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处石壁,每隔30年就会生下石蛋,一枚就能卖五六万



贵州姑鲁寨的登赶山上有一处石壁,每隔30年就会生下石蛋,当地人称它为“天龙蛋”,一枚就能卖五六万,这些石蛋是怎么生成的? 姑鲁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而那面会产蛋的石壁,被当地人称为“产蛋崖”。 这块崖壁长20多米,高6米左右,表面非常崎岖,但却有近百个看起来圆滚滚的凸起镶嵌在墙壁上,根据当地人介绍,每隔30年,石壁上的这些“凸起”就会自动脱落,也就是大家说的石蛋。 因为这些石蛋表面非常光滑,很圆润,看起来就像是恐龙蛋一样,而且下完蛋后,石壁上还会留下产蛋的石窝,之后再过30年,又会有新的石蛋从这里出生,因此当地百姓都称之为“石头下蛋”,而这些蛋则称之为“天龙蛋”。 而随着2005年新闻报道之后,许多人慕名而来收购,有些石蛋甚至卖出了5、6万元。 可石头究竟是为什么会生蛋呢? 我们先来看这些石蛋是什么样子。 这些石蛋外表非常光滑,上面有些类似年轮一样的一圈一圈的纹理,非常细腻,而且石蛋表面基本都没有任何遭遇风化的情况,石蛋的体积都不小,一般能成熟“脱落”的直径都在30厘米以上,最大的“石蛋王”直径更是超过了60厘米,重量超过了300公斤。 据传每一次下蛋的时候,都会打雷下雨,狂风急吹,而石蛋从山崖下滚下来时,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因此这个村落才叫姑鲁寨。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总工程师王尚彦在2005年的时候看到了这些石蛋,他一开始猜测这些石蛋可能就是恐龙蛋,因为不管是从形状大小还是颜色上来说,和1995年在广东河源发现的恐龙蛋化石都很相似。 王尚彦将石蛋样本采集回去进行检测,本以为应该是这些石蛋应该形成于贵州分布最广的三叠纪时期,谁知结果发现这些石蛋实际上形成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而当时世界上还没有恐龙出现,更别说恐龙蛋了。 王尚彦紧接着检测了石壁的成分,果然发现这些石壁实际上由一种泥岩构成,因此他大胆猜测,在5亿年前,贵州三都县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里碳酸钙分子游离在深海的软泥之中,在特定的化学作用下,渐渐地就凝聚成了结核,然后经过上层沉积物的不断压实,软泥和结核就变成了深埋在海底的岩石。 由于长时间的地质运动,软泥逐渐变成了泥岩,而结核演变成了石蛋,最后它们组合,形成了裸露在外的石壁。 但因为它们之间的成分不同,膨胀系数也不一样,经过长时间的膨胀收缩后,两者的风化速度也产生了差异,泥岩构成的石壁风化速度更快,而石蛋风化速度比较慢,因此当泥岩逐渐风化脱落,石蛋就慢慢地“诞生”了。 这个解释是目前听起来最靠谱的一个,但仍然有许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首先,按照王尚彦博士所说,石壁应该会不断风化脱落才是,但1千多年来,当地人并没有发现产蛋崖有变小的趋势。 其次,前面说了,产蛋崖产了蛋之后会留下一个石窝,而下一个蛋还会从这个石窝里生出来,如果是因为两者之间风化的速度不同而导致出现产蛋现象,那说明石壁里的石蛋排布摆放存在某种规律,否则不可能每一次都从一个地方生出来。 最后,假设就这么巧,石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有规律地夹在泥岩里,那为什么只有产蛋崖这里有这种情况,贵州其他地方就没有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三都县在2009年悬赏50万寻求答案,但赏金一直无人领走。 不过在当地人眼里,这些石蛋是什么成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家要是有一块石蛋,家里都能衣食无忧,人畜兴旺,因此,每家每户几乎都供奉着石蛋,希望能够保有家人。 村民们也会经常上山拜祭石壁和石蛋,坚信这些石蛋可以给村里带来好运。
残暴的狼遇到弃婴为何不吃掉,而是抚养长大?狼孩是如何诞生的?
如果老虎突然向人类发起攻击,一个健壮的成年人拿着钢筋棍能打得过吗?
袁隆平的成就,能和得过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比肩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