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贡院与江南贡院,他们分别经历了什么,现在修缮情况如何?


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现存的最为完整的清代科举考场,同时具备文、武两个考场。它又名定州考棚,位于河北省定州市,目前占地面积22150.7平方米,是清代定州直隶州所领曲阳、新乐、深泽等县举行岁试和科试的考试场所,也是选拔贡生和秀才的地方。

一、定州贡院
1.历史沿革
清初,定州隶属于真定府,区域内没有科举考试场所。清雍正以前,定州区域的考生需要到真定府(今正定县)参加岁试和科试,因交通不便,给考生带来不少困扰。
雍正二年(1724年),定州被擢升为直隶州,乾隆三年(1738年),在州牧王大年的倡议下,定州乡绅集资修建了定州贡院。到了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惟贡院为学宪案临士子应试之所,文场坍塌过半,公廨渐就剞斜,其余墙垣房舍向以土为之者,复旋筑而圯,若不为之图,一遇试期,即多方周章藉用民力为补。”
定州贡院年久失修,州牧王仲槐再次组织重修,请当地有名望的乡绅分别购料、督工,建筑和围墙都用砖石堆砌,“以为经久之计”,同时对原有的贡院进行扩建,增建魁阁一座、后楼两旁耳楼各一座、主楼高起一层,兵房执事、仪仗房等建筑,使定州贡院成为建筑坚固、形制较完备的科举院试考场。
科举制废除后,定州贡院被移作他用,因此主要建筑保留了下来。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定州贡院被平民教育会占用,成为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场所,为了便于授课,魁阁号舍结构被大幅度更改。
解放后,定州贡院被电器设备厂征用,作为库房、办公场地;1956年,定州贡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年代,定州贡院由县政府、文物局拨款进行小范围修缮。
1982年,定州贡院被移交给文物部门进行管理;八十年代至2000年,河北省文物局多次对定州贡院进行修缮、加固,并邀请专业团队对贡院建筑进行测绘,绘制平面图。

2001年,定州贡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贡院维修与维护;2007年,定州贡院修复工程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验收,正式对外开放。
2.建筑现状及修缮情况
根据《直隶定州志》中的贡院平面图看,贡院东院较小,主要有演武厅、文昌宫和后宫,前面的一大片空地是跑马场,这是进行武举的地方;西院是贡院的主体建筑,形制完备,规模较宏大,整体呈中轴对称布局,沿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是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等建筑,影壁两侧的围墙上有东、西辕门作为入口。
科举废除后,东侧武举场没有保存下来,但主要建筑——西侧的文举场保存状况还是比较完整的,现代《定州市志》记载,“现影壁、魁舍、号舍、大堂、后楼基本保存完整。二门岁久颓毁,演武厅、文昌宫、后宫已不复存在,毁于何年无考。”
2003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经过现场勘探,进行了定州贡院历史上第二次大修,重点修缮贡院西院建筑,其中包括对影壁的局部拆砌,重新抹灰,恢复瓦顶;对大堂和后楼揭瓦瓦顶、大木整修、修正地面等;对大门和魁阁号舍加固整修、补齐建筑残缺构件等;拆除非文物建筑,对院落进行整治等。
二、贡院
举行乡试的建筑即贡院,要容纳上千甚至上万人同时考试,贡院的规模非常大,而且这些建筑选址考究,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科举废除后,贡院失去它最宝贵的使用价值,自然难以妥善保存,因此现存清代贡院不仅数量少,而且保存状况同样堪忧。
现存乡试贡院保存状况也不好,每一处贡院连中轴线建筑都没有完整保存,只是保留了明远楼和至公堂这两大单体建筑。其中,江南贡院和广东贡院明远楼得以保存,云南贡院与甘肃贡院的至公堂得以保存,这里逐个对这四座建筑进行分析:现存两座至公堂为云南贡院至公堂与甘肃贡院至公堂。

云南贡院至公堂建筑面积517平方米,为单檐硬山顶结构,前坡作卷棚式延伸,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面装饰着复杂精美的花纹图案和彩画,门楣上“至公堂”牌匾为明永乐进士严孟衡手书,整体庄重典雅,威严肃穆。
1987年,至公堂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世纪初,云南省教育厅、文化厅、财政厅联合云南大学筹款对至公堂进行了修缮。
甘肃贡院至公堂为十三檩五脊悬山顶结构,面阔七间,山墙由青砖砌成。
前檐悬挂青底金字匾额一块,上面是左宗棠题写的“至公堂”三字。
堂内悬挂着左宗棠撰写的楹联:“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
以及光绪十一年增修甘肃贡院时谭钟麟题写的楹联:“秦陇分闱以后,坐聚教训,偻指十年,几番星使披罗,得士期为天下用;国家吁俊之序,经策诗文,扃门三试,休道风檐辛苦,吾曹亦自个中来。”这两幅楹联为木质,是各省贡院建筑保存下来的仅有的楹联,非常珍贵。
现存明远楼建筑为江南贡院明远楼和广东贡院明远楼,江南贡院明远楼为三层飞檐递减式歇山顶结构,二三层四面开放,建筑基址为正方形,底层四面墙上开有圆形拱门。
广东贡院明远楼为两层楼阁式木构式歇山顶结构,琉璃筒瓦屋面,滴水剪边。底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上面装饰有广东地方特色的精美雕花。

