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人深信不疑的燃脂技巧,其实都是错的…



“流汗越多,消耗就越多”,
现在再说这句话估计要被打了。
很多人已经知道,
汗水不是消耗卡路里的衡量标准,
脂肪是通过呼吸呼出去的~
但如果不看汗水,
那么有什么可以衡量燃脂的效果呢?
估计很多人都会说心率。
的确想要达到一定的训练目标,
就得先把心跳上到某个区间,比如燃脂区间。
而且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流行,
很多人也发现,心率也高,消耗得也很多!
看看自己刚刚流的一地汗,
再看看表盘上那心满意足的300多大卡,
心里真是一个爽!

但问题就来了~
运动消耗真的是由心率决定吗?
运动消耗可以准确算出来吗?
我们戴的手表,
显示的热量卡路里,真的准确吗?
今天一起来扒一扒!
  

心率复习get
 
大家现在都知道,
想要达到一定的训练目标,
就要达到一定的心率区间。

 
比如,当达到最大心率的50%-60%,
是属于轻度运动的强度,适合热身,
而在60%-70%时,属于低强度有氧区间,
可以增加脂肪消耗和耐力等,
具体的可以戳图和这里回顾~
在这里我们需要再强调下面概念:
最大心率:保护自己,避免运动时爆表发生意外;便捷但有误差的计算公式:「220 -  年龄」
 
燃脂心率:心率在该频次下,运动开始燃烧脂肪。心率反应了交感神经的兴奋度,继而会促进一系列脂解激素的分泌,从而活化脂解酶,分解脂肪。
 
燃脂心率区间:最大心率的60%-80%,对应的运动是:中低强度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快走。

 
嘻嘻复习完后,问题终于来了!
 
 

迷思1:
进入了燃脂区间才能消耗脂肪?
 
 
不!
并不是说,
当我的心率在59%时就不是燃脂区间,
然后下一秒我跨入60%,
就可以立刻切换到燃脂模式。
首先,我们所有运动都是混合供能,
之前大家了解到的有氧无氧,
都是以主要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来划分,
一句话,谁用得多就听谁。

 
有氧运动:需要氧气分解糖原、脂质、蛋白质供能,但其实也会用到糖原,只是比例较少;
无氧运动:来不及氧气的输入,所以先用快捷方便的ATP-CP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

其次,燃脂区间只是表明,
当我的心率在该范围下,
当下消耗的主要是脂肪,注意哦是"主要",
而不是说100%就是它。
当心率蹭蹭继续上涨,超过这个范围了,
虽然能量还在增加,
但脂肪消耗的比例慢慢降低。

迷思2:
心率越高,消耗越多?
 
 
错! 
心率越高,不一定就消耗多,
比如当你紧张、压力大、看可怕的恐怖片,
其实心率也是比平常快的。
这是因为它们刺激了我们的交感神经。
我们有让你紧张的交感神经,
和放松的副交感神经,
一般情况下它们两者是和平共处,平衡状态。
一旦你紧张有压力,交感神经就被刺激,
于是将血液分布到手脚、大脑,
内脏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
所以心率会加快、血压上升、肌肉紧张。
但是!即便你心率提高了,
但你肌肉有运动有做功吗?
一点也没有!

 

 
迷思3:
运动消耗究竟由谁决定?
 
 
既然心率不能完全决定消耗,
那么就经由谁决定?
噔噔噔,有请大boss——摄氧量,
它是指每公斤体重在每分钟的耗氧量。
我们吸入的氧气要为肌肉、细胞干活。
一般情况下,每吸一口空气,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0.95%,
呼出的大概占15%-18%,
如果你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
肌肉、心血管、心脏需要的氧气越来越多,
那么吸入、利用的氧气使用效率会更高,
完全利用后呼出的氧气含量就是0%。
每消耗一公升的氧气大概需要5大卡,
当你的运动越激烈,
你的耗氧量越大,那么消耗也是越多。
在一些比如马拉松等耐力运动里,
还会用最大摄氧量来恒定运动水平。
最大摄氧量越高,
那么他的心肺也是相当不错。

好啦,这个摄氧量可以怎么测量?
方法是有滴,
不过对普通老百姓来讲有点难度。
最准确的测量方法,
需要到实验室戴上专业的设备,
计算跑步时,吸入和呼出的氧气量。
另外也有Bruce方法、
库柏12分钟速度跑方法测量,
通过在规定时间内跑步的距离,
用公式计算出来。
 

那么普通人怎么知道自己摄氧量高不高?
有一个很诡异的东西帮到你,
那就是心率。

当摄氧量提高时,心率是会随之增加,
所以你发现运动强度增加时,
自己会大口大口呼吸,
心跳蹦蹦地加快,
消耗的卡路里也是蹭蹭涨。
但反过来,心率增加,摄氧量不一定大,
比如上面说过的看恐怖片,
去看医生,有压力精神紧张等。

另外有小伙伴猜到,摄氧量,
也就是需要用到氧气,
那么也就是这个方法对有氧运动比较有用?
bingo!
无氧运动是很难测出具体的运动消耗,
目前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准确测出,
但可以肯定的是,
大肌群、大重量、复合动作的训练会让消耗更多。
而且无氧抗阻,可以塑造肌肉线条,这不香吗?
 
 

一个彩蛋:
手表上的消耗,真的还假的?
既然心率不能决定消耗,
那么运动手表上的消耗究竟准不准?
肯定告诉大家,
手表计算的热量都是不准确的。
目前大部分手表都是通过技术检测心率,
比如某watch是用到,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技术法,
我们的血液是红色,所以反射红光,吸收绿光,
它可结合绿色led光跟感光光电二极管,
检测特定时间手腕处流通的血液量,
算出心率后再通过算法得出大致的消耗。

算出来的结果有多准?
2017年斯坦福大学做过实验,
评测市面上7款运动手表的功能,
包括苹果手表、Fitbit公司的Surge等。
60个志愿者做多种运动,
通过手表上的数据和实验室数据的对比,
在心率功能上,六种产品基本合格,
误差率小于5%,
但是热量计算上,数据误差太大,
没有一个设备的误差率低于20%,
最好的手表误差率也达到了27%。
它们全都高估了热量消耗
所以手表上的数字,
看看就好,自己开心就好~

其次你记不记得,
在使用设备前,
都需要输入你的身高体重等档案,
而且还需要根据你的运动种类,
选择不同的运动模式,
这是因为真正的运动消耗,
都与个体的身高体重活动量运动类型,
甚至是情绪睡眠激素状态等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是设备这些工具不能自动测出,
所以你的每次运动消耗,
即使是玩同一种运动,也会略有不同。
 

最后私认为,
对于运动消耗,大可不必较真,
因为没人能说清你真正的运动消耗,
而且与其关心消耗,
不如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并能坚持的运动,
能一直做下去的,
总的消耗肯定也比你死抠手表,
但间歇性放弃的要多。
而且运动使人快乐~~难道不是么?
关于可穿戴设备,计算出来的数字看看就好~
也许它是不准确,
但如果这些数字能够鼓励你继续运动,
养成爱动的习惯,
这也不妨是这些设备的好处~
备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