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晨曦初现,城市的公交站,地铁站和各条街道便开始喧嚣起来,大部分的人都赶在上班的路上,这里面有一定比例的人群上班时间要超过60分钟,可以说每一日的早晚高峰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是煎熬!
家住河北的郝先生,每天早上6:00出发,要先后乘坐电动车、高铁、两趟地铁、一趟有轨电车后,还要骑上一段时间的共享单车才能在9:30左右赶到北京的单位,而像郝先生这样的人群不在少数。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有4700万人正每天忍受着单趟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需要每日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的工作人员也不在少数,这样的长时间通勤情况时刻摧残着“打工人”的心理健康。但是有的“专家”竟然说这是一种好事?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在经历极端通勤呢?长时间的通勤是“好”还是“坏”?
向“钱”看,向“厚”赚
早在2004年,一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文章就曾写到“上下班通勤是最让人厌恶,最不受欢迎的活动”,由此可见,所有人都不喜欢长时间的通勤,可是到了今天,交通系统越来越完善,通勤时间却变得越来越长,而忍受极端通勤的人群也越来越大。
年轻人明明不喜欢极端通勤,那为什么要找一个离家那么远的工作呢?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字——钱!
找一个离家近的公司所赚取的薪资不能养活自己吗?这个是不一定的。就像为什么有很多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工一样,能说这些离开家乡的人回到家乡就生存不下去吗?不见得吧,只不过想赚更多的钱而已。
前往大城市可能会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但是如果是选择工作的话,那么90%的因素都是因为钱!
就比如说,一个公司每天都要加班,恨不得全年无休,但是给出的薪资足够多,那么依然会有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
想要赚取更多的钱,就要进入一个靠谱有规模的公司,打开一个企业查询软件,随便查询一座城市中的企业数量,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但是真正想找一个上规模,正规,有名气的企业,那就屈指可数了。
而这些靠谱的大公司往往会集中在一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所有有志青年都想进一所大公司一展拳脚,但是中心地带的房子无论是售价还是租价,都是让人望而却步的。
生活不会像现代都市剧那样,就算是一个刚入职场的菜鸟,也能租下豪华大平层。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一方面要考虑自己能不能住得起中心地段的房子,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就算能住得起,也要算一下刨去高昂的房租还能剩多少钱,住在城市中心划不划算。
北京是我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在这里80%的青年就业在城市中心,70%的青年居住在城市外围。正因为赚钱的公司都集中在中心,而年轻人大部分选择租住在城市边缘,所以才造成了极端通勤的局面。
那么如果这些“好”公司分散开,让就业资源分布更加均匀,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呢?这样会不会消灭极端通勤呢?答案是不一定!
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论文,通过分析北京市地铁刷卡数据,发现了通勤时间的“45分钟”定律。
说白了45分钟是一个临界点,若通勤时间小于45分钟,那么居民就会选择延长一点通勤时间,要么会去寻找更“适合”的工作,要么选择一个居住环境更好的房子,若通勤时间大于45分钟,居民则会想办法将通勤时间缩短下来。
所以,即使家附近有不错的工作,年轻人一定程度上也会选择找一个更优秀的工作,想去赚更多的钱!
工作资源在城市中分布不均,年轻人主观上想赚更多的钱,这两方面因素导致了极端通勤的出现。一方面不喜欢极端通勤,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忍受极端通勤。
那么极端通勤究竟有哪些坏处,让所有人都讨厌呢?
“极端通勤”的坏处
1.高昂的出行成本
据统计,2019年,北京市私家车出行的人均成本为15565元/人,地铁出行的人均成本9047元/人,公交出行的人均成本为14605元/人。
这组数据乍一看觉得并没有花太多的钱,因为打工人自己会测算,如果他赚的工资不能以几倍的差距覆盖出行所花的钱,那么这个工作就没有干下去的意义。
但是出行的成本仅仅用钱来衡量吗?北京交通大学的学者认为,对个人而言除了要付出经济成本外,还要付出时间成本和疲劳成本,而时间和身体健康恰恰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而对于社会而言极端通勤会增加空气污染成本,温室效应成本,拥堵成本和交通事故成本。所以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来看,极端通勤的出行成本是极其昂贵的!
2.威胁身心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对4199名居民进行调查,得出了“通勤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的结论。
通勤时间的增长,压缩的是个人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时间,挤占了民众感受美好生活的时间,较低的身体活动水平也会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晚睡早起,再加上拥堵的早晚高峰以及拥挤的公交地铁环境,都会让人心情烦躁,导致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从而大大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
3.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
一项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显示,通勤时间长会压缩睡眠时间,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情绪低落,带着这样的情绪上班会产生对工作的厌烦情绪,从而对自身的工作产生不满的倾向!
即使能够每天按时完成工作,也会因为对工作的不满意,产生离职的打算!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极端通勤在某些“专家”眼中是有积极意义的,只不过不是对个人罢了!
极端通勤的“好处”
1.“提高”工作效率
有财经“专家”宣称,极端通勤对个人来说可能是坏的,但是对于企业和城市发展来说不一定是坏的。
大部分人会将通勤时间规划到工作时间之内,会使员工在工作时间来补回被通勤浪费掉的时间,从而很可能造成偷懒摸鱼现象。
但是有“专家”认为,这种偷懒是短期的,因为偷懒会降低工作效率,在公司层面会降低偷懒者的绩效,最终会开除这些员工,这样就会倒逼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敢偷懒!
这名“专家”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整体而言,较长的通勤时间有利于降低公司偷懒的总体水平”!
而且该“专家”还宣称,在通勤时间中,会锻炼员工在嘈杂环境中的工作能力,提高个体的社交网络范围,而且还可以利用通勤时间玩游戏,刷剧,购物等来放松心情,这样到了公司之后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刺激消费
经济学家认为,过长通勤时间会减少工作人口的闲暇,居民将通过购买更多的服务来增加闲暇,比如说视频会员,游戏充值,网络购物等等,这将增加居民消费性支出,降低家庭储蓄率。
一项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的研究显示,通勤时间能够提高家庭消费尤其是那些非国有企业员工和家庭压力较大的群体的消费,论文写到“网络消费成为上班族的重要消费渠道和通勤时间利用方式,有利于通勤时间过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居民‘通勤幸福感’”
对此人们真的应该感谢两位“专家”带来极端通勤好处的分析,也应该感谢两位“专家”的全家,能够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人才”!
致敬奋斗者
无论怎样,拼搏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年轻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家庭,极端通勤确实会给自己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长此以往同样会影响身体和家庭的健康。
赚钱是一个好工作的标准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标准,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能够陪陪家人和休闲放松,也应该在好工作的考虑范围之内,希望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健康快乐的生活,致敬每一位拼搏的“打工人”!
参考资料:
央视网-快看 《1400万人忍受极端通勤 通勤时间长到底是不是坏事》 2022-8-22
作者:无敌铁将军 校稿: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