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国人每日排泄约240万吨!“屎滚尿流”去哪了?竟然这样处理!



如果人一生按70岁来算,粗算我们会有1.5年在排泄屎尿。14亿国人每日排泄约240万吨,处理不好,“粪水”淹了龙王庙!

古有庄子说过“道在屎溺”,借屎尿在自然中常有,来比喻“道”无处不在。活着都离不开“三急”,“出恭”这事一点儿不寒碜,庄子再雅也得做俗事。现在厕所随处可见,可是放在古代,到底真有厕所吗?人们都在哪排泄?排泄物怎么处理呢?别急咱慢慢说道说道。

“中国有厕所”之古代篇
其实中国最早的厕所就是个“土坑”,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半坡部落。那时候人才刚萌生找个专门地方去排泄的想法,落实的也相当简单。据西安考古发掘,人们会在家门口挖个土坑,排泄完后用土、沙、石填上土坑,这就是最早“坑厕”的由来。虽然做法简陋但挖坑填坑这事儿却“流行”开来,后来逐渐演化“加料”,人们想到用茅草遮蔽土坑,后来也叫做茅厕。
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符合时代特色的厕所。我们都知道那时战乱频发,居所动荡,人们没有地方作为固定的厕所,大部分时间都在拆东墙补城墙。抵御外敌虽然是生存首要,可是大批量的士兵需要吃喝拉撒,索性就智慧的将厕所建造在城墙上,下面盖起了猪圈,上面人拉撒,下面猪消化,一个趋近完整的厕所生态就这样闭环了。

而“公共厕所”这个概念的雏形出现在宋代。在当时的每个大地方政府,都主张兴建“公共厕所”,面积达到百平米以上的也不在少数,数个独立坑位整齐排列。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坑位间设置有挡板,在布局合理利用的框架下增大了人如厕时舒适感,而且还保全了隐秘感,话说那可是宋代啊,现代人们趋之若鹜的隐私权,宋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到明清朝时候的厕所构造已经比之前更加“丰富多彩”了。社会稳定,政商繁荣,无一不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在厕所的“打造”上也不例外,比起前朝其已经进化到了惹人称奇的地步。在江苏省兴化市的沙沟现存一座完整的“明清老厕所”,小洋楼外观,栅栏门木百叶窗,十几平米内挖洞隔板,木板条案,恭柜、搁几一应俱全,满足如厕、盥洗、休憩多方面需求,把“讲究”钻到头了。以小见大,对比现在也不输排场。

“中国有厕所”之排水篇
古代的粪便处理简单粗暴,大部分就近排放到河里或是湖里。杂质和有毒污染物沉淀在水中,除了等待自然氧化降解,水里的藻类植物或微生物也能参与分解粪便,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生态平衡。说千道万,将粪便排河的做法仅限于人口少,排泄少,污染少的古代。
二十世纪是人口爆炸的一百年,据统计至今为止,全球人口增加了两倍,但实际上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至今,全球人口增加了一倍,人口增长的速度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咻”!人类排泄的粪便量增长更无法想象,有统计称14亿国人每日排泄约240万吨,都排到河里的话根本没眼看,“遗臭万年”也“遗臭万里”。这方面的反面例子就是著名的印度恒河。

在时局动荡的年代,我国根本无力建设排水系统。相信年纪稍大点的人都听过“旱厕”,这是自古有厕所以来最普遍的。像上文提到的,挖出一个个深坑,像“俄罗斯方块”似的从下堆积,可说到底再大的坑也有极限,“管拉不管埋”是不切实际的,于是孕育出现了掏粪工。那时每年总有一味道浓郁,臭气熏天的“开沟泄粪日”,掏粪工用“生命”在挑粪,街上无人逗留,家家糊死窗缝,“臭”就一个字,闻不起两次。

掏粪运粪的最终场所是城外的小土沟、小河沟,将成山的粪便倾倒。经年累月时间长了,环境被严重破坏,疾病被大肆传播,人类被臭粪折磨,在建国之后的一段时间依然延续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高度重视排水排污系统的建设,致力于解决老百姓连连叫苦的“粪便问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取缔了人力掏粪,将“旱厕”统统消灭,改为建设冲水厕所。
“中国有厕所”之科学处理篇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排水系统构建的效果初步显现,冲水厕所的数量在城市里渐渐增多了。真空吸粪车取缔了人力掏粪工,人们再也不用害怕看粪便“过街串巷”,并且吸粪车的高效、环保、运输便捷等优势明显,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大力引进国外技术的粪水处理厂初具规模。
而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人民富足,吸粪车运输力逐渐跟不上排放量,国家力建污水管道,连接到大部分有冲水厕所的地方,这才算补充了运粪力的不足。并且利用相应技术,使粪便通过管道经过区域化粪池,先进行预处理,初步降解,最后再输送到大型污水处理厂,结合配套垃圾站的设备共同做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的科学称法是“去污化”,通俗易懂的解释是经过物理法离心机分离,微生物法降解处理,化学法混凝等等使粪水和其他废水去污,重新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成为“再生水”。

而到了粪水系统建设后期,国家引用“三相分离”技术,整个化粪池中建有一级厌氧室,二级厌氧室,三级过滤室。层层过滤,级级筛分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将日益增多的粪水、排泄物处理得当,最后可以放心的重新排入自然,参与自然界的大循环中。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下,社会不断进步中,应对日益增多的粪便等排泄物、各种垃圾,我们仍不能说有十足的方法去处理。专家指出,如果以当前速度增长,到2050年人口会暴增到89亿,当下国人每日排泄量约240万吨,那时的粪便处理问题更加严峻,对城市排污系统的考验也不敢想象。我们人类仍需要努力,秉持创新的理念,保有环保的意识,共同保护建设这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地球村。
作者:uku       校稿:川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