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答疑更新均来自微博「英专答疑」板块精选汇总,
如需更多细节请前往同名微博查看。
一、做题容易情绪化,漏看关键句怎么办?
提问:我有个毛病,时间紧或者不想写题的时候会扫着读阅读。所以要么难句子没读懂,要么就是把简单信息(题目答案处)漏了。这种大意还比如:把形近的单词看混,然后还容易主观臆断,就会大错特错。每次这样都觉得自己是个大垃圾。我该怎么办呢?
@不还有个名字:归根结底还是看不懂文章,或者是词汇量不够,或者是不会句子结构,又或者是其他原因,我最近做题的最大收获就是如果能看懂文章,一眼就能找到正确答案,根本不存在马虎或者臆断什么的(虽然这话说了像没说,但真的是这样)。
@TripIaneta:先看题,画好关键字(专有名词,数字,人名,段落数,实意动词和地点等等)后去找文章里的相同处和同义词,再画出它们所在句子,然后注意理解关键句子前后两句。
@袋子里里:做阅读最重要的是要专注呀,有情绪先解决情绪。
二、Gap在家是什么体验?
提问:想问问大家,gap是什么体验?有过相关体会的大家是如何在gap的这一年保持好心态的呢?(尤其是同伴们都有好去处、父母很失望的情况下)。这一年都做了什么,比如是一边继续考研/申请留学一边工作,还是脱产学习呢?
因为目前已经到了三月,既要准备专八又要搞毕设,而且本身是想明年继续申研、不想工作的。但是父母很嫌弃我待家里,我怕脱产学习到时候心理压力会更大。所以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去试试春招……
@乐正雨霎_坑底吃粮中:终于有个我能回答的问题了,本科211师范,脱产二战失败,到目前为止gap8个月_(:з」∠)_去年租房在外面准备考研感觉还行,在家差不多天天吵架,我父母还是比较开明的,而且家里目前也能提供一定的财产支持。但是即便如此我不建议稿主gap,目前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或者是考公考编都众所周知的卷,相信稿主也看到很多380+没学上的例子。并非是大家不努力,只是经济下行各行各业实在太卷了,无论是脱产准备什么考试都无法保证一定上岸。尽全力准备是要的,但是也要考虑一下后路,因为gap半年再出来找工作可能会部分企业不认你是应届毕业生。
@MY_Ines:说实话,我觉得在家的前提是父母支持,不管是支持在家还是提供金钱支持都可以,或者自己有钱生存(有钱的话完全可以自己在外边住),要不然的话,会有很多不可调节的矛盾的,需要长时间互相沟通和理解才行,那之前会经常性影响情绪。对我来说,同伴有去处不是问题,如果你很在意父母,父母才是大问题。
@·多多不困·:我本人反正空虚又焦虑。每天随便看点书➡陷入茫然➡摆烂➡觉得应该学点什么➡看点书做点题➡陷入茫然➡摆烂。
@迪拜王子张昊萌:父母嫌弃就没办法在家呆,还是找个工作应付应付吧,没有家人的支持很难坚持下去的。
三、视译的改进和复盘?
提问:请问视译怎么改进和复盘呀,我现在自己做了视译以后不知道怎么改进。需要一句一句听然后逐句落到笔头上形成文字再修改嘛,求各位UU赐教。
@我明天一定多喝水:我之前是这么做的:第一遍对着文字翻译,并录音,然后对着答案听自己的录音,看看哪个句子/单词是自己卡壳的地方,针对性解决,然后再录,再比较。个人觉得逐字逐句的形成文字稿,意义不大还比较浪费时间。
@TheOneWinnie:我们口译课期末考完,老师会让我们自己转写,分析准确性,逻辑,口头禅个数。笔头上的落实可以用语音转写文字,你就会发现自己哪里说得断断续续,或者嗯啊饿啊这种口头禅,从而改进。
@MIZUKI碧落:视译其实可以拿笔译材料来练。本身视译是“看到什么就翻译什么”,可以看一些相关的视译书,一句一句开始练,熟悉后加长句子。视译一般是会给几十秒浏览全文的,在看的时候脑子里要确定大概要用的句型,然后就是根据自己全文的翻译来不断“补救”后文。
@论图都的多种吃法:笔译和视译是相似的,只是视译结构肯定是相对松散的,不会专门调成中文中的语序,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什么翻译什么,大部分的方法都和笔译相似,视译要特别注意短句保持节奏感和句子直接的衔接,所以用笔译材料就可以啦。
英专生发言bot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每日更新
英专伴侣 丨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