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中举,李莲英大骂:混账!主考奸笑:您还得谢我!


光绪20年,科举开考,一个姓李的傻子高中。李莲英大骂:“混账!”,主考孙大人却笑着说,“我没错,都是为了您好!”

李莲英手眼通天,权贵们争相巴结,而通州主考孙大人,正因没人引荐而苦恼。在此之前,孙大人曾想过无数借口,可到了门口,又战战兢兢,怕官小被嫌弃,但这次大不相同,他是考官。他做了两手准备,如果考生里头,有李连莲英的亲戚,那就卖个人情;如果没有,也能借机送礼,还表了衷心。说来也巧,李莲英的本家侄子,还真在考生之列。孙大人激动得差点眩晕,忙请李莲英递个纸条。回来的路上,他一路盘算,卖这么大个人情,李莲英会如何赏赐?可不能干成一锤子买卖,要常来常往……可意外来的太突然,还没回到大堂,他就崩溃地发现,条子不见了!这不是要命吗?李莲英杀人不眨眼,别说他了,手下的官员也大难临头,孙大人悔恨得哭起来。一个眼尖的手下苦劝,让他再要张条子,孙大人坚决不去。丢了条子,那就是怠慢大总管,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还不是不落好。慌乱中,贴身的家仆耳语了几句,孙大人喜上眉梢,大呼,“蠢啊,这是好事!”

几天后,通州城张榜,李家侄少爷果然得中,可老百姓却交头接耳,直言考官眼瞎。原来,为了瞒天过海,考官们决定,通州李姓考生,全部送喜报。这样一来,有没有本事的,只要沾个“李”字,统统高中。有才学的还罢,可偏偏有个呆子,连诗都不会作,竟高中秀才。私塾先生破口大骂,“喝醉酒的蠢驴,也比他聪明!”话虽伤人,也戳中了老百姓的痛处,因此,城中流言不断,很快就传到了李莲英的耳朵里。李莲英得知大怒,孙大人却装作无辜,“我没错,都是为了您好!李氏一门得总管庇护,必将感恩戴德,世代供奉!”一句话,戳中了李莲英的软肋。的确,他身为太监,不可能有后,倘若能让所有李氏族人祭拜,也算功德圆满。如此看来,此事不但没错,还办得漂亮。

孙大人凭着一张巧嘴,升官发财,而李莲英也越来越上瘾,每逢科考,都要塞几张条子 。只可惜,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慈禧病死后,李莲英成了众矢之的,他交出所有金银珠宝,想求个善终。隆裕太后心软,放他出宫养老,可“后浪”小德张不是善茬,一场花酒,让他身首异处。一代权宦李莲英,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令人唏嘘。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楼高易倒,树高易折,要懂得让权避势,只有做到了“宽、平”二字,才能高而不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