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提倡原地过年,我36岁的发小丹丹大松了一口气。
何止是松了一口气,她简直是欢欣鼓舞。她在北京的小两居里跟我视频的时候,手舞足蹈地用《种太阳》的曲调唱着:
“啦啦啦~ 不用回家,啦啦啦~ 不用回家,不见爸妈~不见亲戚~不用被催婚!”
嗬,要不是她点出“不用被催婚”的题眼,我还以为这娃疯了......
我打趣她:“叔叔阿姨催了那么多年,你不也没听?你那么有主见的人,还怕被催婚?”
丹丹说:“哼!你们这种人,根本不理解我们这种人的苦!”
“什么什么?我们多年交情,怎么就被你划了楚河汉界了?!”
丹丹说:“在我爸妈眼里,你们这种结婚生子了的,是正常人;我这种,是单身狗!”
这...... 我一时居然没有想到台词反驳,毕竟这可不是丹丹一家的想法。
今年春晚,张凯丽老师演的那个小品里,不就在央视舞台上对着十几亿人大声宣布——“单身是狗”吗?
看到那一幕,我真是眉毛都要惊掉了!
我迅速瞄了一眼身边坐着的两个孩子,脑子里飞速在想,如果两小只问我为什么“单身是狗”,我该怎么解释呢?
还好他们俩中文水平有限,看小品一知半解,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一句有什么特殊。
但要按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堂而皇之地把一个群体贬低了,可是极大的“政治不正确”了!
2
可是明明政治不正确,这种台词怎么过审上了春晚的舞台呢?
我感觉国家慌了!官方亲自下场催婚了!
最近上热搜的一个专家建议,简直让人“拍案称奇”:
“城市剩女多,农村剩男多,要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让城市女青年不把农村视为畏途。把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牵头组织鹊桥相会。”
我大胆解读下这个建议背后的逻辑啊,
农村剩男多,城市剩女多,刚好匹配。
组织农村剩男跟城市剩女结婚,一拍即合。
农村剩男结婚难是因为彩礼太贵,城市剩女可以不要彩礼,皆大欢喜。
这个逻辑,真是让我瞠目结舌,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起......
为了拉高结婚率,专家们煞费苦心了!
可是城市“剩女”是怎么剩下的?难道是因为城市男人不够多吗?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咱们国内的人口性别比例,别说农村了,就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是男多女少。
可偏偏越是一线城市,剩女就越多。而且这些剩女还很优秀。
就说我的发小丹丹,夸一句才貌双全毫不为过。国内top10大学硕士,在一家大型外企担任中层管理,不仅头脑聪明,还能歌善舞、肤白貌美,跟我同龄,显得比我年龄好几岁。上中学的时候,暗恋丹丹的人就能排队排到校门口。
这么优秀的女孩,就因为没有结婚,就被统称为“剩女”。
我们大学同学群里,时不时就有帮同事朋友做“月老”牵红线的,无一例外,求介绍对象的全是优质女生。
而且这些“愁嫁”的“剩女”无论学历、工作、外貌、家世,各方面条件都挺不错。
我完全没有看不起农村剩男的意思!但咱们传统观念里都习惯于“男低娶,女高嫁”,这些城市剩女在城市里尚且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又怎么可能跟农村剩男匹配得上呢?
连我同学群里都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专家”却提出这种“拉郎配”的奇葩建议。要真能成功,可不仅是童话,可以堪称神话了......
3
这几年,围绕婚育的新政策真是目不暇接。
几次修改《婚姻法》,又搞出了个什么“离婚冷静期”;先是开放“单独二胎”,没过多久“全面开放二胎”,现在似乎“开放三胎”也提上日程了。
这一切的背后,就是针对如今“结婚率低、离婚率高、生育意愿不强”的社会现状。
别看各种政策眼花缭乱,我看其实就为了一个终极目标——多生娃!
我跟丹丹没少聊这个问题。有一次,我看她实在是被家里催得烦,试探性地问她:“你也不是不婚主义者,身边也不是没有追求者,要不,你就试一试?结了婚,父母不就安心了?”
丹丹说:“才不会呢!现在是催婚,结了婚又要催生,生完一个还得催生二胎!不像你这样生个一儿一女,这事就永无止境!”
