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优越的农耕条件使之成为最早的文明


在历史文化领域有著名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了历史文化的发展,甚至决定了民族的性格。小编认为,地理环境虽然不一定决定性的作用,但起码有基础性的作用。古埃及为什么会产生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研究其地理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文明的起源问题。 一,尼罗河的赠礼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挑战和应战”说,他认为第一代文明的起源在于对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提出的各种挑战做出了成功的应战。挑战过于强大,应战者无法应付;挑战太弱,不足以引起胜利的应战。而古埃及就是一个在危机和挑战中产生的文明。
时间回到1万年前,当时亚欧大陆的的末次冰川还没有结束,北半球还十分寒冷,北非地区则是十分温暖,也比较湿润。当时的北非并非是大沙漠,而是一望无垠的稀树大草原,草原上生长着数不尽的野生动物。这时候的人类还不依赖于农业,人们只需要采集或者狩猎就能够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过随着末次冰川的结束,气温开始升温,北非地区逐渐成为了沙漠。就这样,北非人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尼罗河却给北非人带来了应对挑战的可能。

尼罗河来自于东非高原,流经6600公里注入地中海,它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北非的气候十分干燥,但是尼罗河却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以至于古代埃及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当然,尼罗河带来的并非只有水源,它给埃及人带来的实在太多了。首先,尼罗河是一条十分有规律的河流,它是定期泛滥(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 月是泛滥期),不会出现洪涝灾害。人们可以根据尼罗河的水位来划分季节,进行了农耕;其次,尼罗河上游是非洲大草原,河中有大量的腐殖质,这些在泛滥期会堆积在尼罗河下游两岸。泛滥不仅使得下游的泥土疏松,还带来了大量的养分。

因此,对于古埃及人来说,这个挑战是轻松的了。他们只需要简单的生产工具就可以在尼罗河两岸进行了农业生产,难怪希罗多德将古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将自己的国度称为“黑土地”,可想而知肥沃的土地对于古埃及来说多么重要。直到古罗马时代,埃及都一直是“地中海的粮仓”。希罗多德曾经对埃及的农业进行了描述:
他们比世界上其它任何民族,包括其它埃及人在内,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大地的果实,因为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做其它人所必须做的工作。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他们是用猪来打谷的,然后把粮食收入谷仓。——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得天独厚的耕作条件带来了农耕的便利性,也导致了后期社会进步的缺乏动力。古埃及人只拥有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够丰收,何必去研发一些金属农具呢?既然简单劳动就能够吃饱,何必去精耕细作呢?所以古埃及几千年的农具都没有多大的进步,到了后期甚至还有部分农具是石器。古埃及直到中王国石器还处于铜石并用时代,埃及成为中东最后进入铁器时代的国家。尼罗河让埃及人最先享受文明的成果,也让埃及变得不思进取,最终走向灭亡。

 二,河谷和三角洲:奠定了古埃及的政治格局
埃及拥有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其北边是地中海,南边是浩瀚无边的撒哈拉沙漠,东西两边都是沙漠,只有西奈半岛一角可以通往两河地区。在古埃及的眼里,其国土就基本位于尼罗河沿岸和一部分绿洲地区。尼罗河在埃及流经了1200公里,形成了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两大区域,人们将尼罗河谷称为“上埃及”,将三角洲称为“下埃及”,两者合起来称为“两地”。

尼罗河三角洲的地理状态和尼罗河谷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海拔很低的平原,是尼罗河支流、自然冲积而形成了的。三角洲的沼泽地很多,在农业开发上相对比较困难。只有在三角洲中的沙质地隆起的部分才适合耕种和居住。虽然没有上埃及的优越,但是这里依然是埃及的重要农业产区。其中沙质地隆起地区可以耕种,低洼之地可以作为牧场,沼泽可以发展渔业。前1400年,这里的土地经过大规模的开发,其耕地面积达到了尼罗河谷的两倍。另外,这里的和西亚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这里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

