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喜乐心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咳嗽痰多,泡沫痰,白稀痰,有时还有些粘怎么办?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帮你化解体内的粘痰。
首先我们要先清楚体内为什么会有痰。中医认为,我们的肺为储痰之器,脾则为生痰之源,脾胃主着人体的消化,可以布散食物和精微。
如果吃了生冷或者刺激辛辣的食物,就会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脾胃虚弱的话,就无法消化和布输水谷精微。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痰湿,所以脾为生痰的源头。所以,我们就要以健脾化湿为根本来化解痰涎。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方子叫苓甘五味姜辛汤,是由茯苓、甘草、干姜、五味子、细辛这五味药材组成。
原方用量为茯苓12g,甘草、干姜各9g,细辛、五味子各5g。
在这五味药的基础上,再加入半夏和陈皮。
方中以干姜为君药,干姜有着辛热之性,不仅可以温肺散寒以化痰饮,还能温运脾阳以化水湿。
细辛为方中臣药,细辛有着辛散的性质,可以温肺散寒,辅助干姜散其凝聚之饮。
茯苓的甘淡之性,则可以健脾滲湿,不仅化积聚之痰,还能杜生痰之源。
五味子则可以敛肺气而止咳,与细辛、干姜相伍,散中有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且能调和肺司开合之职。
甘草可以和中,调协诸药。
而后又加入了半夏和陈皮,二药配伍,相互促进,散降有序,可以使脾气运而痰自化。
气机畅则痞自除,胃和降则呕自止,有着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之功。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入半夏和陈皮之后,对于温化痰饮,化解白色清稀泡沫痰有着不错的改善。
如果你身边有此类人群,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辩证。
扩展阅读
痰多该选择什么药祛痰?
“痰由百病生”,热痰,寒痰,湿痰分别是什么?
听说过痰湿、血瘀,那听说过痰瘀互结吗?一个方子,化痰活血、祛瘀生新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 欢迎星标 和我度过每一天 ▽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