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尿急,夜尿频繁,一到晚上就不断地往厕所跑,总是把自己弄的睡意全无,第二天起来就无精打采的。
肾主水,司膀胱,肾阳虚衰则无以生火,肾阳不足而致下焦虚寒,对水液的蒸腾气化无力。
气化不利,肾失封藏,不能制约膀胱,膀胱失约而出现夜尿频繁的现象。
因此,治疗尿频当温暖下元,以利湿化浊。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功善温肾利湿,分清化浊的方子—萆薢分清散,出自南宋医家杨倓的《杨氏家藏方》。
方中只有简单的四味中药,分别是萆薢、菖蒲、益智仁、乌药,每服三钱(9g)。
首先我们来看看萆薢,它味甘、苦,性平和,入肝、肾、胃经,对于一些麻木,小便淋浊,湿热带下的人群有着不错的改善。
中医将小便的问题统称为淋证,若是下焦湿热而致小便不利,则称为热淋;
若是尿中带血,则称为血淋;
若是尿路结石,则称为石淋;
若是小便浑浊,则称为膏淋。
而萆薢正为治疗膏淋之要药,具有利湿而分清去浊之功效。
我们再来看看这菖蒲,它的性质温和,味道辛、苦,可以起到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的作用。
中医上讲,苦善燥湿,温可祛寒,从而可以辅助萆薢化湿浊,祛膀胱虚寒。
益智仁是一味辛温的药材,入脾、肾经。可以起到温脾开胃,暖肾固精、缩尿的作用。
对于一些记忆力衰退,肾气衰,夜尿多的人群可以起到不错的改善。
乌药也是一味辛温的药材,上入肺经,中入脾经,下达肾与膀胱经。
可以起到行气、散寒、温肾、止痛,治三焦寒凝气滞的作用,对于一些因肾阳不足、膀胱虚寒之小便频数、遗尿的人群有着不错的改善。
以上四味药材搭配在一起,不仅可以温肾助阳,还可以固精缩尿,让你远离起夜烦恼。
这是一个精简的好方,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辩证,辩证后才可以使用。毕竟方无常方,量无常量。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喜乐良药
一起发现中医奇妙,让中医更贴近生活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