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予遥
责编 | 青草
1903年,《新闻报》的中国记者沈荩得知,清政府将与沙俄签订密约,将整个东三省和内蒙古拱手相让,换取一时的苟延残喘。
殊不知,这份密约事关小半个中国的领土主权,并且是被沙俄永久性地占有。
沈荩知道,如果沙俄在密约上签了字,那么虎视眈眈的英法美日肯定会紧随而来,这个口子一开,中国以后将再无宁日,面临被瓜分殆尽的结局。
这是他的良知所不愿看到的,所以,明知会有生命危险,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将事情披露了出去,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为之哗然。
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清政府不得不放弃签字,密约图谋最终流产。
然而,英雄气概的沈荩却因此身陷囹圄,受尽折磨,在两百仗刑中血肉分裂,骨已成粉,最终,还是行刑人看不下去,给了他一个痛快。
一位以新闻报道为生的记者,为什么能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选择挺身而出,不顾生死?故事还要从一场起义说起。
革新起家
沈荩是长沙人,出生在同治皇帝晚年,百日维新的时候,他正好26岁。
年少有为的青年沈荩,对革新抱有极大的希望,平日里与谭嗣同、唐才常交好,并且深受康梁等人的影响,积极投身到变法运动中。
在他看来,要实行革新,非得有一番破坏不能奏效,这个破坏就是反清。
但维新派的意见并不统一,当慈禧动手对付维新派时,沈荩躲去了日本,不过,谭嗣同拒绝逃亡,被捕致死的事深深刺激到了他,一个起义的念头在他脑中酝酿着。
无能的清政府,风雨飘摇的中国,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每到深夜,远离故土的沈荩只要一想到中国的未来,就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所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攫住了他的心,1990年,从日本回国后,他就和唐才常组建了“正气会”,朗朗乾坤,浩然正气,取得就是革命正道之意。
然而,他们起义的计划还未付诸实践,就遭到叛徒告密,迎来灭顶之灾。
唐才常身死,大批起义兵士被冲散,沈荩仓皇逃跑,革新事业差点中道崩殂,好在他尚有几分运气,勉强在清军的围剿下,捡回一条性命。
面对悍然的清廷,孑然一身的沈荩仍旧不肯放弃自己革新的理想。
同年8月,他再度发起起义,却错误低估了自己与清军的差距,最终以失败告终。
可能是失败的教训点醒了他,抑或是想曲线救国,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沈荩再没有消息,等到他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已经成了《日日新报》的记者。
转去文坛
沈荩的革新人士身份隐藏得很好,再加上有早年留日经历,当上记者并不难。
之所以转去文坛,沈荩有自己的考虑。两次侥幸逃生,让他明白,正面硬扛不是正确的路,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必须靠智谋取胜。
但他区区一个文人,能做什么呢?
想来想去,还是做记者合适。一来可以从外国记者那里了解最新国际时局,二来也能从国内贵族这里套取更多的信息。
所以,虽然不喜欢和人虚与委蛇,沈荩还是选择了经常性地出入社交场所。
在他的孜孜努力下,外国人从一开始的轻视,再到慢慢熟悉,最终到接纳,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留着长辫的沈荩,后来还成为八国联军一些将领的座上宾。
随着他在外国人当中的热度越来越高,满清贵族们也纷纷下场巴结他。
一时之间,沈荩的名头响彻整个北京城,几乎他参与的活动,场场爆满,他撰写的新闻稿,也自有各种媒体朋友帮忙转发。
只不过,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里,他一直在暗暗地搜集消息,等待时机。
1903年的某一天,在一个社交场上,一名满清贵族状似神秘地拉着沈荩说,自己有独家机密。可越听,沈荩却越心惊,竟然是《中俄密约》,而且是1896年签订的。
《密约》中提到,沙俄可以在东北地区建设铁路,而且要在全国开放港口,但沙俄并不满足已经掠取的利益,而是对着东三省和内蒙古的主权垂涎三尺。
所以,《密约》再次修订,这次增加了主权部分,不日就要重新签订。
就在清政府偷偷密谋这件事时,外界对此却毫无所知,甚至要不是这个自大的满清贵族将这件事当做一件趣闻告诉沈荩,或许,一切都已经板上钉钉。
沈荩不动声色地听完,然后如往常一样,参加完活动回家。
只不过,一路上,他的胃里翻江倒海,心中怒火中烧。何等的耻辱,何等的无能,想自己堂堂一七尺男儿,却不得不跪着做中国人,这个密约,绝对不能签!
