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羊拥有一条又长又大的尾巴


提起濒危物种保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大熊猫、中华鲟、藏羚羊等珍禽异兽,其实我们平时经常吃的鸡、鸭、羊等禽畜也处在灭种危机中。
01
大尾寒羊
羊,祥也。自古以来,羊就被中国人当作是吉祥之物以祭祀天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四角各塑一羊、造型古朴大气的商代青铜器,它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四羊方尊。从这件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上,真切的呈现了中国养羊的悠久历史。我国现有地方羊品种104个,其中绵羊44个、山羊60个。这些地方品种构成了不同地区养羊业的主体,也是我国羊肉的主要来源。而在这众多品种中,有一种羊相信很多读者都没有听说过,特别是一些80、90后的读者,它就是大尾寒羊。

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大尾寒羊,牛科,绵羊属。你是不是一眼就看到了它那又大又厚实的尾巴了,它之所以叫大尾寒羊,就是因为它这个大尾巴,尾巴随着羊的走动会左右摇摆,看起来憨态可掬,能让人轻松地在羊群中认出它们。

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大尾寒羊主要分布在山东聊城地区的临清、冠县、高唐及河南的郏县,以及河北的黑龙港地区。据《临清市志》记载,在明朝初年回民迁徒临清时就已经有大尾寒羊了,另据正德丙寅版《大名府志》记载,当时大尾寒羊已列为贡品,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大尾寒羊距今至少有500年了,它是经过老百姓长期有意识的选择培育,从而形成的地方绵羊品种。1949-1979年30年间,大尾寒羊是临清市及周边县市主要的绵羊饲养品种,仅临清市存栏量就达到5.7万只。1980年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绵羊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先后主要引进了新疆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与大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加之大尾寒羊硕大尾脂的食用价值降低,纯种大尾寒羊存栏量逐年下降,1990年存栏量为2.3万只、2000年存栏量为1.2万只、2006年存栏量仅为841只。

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2
成也尾巴,败也尾巴
一只成年大尾寒羊公羊的体重在50千克左右,尾巴就能占到体重的五分之一,重量十足的尾巴里填满了脂肪,它们味道独特香醇,作为动物油脂,这可是下饭解馋的好东西,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大尾寒羊的尾脂成为备受欢迎的食材,在临清地区,还有专门使用尾脂的特色菜式,临清八大碗。因为对尾脂的需求,大尾寒羊自然是老百姓争相饲养的绵羊品种。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在健康的饮食理念影响下,人们开始偏爱低脂低热量的食材,脂肪不再是倍受追捧的对象了,人们对大尾寒羊尾脂的需求慢慢降低,这正是大尾寒羊养殖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同时,由于大尾寒羊的超大型尾巴会遮挡了母羊的整个臀部,使得公羊在爬跨后难以完成交配,每次都需要饲养员帮母羊掀起尾巴,来辅助公羊完成交配任务。另外,有的羊尾巴特别大,脱到了地面上,显得有些懒惰和笨拙,可以想象尾巴越长,活动力自然就越差。因为与地面的摩擦,羊的尾部还经常受伤,疼痛会影响食欲,甚至引发疾病。饲养管理上的不便成了大尾寒羊养殖量下降的又一因素。尾部油脂需求的降低,加上饲养管理的不便,老百姓养殖大尾寒羊的积极性降低,所以,才导致存栏量大幅下降。
03
遗传资源保护
虽然大尾寒羊在饲养管理上存在很多不便,但也并非一无是处,除了尾巴特别显眼,大尾寒羊的相貌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头形较长,额头相对脸较宽,眼眶向外凸出,能明显看到薄薄的眼皮。它的鼻梁略微地向上隆起,耳朵宽,长度长,沿着头部两侧自然下垂。它们的头部大多是白色的,另外,也有一些长了黑褐色斑纹,往往长在头上、眼圈、与面部等,黑褐色斑纹的面积不会超过全身面积的6%,这些头部有斑纹的羊,老百姓也叫它们“花头大尾寒羊”。

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除此之外,大尾寒羊还拥有质量上乘的毛皮品质,从出生时,小羊羔就带来了美丽的花穗,这时的花纹,就像珍珠一样,光泽圆润。随着羔羊月龄增加,毛从比之前蓬松柔软了,花穗的弯曲慢慢打开,显得更加自然,它们就像一条条蚕宝宝横卧排列着,这时的花穗叫做卧蚕形花穗。六月龄以后,羊毛花色基本就固定了,这时的羊毛长度比小时候长了许多,花穗上有6-8个弯曲,呈现螺旋形,就像一根根辫子。大尾寒羊每年可以剪两次毛,剪毛量在2.5-3千克。大尾寒羊的羊毛纤维直径大部分在26-32微米之间,属于半细毛,可广泛用于羊毛制造业。

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大尾寒羊还保留着优越的繁殖性能,一胎双羔或者三羔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样的产羔表现算得上在绵羊品种里的佼佼者了。
上好的毛皮品质以及优越的繁殖性能,都显示出了这一品种的优良特性。另外,它的尾部油脂不仅有食用价值,也可作为化妆品等工业原料,所以,它们还拥有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
2006年,大尾寒羊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了保护我国这一珍贵独特的物种资源,聊城市临清市畜牧局还在当地建立了原种场。技术人员会定期对大尾寒羊进行各方面的数据纪录和筛查,同时,对现有种群进行了有计划的提纯复壮,不断提高种群品质。最好的保护就是利用,为了开发大尾寒羊的商品性能,专家们还在对大脂尾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更好地保护我国这一独特的品种资源。
作者|唠科开脑洞
审核|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