尼罗河三角洲
总体而言,下埃及虽然重要,但是始终无法和上埃及抗衡。古代埃及的经济中心一直在上埃及,这也导致埃及的统一战争几乎都是从南向北进行的。大约在前3100年,上埃及的希拉康波里强大起来,统一了下埃及,定都于上下埃及之交的白城(孟菲斯);大约在前2040年,定都上埃及底比斯的11王朝再一次统一了埃及,进入了“中王国”时代;中王国崩溃后,喜克索斯人占据了下埃及,而埃及偏安上埃及。到前1570年,底比斯的第18王朝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再一次统一,埃及进入了“新王国”时代。

底比斯
尼罗河流域之外的地区,一般就是沙漠和绿洲了。绿洲也是古埃及重要的生产基地,如著名的法尤姆绿洲,这里有大型湖泊——莫伊利斯湖。中王国时期,曾经修建水利工程将湖水大量排出,增加了耕地面积,使得这里成为了埃及的粮仓。而沙漠地区虽然在农业是几乎毫无价值,但是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沙漠绿松石矿、金矿和铜矿,这些矿产对地中海的文明发展和审美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渡过东沙漠就是西奈半岛,连接着西亚地区。小小的西奈半岛,是古埃及对外交流的唯一陆上通道,也是埃及外患的唯一来源地。喜克索斯人、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都是从这里打进了埃及。 三,埃及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古埃及的文化,也是首先从尼罗河说起。由于尼罗河的泛滥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要,古代埃及人总是会记录尼罗河的水位涨幅情况,以预测是否是丰年。按照尼罗河的泛滥现象,人们将一年划分为了三个季节,第一个为“泛滥季”。第二个为“佩雷特”,意思就是泛滥后,土地露出,是播种的季节。第三个为“夏矛”,也就是旱季,是收获的季节。

由于尼罗河泛滥时间很有规律,这使得埃及人能够从中找到天文知识。经过长期的积累后,人们发生,上一次泛滥和下一次泛滥之间平均隔着360天左右,因此古埃及人制定的历法一年为365天。同时,古埃及人发现泛滥的尼罗河水涌到孟菲斯附近时,天空中就有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古埃及人就将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并且传说天狼星(伊西丝女神)的眼泪导致了尼罗河的泛滥。通过对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出现的天文观测,古埃及人制定世界最早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到前18世纪,埃及历法进行了修订,在每一年的岁末加上了5天作为节日,如此一年就成为了365天。太阳的运转和尼罗河的涨跌是那么有关系,古埃及人因而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主宰,产生了对太阳神——拉的崇拜。

阿蒙神庙
太阳的东升西落,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这些都让古埃及人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世界都是循环的,生命也是如此。古埃及人认为,死亡不过是生的延续。在人去世后,古埃及人选择在西沙漠地区,一是不会占据耕地,二是更接近日落之地,认为灵魂会借助太阳而重生。古王国时期大规模修建金字塔,也反映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对灵魂重归的相信。古埃及人认为只要能够保存尸体,那么灵魂会再次归来。于是古埃及人热衷于制作木乃伊,以保存尸体。制作木乃伊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使得人们对人体构造有了科学的认识,推动了外科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在古王国时代,埃及的医学就已经有了内脏、 眼科、 牙科之分,到新王国出现了介绍血液循环的医书。

埃及的数学知识也和尼罗河有关。尼罗河每年的泛滥会淹没一些土地,也会新增加一些土地,人们必须运用数学知识来测量这些土地的面积,以确定当年的赋税。测量土地,就需要几何学,因此埃及成为了几何学的发明之地。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几乎古埃及人都会画各种直线的图形,每个人都是拉绳定界的先师。”后来埃及的几何学经过被泰勒斯引进了希腊,发展成为演绎数学。希罗多德对古埃及的数学介绍到:
如果河水冲泡了一个人分得的土地的任何一部分,这个人就可以到国王那里去把发生的事报告给他。于是法老便派人前来调査并测量损失堤段的面积。这样今后他的租金就要按着减少后的土地的面积来征收了。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需求,埃及才第一次有了几何学,而希腊人又从那里学到了它。

地理环境对对古埃及文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如因为缺乏木材,古埃及人选择用石头进行了建造,促进了机械力学的发展;沙漠中的宝石影响其审美观念,这也是西方人喜欢宝石的来源;东西沙漠的对称关系让埃及人更喜欢对称的艺术……
欢迎关注公众号:文史北斗。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