江南贡院是清代最大的乡试贡院,始建时间早,增修、扩建次数多,历史记载较为详尽,因此这里以江南贡院为例,介绍乡试贡院的历史沿革及修缮情况。
江南贡院又称“南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鼎盛时期占地30万平方米。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江南贡院曾作为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场所,此后一直保留为江南地区的乡试考场。
江南地区经济富庶、人才济济,应试人数日益增多,江南贡院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到了清代同治年间,江南贡院考生号舍2万多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
1.历史沿革
江南贡院的前身是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史正志创建的建康府贡院,“建康府贡院,在青溪之南,秦淮之北,即蔡侍郎宽夫旧址也。
”规模较小,仅能供县、府学考试之用。
1368年,朱元璋定都于南京,江南贡院成为举行乡试、会试的地方,规模逐渐扩大,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江南贡院仍是江南地区士子乡试的考场。
明代时江南贡院选址颇费周折:“然自设科以来,其地凡四易,洪武初以北城演武场为之,地甚缅也而艰于建置;永乐中移于郡学之文墀宫,其饬也而防于明祀。

正统间复徙武学之讲堂,便供给也,然士多地隘,非辟庑毁垣不足以致容焉;景泰初,府尹马公谅将修述职之典于朝,乃进耆夙而咨之,咸曰:‘秦淮之阳有地廊,如前武臣没入废宅也,鞠为氓隶之圃久矣,若辈而理之可办也。’”
这个“前武臣没入废宅”即永乐间锦衣指挥纪纲被没收的官房,《典故纪闻》中有相关记载:“至景泰五年,始以应天府尹马谅言,以永乐间锦衣指挥纪纲没官房改造试院”。
从此以后,明清两代江南贡院的选址不再变化,只是不断在原来基础上增修、扩建而已。江南贡院经过万历年间这次修缮以后,规制基本定型,明后期直至清代只是根据应试人数增加而不断地增建号舍与辅助性的建筑而已。
对比万历年间江南贡院的简图与清末江南贡院的平面图,可以发现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清末的江南贡院经过多次增建,号舍数量大幅增加,江南贡院建筑群原来的中轴对称格局被打破,原江南贡院东边的地方被修建成号舍,为了更好地监督东边这批考生,这里又修建了一座明远楼。
另外,为了解决号舍问题,兼顾地形因素,清末江南贡院大门前的三座牌坊被稍向东偏移,但基本的规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考生的增多意味着考务人员规模的扩大,所以更多的辅助性办公建筑修建出来,满足考务人员的需要。
此后,江南贡院维持同治年间的基本格局,没有进行大的变动。由于江南贡院是江苏、安徽两省合闱的贡院,科举制废除后,两省关于江南贡院的处置问题,多次磋商,最终决定“规阙制,划巨道,剖其中而留明远楼及衡鉴堂为方式,存遗迹以示方来。

别存号舍若干间,以明前代试场之遗迹。余则辟市场、利群商”,1917年,除明远楼、衡鉴堂及部分号舍作为“试场遗迹”被保留,产权属于江苏省外,江南贡院其余大部分建筑及土地被卖作商肆,这也基本奠定了江南贡院在现代的格局。
1927年被保存下来的部分江南贡院遗迹被南京市政府作为政府办公场所使用,以明远楼为大门;1928年,改作国民政府考试院之用;抗日战争期间,又被汪伪政权用作司法院和行政法院的办公场所。
建国伊始,江南贡院并没有作为遗迹继续保存,南京市政府在其遗址上建设南京中医院,以改善南京医疗卫生条件;文革期间,江南贡院内的号舍曾提前迁入南京大学内原样保存,但仍未逃脱被拆毁的命运,至此,明清两代偌大的江南贡院,仅余明远楼、飞虹桥和22块碑刻等文物得以保存。
1978年以后,贡院的保护工作及科举史料搜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2年,江南贡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委托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江南贡院保护规划》,在江南贡院遗址的基础上建设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2017年1月,博物馆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3.建筑现状及修缮情况
在2013年《江南贡院保护规划》出台以前,江南贡院仅有明远楼、飞虹桥及22块贡院碑刻遗存,2013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式建设施工,将江南贡院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考察并设计施工。
根据南京文化保护规划的要求,清理周围非文物建筑,保护明远楼及其周边环境,显现江南贡院中轴线的历史格局,回复江南贡院的历史记忆,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局部建筑布局,限制周边建筑高度,丰富这一城市公共区域的空间效果。

结语
在此次建设中,江南贡院辕门、至公堂、206间号舍被复建,为了不破坏整个空间的完整性和序列感,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完全藏于地下,与明远楼古迹相互融合,共同绘就关于科举制度和江南贡院的历史画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