我回想了一下,有一次回国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丹丹妈妈,居然在烈日炎炎下拉着我的手聊了半个多小时:
“你一定要帮我劝劝丹丹,早点结婚吧!都多大岁数了,不好找了呀!都剩女了,还挑三拣四的有什么用啊?你看你多好,跟丹丹一样大,孩子都有两个了,简直是眼红死我了!”
天哪,她妈妈知不知道?丹丹从小都是我眼红的对象呀!
而现在,我不过是按部就班地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成了丹丹妈妈的眼红对象了?!
“剩男剩女”这词是谁发明的?可真是太损了。
4
别以为国外的家长不催婚。
去年圣诞节前,伦敦一个叫Adem的小伙子因为被妈妈催婚,都上了《每日邮报》新闻了。
起因是Adem在推特发了一张跟他妈妈的短信截图。
对话中,他妈妈问他:“我在给你写圣诞卡呢,我是就写你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你有男朋友了?”(不愧是腐国,没女朋友就以为出柜了。)
Adem说道:“没男朋友,你写我一个人的名字就好!”
Adem的妈妈回复:“好吧,我会照做的。你觉得(没对象)是因为你的个性还是因为相貌?”
Adem抓狂了:“老天爷啊,这是圣诞节啊妈!”
他妈妈还不忘损一句:“你的兄弟姐妹们可都有对象哦。亲亲。”
这条twitter瞬间炸了!后面跟帖的网友也是齐齐吐槽自己的奇葩家人。
有人说:“我亲戚都决定当我和我妹不存在了,因为我俩都是单身。”
有人说:“我叔叔建议我去冻卵。是我叔叔哦!甚至都不是我妈!”
有的父母显然是已经“失望透顶”,直接给孩子寄了一张“至少我们不用看见彼此”的圣诞卡。
看来,今年疫情不能团聚,高兴的不仅仅是丹丹,远在英国的某些“剩男剩女”也松了口气。
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妈啊!
5
写到这里我突然在想,如果看春晚的时候孩子们真的问我:“妈妈,为什么单身是狗?” 我该怎么说呢?
我当时脑子里已经在飞快地遣词造句,我原本是想找个说法糊弄过去,比如说:“因为狗狗很可爱啊,他们觉得单身的人也很可爱,像狗一样。”
但我一想到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也会面临婚育问题,就不想搪塞过关了。
婚恋观也是重要的价值观,我希望他们能知道父母的看法,以后也有自己的主见。
虽然我们无法预料他们长大的时候社会观念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国家都会面临生育率低的问题。
全球平均生育率逐年下降
尤其欧洲发达国家已经是老龄化严重,很多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诸如:配偶减税、家庭减税、发育儿金、延长男性产假、加重离婚后抚养费......等等这些措施来促进生育。
生育率逐年降低的丹麦,甚至出台了“政府买单让新婚夫妇度假造人”的政策。造出人来以后,政府还发大礼包,不仅有可观的一笔钱,还有一大箱子新生儿必需品。
从2013年起,每个丹麦宝宝每周能领4005丹麦克朗(约为3927元人民币)一个月下来约为:15708人民币。
海报主题:为了丹麦的未来啪啪吧
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即使我作为妈妈不施压,孩子长大了也可能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所以,如果糖糖端端真的问我这方面的问题,我希望这样告诉他们:
“很多人认为结婚生子是一件很幸福、很必要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做。爸爸妈妈结婚生了你们,也觉得很幸福,但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必须的。
如果你们以后也找到一个让你感觉很幸福的人结婚生子,我们会特别高兴。
但如果你们没有真心想结婚的对象,妈妈不希望你们将就。因为幸福并不是结婚这件事带来的,而是和你结婚那个人带来的。
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成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的人,这样你结不结婚都会过得很快乐。
爸爸妈妈只希望你们幸福快乐,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选择单身。”
云闺蜜们,如果你们的孩子以后不愿意结婚,你们会同意吗?请留言告诉我哦!
现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互动多的号才会出现在大家的阅读列表里。
好不容易才遇见,请大家多多点赞、在看、留言、转发,才能跟糖糖妈一直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