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我们就常将“热死人了”挂在嘴边,当然我们只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确实很热,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逐渐升高,今年夏天我国很多城市气温高达40摄氏度,有不少户外工作者不堪高温,热死了。
当一个人在40度高温下待一段时间,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正常人的体温之所以如此稳定,始终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管控温度的“指挥者”——下丘脑。
温度稍微偏高,下丘脑就立刻下达命令给体温调节中枢,一系列运作下来,体温就恢复正常了,温度稍低也是一样的操作。
那既然控制温度的下丘脑这么厉害,为什么还会热死呢?
比如一个塑料瓶,它能装水,它也能装温度低一点的温水,但它却承受不住热水,有一个能承受的范围,下丘脑也是,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调节,恢复正常温度,但40度高温属实有点为难了。
温度太高就实现不了吸热和散热平衡,整个稳态一段时间后就被打破,身体里的热散不出去,严重一点可能把各种器官“烧”坏了,人就真的热死了。
现在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这些事情发生的“机理”和整个过程。
第一阶段:先兆中暑
生活不易,假设建筑工人已经顶着40度的大太阳持续工作了几个小时,这时候,他们热得满脸通红,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急速增加,从正常的每分钟5升增加到每分钟8升。
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先兆中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出现不停流汗、四肢无力、头晕、眼花、口渴、头痛甚至耳鸣等症状。
不过,此时症状还比较轻微,只需及时转移到阴凉处并补充水分就没什么事情,如果继续顶着高温作业,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轻微中暑
汗珠大颗大颗往下掉,出汗降低了体表温度的同时也带走了身体的能量,就1.7毫升的汗液竟然能带走1千大卡的热量,这些汗液每小时能降低600千卡的热量,所以汗出多了力气也没了。
出汗导致体液大量流失,一个小时大概会流失1-2升,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水做的,这个水指的就是“体液”。
只有通过大量补水才能挽回体液的损失,能补充一点淡盐水或者运动型饮料更好不过,但我们的建筑工师傅哪顾得上喝口水,他们一遍遍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哪能想到,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体液大量流失后,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脱水,为了保证机体正常运转将不再排汗,没了排汗的帮助,身体就无法有效散温,体表温度急速上升。
温度越高,心脏排血量就更多,从刚刚的每分钟8升加到每分钟20升,已经不止是呈两倍得增长了,心脏加大排血量是想调集其他部位的血液降低体温,想不到被加热的血液流经全身,使体温升高得更快了,使结果适得其反。
体温迅速上升到38度就出现了上面所说的症状,临床称为轻度中暑,轻度中暑症状比先兆中暑严重很多,皮肤有灼烧感,面色潮红或者脱水,急救方法与先兆中暑相同。
第三阶段:重症中暑
身体内所有细胞都感受到了体温突然升高,它们就会产生热休克蛋白或者应激蛋白来保护自己,但由于温度太高,血管内皮细胞依然会被损伤,为了修复血管内皮,中暑期间凝血物质被异常激活,这样很可能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一步引发热中风或心肌梗死。
除此之外,心脏排血量增加还会造成其他器官缺氧或缺血。大脑一旦缺血就很危险了,就会产生头痛头晕甚至虚脱等症状,再严重一点甚至还会深度昏迷或者癫痫,进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高温导致的晕倒就不仅仅是中暑那么简单了,而是热射病,热射病就像“温水煮青蛙”,人体内蛋白质慢慢变性,各器官被不同程度“灼伤”。最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胞因子失衡从而使身体内部受损,最后没有能力挣扎了,多器官功能衰竭失去生命。
整个过程如果没有办法脱离高温环境、及时补水,看似身体在进行反抗,实则像陷入沼泽的人一样,再怎么挣扎还是在沼泽里,而且越挣扎会陷得越深,最终整个人没入沼泽,高温中暑甚至直接导致热射病就是这样,身体各器官乃至各细胞都在竭尽全力调节,但每一步其实都是将自己推向无尽深渊,而且这个过程很快。
这就是重度中暑了,重度中暑又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就很可能危及生命了,即使及时救治,人救回来了,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美国竟然真的拿人进行过高温实验:
一个21岁、身高1.65、体重67.4公斤的美国士兵被当作“小白鼠”,连续五天待在温度40度、相对湿度20%的环境仓里,每天以5.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走100分钟。
速度倒是不快,我们正常的散步速度,实验前三天还算正常,体温在36.5-38度之间,第四天体温急速上升,身体产生较大反应,实验被迫停止,治疗后身体恢复正常。
体温在41.6到42度时,普通人最多能坚持45分钟到8小时,60%的患者会在住院一天内死亡。可见“热死人”确实是存在的,将含水量为60%左右的人一步步“榨干”,经历的时间可能不是那么长,但痛苦程度非常之深。
连平日里训练有素的士兵都熬不过40度的高温,正常人在室外就更挺不住了,但由于工作原因,某些群体不得不顶着高温工作,像刚刚的建筑工人,还有外卖小哥以及农民等等。
如果您属于这些户外工作者群体,就需要自己多加注意了,一旦感到不适就立即就医,避免得不偿失。
什么环境下容易患上热射病?
前段时间,有许多中暑患者连续送医,其中多人确诊热射病,死亡病例不在少数。
浙江省一车间工人晕倒后被工友送往医院,到医院时体温高达40.7,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医生全面检查后判断,该患者多脏器官已经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月6日入院,抢救了30多个小时后还是离开了,7月8日去世。
还是浙江省的一个案例,一名70岁的女性没有注意防暑,一如既往地在家午睡,可这天与往常不同,她出现了意识模糊、高温等症状,到医院时体温已经到42.5度,多器官已经衰竭,目前还在抢救,年纪这么大,必然会引发不少并发症。
四川华西医院近日也接受了几名热射病患者,年龄分别为20岁、40岁和60多岁,遗憾的是,其中一人已经死亡。
在气温如此之高的江浙、川渝等地,不仅人遭殃,宠物也难逃一劫,来自重庆的一个网友发文称,他家狗子7月11日半夜在阳台拉肚子,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太阳已经把狗子烤成干了。
由此可见,户外工作者、老人等群体容易中暑引发热射病,户外工作者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处于高温时间一长就容易中暑。
老人、小孩和孕妇等免疫力差的群体也容易中暑,进而患热射病,这类人身体素质稍微偏低,所以容易热病了。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高温中暑?
如何避免高温中暑可算问对人了,笔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虽然夏天也会有点热,但比起像四川、浙江那样的省份已经好很多了,所以可以选择一个避暑胜地来避免高温。
当然大家都来云南避暑也不现实,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可以把家里打造成一个“避暑胜地”,就是安装一台空调嘛。
要外出的话,尽量选择浅色系的宽松衣服,40度的气温一身黑必然遭不住啊,阿拉伯人就是常年穿白色宽松长袍,既防晒又防暑,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如果要进行运动、锻炼等户外的活动,可以把时间安排在早晚比较凉爽的时候。
多喝水,及时补充水份能较好地避免中暑,补充淡盐水或者运动型饮料效果更好,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盐分的摄入。
随时关注天气状况,如果天气极端就取消不必要的活动,并了解一些中暑相关的症状,学习一些急救知识,以便不时之需。
33年前,亏本卖给中国乙肝疫苗的美国公司,值得中国人民感谢吗?
“非洲之角”索马里,为何近年来海盗销声匿迹?它还有哪些冷知识
为什么要禁止电鱼?电鱼的危害有多大?有人电鱼被罚15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