等到了住处,他就开始认真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对于满清贵族话里的真假,他不确定,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探听一下事情的虚实。而作为社交新贵,他完全有能力调到新版的《中俄密约》拟稿。
等拟稿一到手,他就完完整整地阅读了一遍,尽管早就知道内容,还是被气得拍案而起。
一个新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一场新的斗争也即将拉开序幕。
揭露密谋
沈荩想到的办法是将《中俄密约》公布于众。
既然清政府想偷偷地做这件事,那么沈荩就肯定不会让它得逞,而且,他相信,只要有更多的人知道、看到这份条约,必然会和自己一样,绝不同意签字。
到那时,无论清政府想什么样的补救办法,都于事无补了。
于是,他将《密约》整整齐齐地装订好后,便穿上自己最贵重的衣服,走向邮局。他明白,自己的这一举动,将会招来清政府的嫉恨,就连记者身份也无法保全性命。
可是,如果自己知道了,还当不知道,那还是中国人吗?他仰天长叹,谭嗣同、唐才常的身影出现在他眼前——
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有流血而牺牲者,请自沈荩始。
或许,从遥远的起义那一刻开始,沈荩都打定了主意,要将生命奉献给革新事业。
邮件寄出后的三天内,一切如常。沈荩连家人都没告诉,等到第四天时,《新闻报》刊登出了《中俄密约》的全文,结果,当天即被售空。
报社匆忙加印,其他报社也跟着纷纷转发,清政府密谋签字的幻想随之破产。
面对国内巨大的反对声,清政府也感到了害怕,面对沙俄的一再紧逼,竟然稍微硬气了一回,没有在新版的《中俄密约》上签字。
就在全国胜利庆祝阻止签约时,7月19日晚,沈荩在自己的住所内被捕。
当凶神恶煞的清军闯入他的书房时,沈荩正不慌不忙地拿着《新闻西报》细看,甚至还对逮捕他的士兵说,“稍等片刻,我把这行读完。”
正是他这样不畏生死的举动,深深刺激到了慈禧等人。
被下放大牢后,沈荩受尽了非人的折磨。根据清朝惯例,夏月一般不执行死刑,如有死刑,均需放到秋天执行。
还有一种说法,是7月正好是光绪皇帝的生月,为了给皇帝祈福,都要停刑。
然而,慈禧恨透了沈荩,认为要不是他横插一竿子,自己和清政府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也不会惹得沙俄勃然大怒,自己性命堪忧。
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她下令,死刑,必须要立即执行。
身死殉国
沈荩的死亡,漫长而痛苦。
行刑人选择了用仗刑,两百棍打下去,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好皮肤,但慈禧还是不愿意轻易放过他,反而吩咐下去,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保证沈荩不能死。
结果,血肉分裂,骨头如粉,鲜血染红了整个地面。
就连行刑人都要看不下去了,意识模糊之前,沈荩强撑着请求行刑人,“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直到看到拿了绳索过来,他才放心地闭上眼睛。
1903年7月31日,在被捕的第12天,沈荩历经折磨,终被缢杀。
而他的死亡,仿佛往静谭中投下的一粒石子,影响很快蔓延至整个北京城,乃至全国。鸣不平之声不绝于耳,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法国新闻报》发文称:“沈荩之死,西人闻之皆胆寒。”
《浙江潮》上发表《论沈荩惨死事》,“同胞!同胞!毋以一沈荩惨杀之问题,无系我民族全体之休戚也……燃眉已迫,同胞其尚奋然兴哉!”
革命人士章太炎听闻沈荩死讯,长歌当哭,挥毫写下《狱中闻沈荩希见杀》一诗:
“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
无数人拿着《新闻报》走上街头,要求给沈荩找回公道,之后,在一次觐见外国公使的会面上,慈禧不得不做出回应,表示自己做了错事,“株连良善,致离人心”。
此番道歉,不知道是出自真心悔恨,还是迫于舆论压力?
不过,慈禧绝不会想到,在沈荩牺牲后的第九年,清朝就灭亡了。
沈荩用生命披露的《中俄密约》由此也胎死腹中,一灯燃则千灯明,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中,无数像沈荩一样的人,前赴后继,死而后已,为国家和民族牺牲自我。
直到百年后的今天,一个崭新的中国崛起于世界东方。
殷殷期盼,念兹在兹,当年的山河破碎、国家蒙辱早已成为历史,现如今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如若英灵有知,亦可告慰亡魂。
排版:老路
倾情推荐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