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自己的简称,如上海简称“申”或“沪”,广州简称“广”或“穗”,武汉简称“汉”,南京简称“宁”。而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却没有自己的简称。有人提出,西安可以简称“秦”、“雍”、“灞”、“丰”、“凤”、“唐”、“镐”等,但是都不太适合。那么西安在古代有简称吗?事实上,西安在古代的简称正是“京”。
西安
一,“京”,周朝国都
“京”的本义是高丘,在甲骨文中,“京”和“高”和金文“亭”十分相似。那么这个京是如何演化成为了地名了呢?《诗经·公刘》给了我们答案。在《公刘》一诗中,追溯了周族的祖先公刘迁居豳的历史事件。豳位于今天陕西彬州、旬邑一带,是关中的核心区域,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可谓沃野千里。公刘迁居豳以后,便寻找一个地理位置好的地方来建造都城,最终选定了京这个高地。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经·公刘》
都城建成之后,需要再次驻扎军队,叫做“师”,因此并称“京师”。随后,京和京师就演变成为了首都的意思,《公羊传》载:“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但在周朝依然专指周国的之都,称“周京”。如《诗经·下泉》中有“忾我寤叹,念彼周京”。此后新建周国都城都称为京,如丰京、镐京。这些都在今天的西安和咸阳范围内,周公时期兴建了成周洛邑也不称“京”,称为“东都”。
丰镐遗址
二,从长安到京兆,西安的两个显赫称呼
西周灭亡后,西安一带依然长期作为首都存在,秦朝的咸阳和西汉时代的长安都被称为“京师”。《旧唐书 地理志》:“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不过自西周灭亡后,京师已经不再是西安的专有名词,如东周、东汉、曹魏的洛阳也被称为“京师”。
虽然长安从东汉开始不再被称为“京师”,但是开始被叫做“京兆”。“京兆”一词,最早出现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东汉时期,重新设置了京兆尹,曹魏时期,改京兆尹京兆郡。从此,京兆郡的设置沿袭了西晋、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几个时代。
西安变迁图
而这一段时间,长安也是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四代的首都。唐玄宗时期,关中地区设置了京畿道,在长安地区设立了京兆府。北宋和金国时期,长安也一直为京兆府。直到元朝至元十年(1273),将京兆府改为了安西总管府,从此西安失去了“京兆”这个名词。皇庆元年(1312)改为奉元路,明朝初期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之后,西安变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
大明宫复原图
三,京演变为北京的简称
从唐朝以来,“京”作为首都的称呼而普遍存在,如唐玄宗时期有五京,分别是西京凤翔、南京成都、中京京兆、东京河南、北京太原。受到唐朝的影响,渤海国、宋朝、辽国、金国也有五京。如宋朝的首都在东京开封,金国首都在燕京。不过,这时候京还没有演变成为首都的简称。
北宋东京
1368年,朱元璋在江宁称帝,建立了明朝,并在江宁设置南京府。但朱元璋试图迁都在开封,因此改开封府为北京府。随着朱标去世,朱元璋不再迁都。燕王朱棣称帝后,他迁都北平,将北平定名为了“北京”。从此,北京这个词语就从用了几百年。清朝入关后,依然定都北京,并改名为“京师”。到了清朝后期,“京”已经取代了“燕”成为了北京的简称。
故宫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一度被改为京兆。1949年,新中国正式定都于北京,“京”也正式成为了北京的简称。从明清到民国时期,西安一直没有恢复长安或者京兆的名字,因此,西安也就失去了简称“京”的机会。
欢迎关注公众号:文史北斗。该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优秀的文化,全面而深度地讲解古今中外的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