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收,再生稻如何绿色再生?



一次插秧,两季收获,割完一茬再长一茬。这不是韭菜,而是一种两收的再生稻。
图片来源于作者
01
什么是再生稻?
再生稻是水稻中的“异类”,具有种一茬收两茬的能力,也就是“一种两收”,其实,所有的水稻都有再生能力,只是强与弱的区别,而再生稻就是利用了水稻的再生能力,通过耕作栽培措施,使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进而抽穗成熟的稻作类型。再生稻每年一般在4月份插秧,经过约130天生长,在8八月上旬收割第一茬头季稻,在头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只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到10月底11月初就可以再收获第二茬。这中间不需再重新播种、育秧和插秧,也不需耕犁耙田,再生稻作为“一种两收”的奇妙生产模式,具有生育期短;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一种两收,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省秧田,经济高效,增产增收;栽培技术简单易行;利用再生特性,保持品种或杂交稻的遗传特性等优势。
图片来源于作者
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利用类型主要有四种:早稻再生稻、中稻再生稻、杂交制种再生稻及杂交组合亲本再生稻。其中,中稻再生稻是利用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
图片来源于作者
02
历史悠久
再生稻听起来较很陌生,但它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再生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再生稻,晋代郭义恭的《广志》中,就有稻“获讫,其根复生,九月熟”的记载。在民间,它也有“抱孙谷”或“秧孙谷”的俗称。但历史上,一直是将再生稻视为一种自生、自长,有则收、无则扔的作物,没有将其列为正规的栽培技术加以研究。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再生稻的研究。不过,受品种及生产条件限制,再生稻种植没有发展起来。
直到最近30多年来,由于一些高产、抗倒、再生能力较强的中、晚稻杂交组合的育成,再生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但栽培面积大大增加,产量也大幅提高,1989年我国再生稻栽培面积为54.8万公顷,1990年突破66.7万公顷,1995年已达80万公顷。以湖北省为例,2013年以来,湖北省机收再生稻推广面积持续增长,实现大面积示范区连续3年两季亩产980公斤至1030公斤,相较中稻增产300公斤至350公斤,全省再生稻面积从2013年的44.7万亩增至2020年的300多万亩。
立秋后,多地开始陆续收割头季再生稻,再生稻收割时多采用“回”或“川”字型收割路线,以此来避免收割机在局部区域反复掉头碾压。再生稻头季收割时的留桩高度标准关系再生季的产量,留茬高度与成熟期有很大关系,早熟品种低留桩,晚熟品种高留桩,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一般8月上旬收割的再生稻,留桩20厘米左右;8月中旬收割的留桩30厘米左右;8月下旬收割的留桩40厘米左右。
图片来源于作者
再生稻在种植区域的选择上也有考究,再生稻对种植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只有在温、光、水条件适宜地区,才能保证稳产高产。往往更适合那些温光资源不够种植两季稻,但是种植一季稻又有余的地区。而品种上一定要选择生育期适宜、耐热、抗倒、抗病虫、米质好、再生性好、两季产量高的品种。目前,我国再生稻种植区域可划分为,川渝云贵西南种植区、粤琼华南种植区、闽赣浙台东南种植区、湘鄂中部种植区、皖苏东南种植区等5个气候区。
图片来源于作者
03
减灾补偿手段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但水多、水少均会影响水稻产量,特别是洪涝灾害,强降雨洪水更是会影响水稻生长甚至导致死苗绝收。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造成的的损失,曾经,在我国,再生稻还是一种让受灾的水稻“起死回生”的减灾补偿技术手段。对于受灾早稻,重新补种时节太迟,水稻扬花时极易遭受“寒露风”危害,导致“花而不实”,影响收成。而蓄留再生稻,可以充分利用受淹水稻原有根系和光温资源,加上妥当管理措施,达到减灾或免灾目的。同时,再生稻生育期只有60天左右,还有利于调整耕作制度,是避灾夺丰收、遇灾补歉收的好措施。
图片来源于作者
作者|唠科开脑洞
审核|程须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