶紧和单位领导认个错,重新回单位上班。但余顺纯心意已决,并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
1988年7月1日,余顺纯背着大背包、穿上解放鞋,开始勇闯天涯,徒步穿越高山大河。
不过,谁也没想到,包括余顺纯自己,这一走便是8年。
8年时间里,余顺纯走了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走了一圈,足迹遍及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
余顺纯是个喜欢挑战的人,除了走得远,还走得险。哪里路难走,哪里环境恶劣,他就往那里走,像川藏、青藏、新藏、滇藏这些地方都有他的足迹。

徒步行走过程中,余顺纯陆陆续续地发表了40余万字的游记,还为沿途的人们做了150多场的演讲,年均演讲近20场次,深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8年徒步行走4万多公里路,余顺纯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孤身征服“世界第三极“的人,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当代徐霞客。
对于当代徐霞客这个称谓,余顺纯很喜欢,他的偶像就是徐霞客。在很多场合,尤其是接受采访时,余顺纯很喜欢提徐霞客,并拿自己与之作对比。

荣归故里后作出一个大胆决定-穿越罗布泊
1996年,当余顺纯回到阔别8年的上海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上海市人民广播电视台《人到中年》栏目还特地邀请他,制作了一期名叫《八万里路云和月》的特别节目。

在节目上,余顺纯与主持人侃侃而谈,向听众分享了自己徒步行走的见闻与感悟。
除此之外,许多人慕名而来,有出版社的编辑、企业老板、普通市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名为徐金玉的姑娘,她不远千里从新疆来到上海,只为看偶像余顺纯一眼。
在大家的眼中,余顺纯是一位英雄。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千生态集团董事长黄海伯说:“我座在余先生旁边,感到惭愧,因为跟他比起来太渺小;同时,又感到很骄傲,因为我们都流着中国人的血”。
所以,以至于后来当余顺纯不顾众人反对,坚持在六月最热的时候穿越罗布泊时,有不少人认为是他被抬得太高,骑虎难下。
在一次电视座谈会上,一位女观众提出了一个疑问,她认为余顺纯行走的过程是世界上最有意义得事情,应该被记录下来,但事实却没有,为什么?
很显然,她是在责怪新闻媒体。此话一出,在场的上海电视台编导宋继昌感到脸上挂不住,他说:“我感到观众们在指者我鼻子在骂,指责我们电视工作者”。
于是,当座谈会结束后,宋继昌表示下次要跟踪拍摄余顺纯穿越罗布泊的过程。
当时,余顺纯已经计划好6月份穿越罗布泊,对于宋继昌的提议,他觉得不错,当场就答应了。

五月中旬,载有余顺纯及上海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列车从上海驶往新疆,目的地是罗布泊所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到达那里之后,当地的专家得知余顺纯要在热的冒泡的六月穿越罗布泊时,极力劝他无论如何都要改变计划,等十月份天凉了再出发。
虽然大家都极力劝余顺纯改变计划,等秋天再实施穿越计划。但余顺纯却不以为然。
他说穿越罗布泊只是小试牛刀,胜率在百分百。余顺纯说,等穿越罗布泊后,十月份他还要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
很显然,8年的徒步经验给了余顺纯足够的信心。所以,面对众人的劝阻,余顺纯并没有听从,态度坚决。

执意在最热的6月向罗布泊发起挑战
大家见余顺纯心意已决,知道劝不住,便也不再说什么。
1996年6月2日上午,出发前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在楼兰宾馆五楼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预祝余顺纯穿越成功。
为了确保本次穿越顺利进行,团队购置了矿泉水100箱、八宝粥720听、方便面1500包、水果及肉类罐头10件、馕饼300个、蔬菜200公斤,另有还有其它大量即食食品,准备得十分充分。
车辆方面,石油物探局地调三处为余顺纯他们提供了配有电台的沙漠车两台,而且,有关单位还免费提供了发电机一部,摄制组自备卫星导航仪GPS三台。
一切准备就绪后,6月6日,余顺纯即摄制组正式出发,前往罗布泊。6月6日-6月10日这段时间,一行人将前往前进桥、土垠,罗布泊湖心、楼兰古城等几个关键地点。

主要的目的是先了解和适应罗布泊周边的环境、确定穿越路线、露营地点以及预埋水和食品等物资。
为了帮助余顺纯能够顺利到达土银,摄制组还请来了“沙漠王”赵子允担任向导。
在赵子允的帮助下,6月8日,一行人顺利地到达土垠,踏上了罗布泊干涸不毛的湖盆,那里的温度高达44度。
不巧的是,进入湖盆后,两台车的空调就全都坏了,车外阵阵热风不断刮进车里,把人热得汗流不止。
对此,余顺纯感慨道:“这样的地方,只能用来放原子弹”。
当晚,大家吃完饭便匆匆钻进帐篷休息了,因为实在太累了,只有余顺纯还在四处走动,精力旺盛。
第二天早上,一行人收拾完毕后,便向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的楼兰古城出发。道路十分难走,5个小时汽车仅仅走了14公里,平均时速仅2.8公里。
晚上19点,余存顺等人才慢吞吞地到达楼兰。此时,又累了一天的摄制组对周围的景色完全没有兴致,只想赶紧躺下休息。

