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身体寒,还上火,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脾胃寒湿淤堵了。
脾胃是我们人体的气机运化枢纽,如果寒湿阻滞了脾胃气机运行,就会导致身体水火运行的道路不通。
上半身的火不能下去温暖身体,下半身的水液不能上去滋润上身。
这种状态下,我们就会容易出现长口腔溃疡,嗓子肿疼,眼睛干涩,眼屎变多等上火的情况。
吃了清火的药又会拉肚子,而且一吃药就好了,药一停,病就又犯了。
平常还经常手脚发冷,腰酸腿冷。
对于脾胃寒湿淤堵的这种上火,吃清热药是大错特错的。
病因的根本是脾胃虚寒、寒湿困阻,再吃清热药,只会更伤害脾胃,导致寒湿更重。
说到这里,咱就知道对于这种反反复复的上火,我们应该把脾胃的寒湿清掉。
打通我们的水火道路,让我们身体里的阴气阳气可以畅通运行,这样才是正确的清火方式。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温通脾胃、散寒化湿的方子。
出于医圣张仲景之手,叫做栀子干姜汤,只有栀子和干姜两味药。
先来说干姜吧,干姜是一味补阳散寒药,主要就是归脾胃经,可以温中散寒,化饮散湿,回阳通脉。
先用干姜温中散寒的功能,把脾胃这个“枢纽”修理好。
然后再针对我们中焦已经存在的寒湿,靠干姜化饮散湿的功能,把这些寒湿清出去。
最后再靠干姜回阳通脉的功能,让我们全身的阳气都可以在血脉、经脉里顺畅地运行。
不至于只堵在我们人体的上部,让我们一直上火。
如果说干姜是一个治本的药的话,那栀子就是一味治标的药。
栀子可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对于热邪导致的口腔溃疡,面部红肿的痘痘,嗓子肿疼,眼睛发红上火等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而且栀子不是单一的清火,还能化湿。
脾胃的湿气不止会和寒气交阻在一起,和火热邪气混在一起也会很难消除。
所以就需要栀子这样既能清热,又能化湿的药物,一招制敌。
两味药既有辛温,又有苦寒,在药性上,可以相互制衡,相互抵消。
既治标又治本,还不会对我们的人体正气造成损伤。
需要注意,中医治病需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如果你是实热证导致的上火,就不合适栀子干姜汤了。
扩展阅读
上热下寒怎么办?两味药,一清上热,一温下寒
体寒的人,更容易上火?只用两味药,清热散寒,改善反复上火
为什么明明有火,用了清热药反而火气越来越大?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 欢迎星标 和我度过每一天 ▽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