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冻猪肉为什么这么便宜?“国家储备肉”来历不明?总算明白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材的品质要求也是精益求精,一切以新鲜为主,特别是肉类的选择上,有新鲜的,绝不选择冷冻的,对“国家储备肉”也是持有怀疑态度,今天本文就为你科普一下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国家储备肉”
“国家储备肉”是指国家商务部在全国各省市设置的活猪储备和冻肉储备,也即是为市场调控特别储备的肉类,分为中央储备,地方储备两个部分。

“国家储备肉”目的为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一些突发事件导致市场上肉类供给不足,以此控制价格波动,平衡市场,防止因大规模缺肉而带来的社会恐慌。

但因为“国家储备肉”价格相对市场上的新鲜肉要便宜一些,有些人就开始怀疑,认为其来历不明,还有人说这些肉是冷冻多年的“僵尸肉”,众说纷纭,喧嚣尘上。
我们来看一看储备肉的来源,就知道以上这些说法是不是太过荒谬。

储备肉的来源包括两部分:
1、储备的活畜(含活猪、活牛、活羊),
2、储备的冻肉(含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
国家对活畜市场的管理非常严格,每一头活禽的养殖、收购、出栏等都会有相关的检疫和出售标准,大家可以追根溯源,放心购买。

而对于储备的冻肉,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储备肉管理办法的指示,所有冷冻肉类必须在-18℃的环境中储存,每年储备最多3轮,每轮储备4个月左右,保证这些冻肉交替更新,不会存在冷冻多年的“僵尸肉”。

有人认为储备肉的价格便宜,就怀疑储备肉不是好肉,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储备肉就是国家为了帮助市场调控稳定肉价才进行投放的,自然会有相应的政策补贴,所以相对来说储备肉的价格会比市场上的鲜肉低一些,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都是正常的。

可以说,能吃到国家储备肉,绝对是一种幸福,说明我们国家强大了,有非常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我们普通老百姓无论何时,只要想吃肉,就能买到,是国富民强的象征。

二、冷冻肉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
很多人对冷冻肉非常排斥,有些人甚至表示没有鲜肉就吃素,也不吃冷冻肉,他们的理由是冷冻肉容易滋生细菌,营养流失很大,且口感不好。事实是这样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了解一下冷冻肉。

1、冷冻肉容易滋生细菌?
鲜肉就是禽畜经过屠宰后,没有经过什么处理,直接送到市场销售。而冷冻肉则是禽畜经过屠宰和排酸工艺处理,存储在冰柜中出售,全程处于0-4℃的储存环境中。

科学研究表明,20℃~40℃为病病菌最适合的繁殖温度,当温度低于零度时,即便一些微生物还能存活,但已经无法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了。
因此,营养专家认为,肉类经过一定条件的冷冻,不但能杀灭一些致病病菌,还能抑制致病物质的生长。

所以说冻肉容易滋生细菌是不科学的,经过科学冷链技术冷冻的肉,反而较鲜肉更加卫生。
2、冷冻肉营养成分怎样
一般家庭中冷冻肉和鲜肉的营养成分差距并不是太大,冬冷肉在解冻过程中会有一些汁液流失,但那些汁液基本上是水溶性的维生素B1和B6。

如果冷冻温度恒定,冷冻环境卫生,加上解冻方法科学,冷冻肉的营养成分还是很全面的。
3、冷冻肉口感如何
一般来说,冷冻肉的口感和新鲜肉相比,稍有逊色,但这一说法被最新的一项研究否定。

据有关人员研究发现,肉类如果在-28℃至-40℃的环境下进行急冻处理,烹调出来的肉质口感通常会和鲜肉相差无几。
他们因此得出结论,冷冻猪肉的口感好坏,和冷冻的方式有直接关系。

看了以上内容,各位是不是对“国家储备肉”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后不要再人云亦云否定储备肉了。至于冷冻肉,只要是正规商场出售的带有合格标志的肉,完全可以放心选购。

重要提醒:
猪肉上为啥有戳,还有红、蓝区分,为什么?
“国家储备肉”中有一大部分是猪肉,我国人民对猪肉的喜爱程度不言而喻,生活中很多与猪肉相关的常识,看完涨知识。

不管鲜肉冷冻肉,只要健康的肉,基本都是好肉,所谓健康的肉,除了肉眼看上去颜色鲜亮,闻上去没有异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检测标准,那就是看看你所购买的猪肉上面没有戳戳,也就是平时我们在猪肉上看到的那些蓝色或者红色的印章。

国家关于肉类食品管理标准中表明:动物检疫人员实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符合标准的需开具检疫证明,胴体加盖验讫印章。
一般有蓝色和红色两种印章,蓝紫色印章意思是检疫合格的猪肉,上面有动物检疫合格、生产日期、屠宰厂检疫编制号等信息。

红色印章,它所代表的是猪肉的品质检验情况。
中国肉类协会专家表示,这种盖在猪皮上的蓝色或红色印戳,是猪肉是否“健康”的最好证明。且印章为食用色素,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