10号早上,结束楼兰的活动后,一行人便准备回土垠。在返回土垠的路上,摄制组每7公里埋6瓶矿泉水,隔35公里埋全天干粮及饮用水。
总之,余顺纯徒步行走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都已经为他提前埋好了。
至此,横穿罗布泊的所有准备都已经完成,一行人重回土垠,也就是横穿罗布泊的起点,准备正式开始徒步穿越。

致命错误导致魂归大漠
余顺纯的穿越线路,全长约一百公里左右,根据他的行走速度和路况,用3天时间就可以走完。
具体的行走路线,先是由土垠出发、前往罗布泊湖心,再由罗布泊湖心前往楼兰古城,最后从楼兰古城到达前进桥。
按照计划,余顺纯独自行走,摄制组团队则开着汽车跟着余顺纯拍摄,全程陪同。但临行前那天晚上,余顺纯心事重重地告诉同行的电视台团队,表示自己还是要一个人走,不让他们一起。
对此,团队表示反对,但余顺纯却不再听劝。余顺纯说:“不会有事的,如故真有事,那是天要亡我。“
那一夜,摄制组的人都失眠了,余顺纯却睡得很香。
6月11日上午9点,余顺纯离开土垠,大步流星的向罗布泊湖心走去。因为不让同行,团队只能看着余顺纯远去的背影。
不过,团队并没有按照约定到前进桥等候,而是去追余顺纯,因为大家都不放心。
在分别地点休息一段时间后,摄制组开着车紧随余顺纯的步伐向湖心驶去。追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
此时,余顺纯已经走了33公里。见他状态很好,大家也就放心了。
告别余顺纯后,摄制组便前往前进桥,准备2天后在那里迎接余顺纯。
时间一转眼到了13日,按理说,余顺纯这天将到汇合地点前进桥,可摄制组团队左等右等,却没能等到余顺纯。
不会出现意外了吧!大家不敢多想,急忙分头寻找余顺纯。
从前进桥往楼兰方向找,摄制组找了整整一天,都没有余顺纯的身影。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库尔勒政府请求救援。
15日,乌鲁木齐派来了直升飞机,准备空中搜索,但天空不作美,沙尘暴的到来导致空中搜索无法开展。
两天后,也就是17日,沙尘暴退去,救援队伍才开始搜索楼兰古城。但在楼兰古城,周围几十公里没有见到余顺纯的身影,原先埋在那里的20多瓶矿泉水原封不动。
很显然,余顺纯没有到楼兰!
于是,18日,飞机又赶紧飞往罗布泊湖心开始搜索。10时15分,机组一位同志发现褐色的湖盆里,有一个指甲差不多大小的亮点。

飞机飞近一看,果不其然,那是余顺纯的帐篷。飞机降落之后,人们拉开舱门跳下,直奔目标而去,一边跑一边喊着:“余老师!余老师!”
但帐篷里并没余顺纯回应的声音。环顾四周,浩荡沙海,也不见余顺纯的身影子,
人们见状,赶紧朝帐篷跑去。靠近之后,发现蓝色帐篷的一个角已经塌落了。掀开帐篷,还没等见到人,救援人员先是闻到一股恶臭。
仔细一看,人们顿时惊呆了。只见余顺纯僵硬地躺在地上,头发湿漉漉的,而他赤裸的上身则满是水泡。那顶用于遮凉的草帽,被他压在了身下。
很不幸,余顺纯遇难了!在场的人感到无比的难过。
他们想不明白,余顺纯为何会在这里遇难。因为余顺纯遇难的地方,距罗布泊湖心土路仅50多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把土路比作T字路口,那么余顺纯在这个T字路口选择西转,也就是向楼兰古城方向走,那再花上几十分钟,走不到三公里的路,就能到打之前预先埋好水和饼干的地点。

很遗憾,余顺纯走过了T字口,径直往南偏东方向走了,走的那条路是1996年4月野骆驼考察队的汽车轮印上。
那么,余顺纯为什么离开规定路线?他想走捷径路?但这条路直大几百公里外的阿尔金山,路上滴水全无,他不会故意走死亡之路,唯一的解释是因为判断错误,走错了这条路。
有人说,当时余顺纯状态很好,大意了,所以才会不仔细辩认,而走错了路。
也有人说,如果摄制组一直陪同,余顺纯便不会发生意外,但他因为被人们“抬”得太高,有些过于自信,所以中途改变主意,拒绝了摄制组陪同。
也许这些因素都对,但不可否认的是,余顺纯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出自探险精神。
在他看来,真正的探险,容不得有半点水分,所以他才会选择独自穿越罗布泊。
而且,罗布泊6月最高温度能达到七十度,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余顺纯仍能够淡定从容的面对,让摄制组及所有喜欢他的人感到无比钦佩。
时至今日,余顺纯虽然已经离去二十几年,但仍有很多人还记得他,怀念他,因为他的这种探险精神,弥足珍贵。
当然,余顺纯的冒险精神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效仿,而且,冒险精神并不是置危险于不顾。保护自己,珍惜生命,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排版:老路
校对:天山月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