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建立过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政权的沙陀人,为何在宋朝就销声匿迹了?确实沙陀人其实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民族,特别是在唐宋之间这几十年时间里,沙陀人甚至可以说永久性的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但沙陀人后来去哪了呢?来看桃花石杂谈解读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陀人如何来到了中原?说到沙陀人,其实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时,他们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一个部落。其实沙陀人是西突厥人的一支,或者说是西突厥的别部,也就是早期和西突厥有共同起源,后来分化比较早的部落,或者是早期和西突厥不是一个民族,但后来被西突厥同化的部落。
(新疆巴里坤县可能是沙陀人早期的聚居地,因为当地有大沙丘,所以这个部落后来被称为沙陀人)
而且其实再严格一点说,沙陀族是西突厥别部的别部。因为沙陀族其实还从属于西突厥十姓里的处月部,是处月部的一个分支,而处月自身就是西突厥的一个“别部”。而沙陀部早期和其它西突厥部落一样以游牧为生,主要居住于今天新疆东部的巴里坤一带。在唐高宗年间(公元653到654年),唐朝灭亡了西突厥,西突厥别部处月部也被唐军击败,一些西突厥部落投唐,其中就包括沙陀部。
而到武则天时期,大唐设立北庭都护府,沙陀部首领朱邪金山因为率部加入唐军征讨铁勒有功,被封为“金满洲都督”,名义上成为了北庭都护府下辖的地方官。不过在安史之乱之后,回纥势力成为西域地区的主导力量,沙陀人因为饱受回纥压制,于是投靠了当时在西域同样势力很大的吐蕃人。但在公元800年,回纥在与吐蕃争雄西域的过程中,占领了凉州(今天甘肃武威)地区,而之后吐蕃怕邻近的沙陀人投靠回纥,要把沙陀人迁往青藏高原,沙陀人不愿意去,决定再次投唐。
(中唐时期,沙陀人基本上是在回鹘和吐蕃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
而这时的沙陀人,上演了一次和将近1000年后蒙古土尔扈特部类似的“东迁英雄传”。因为吐蕃不愿放沙陀人投唐,所以派大军追杀,沙陀人一路且战且走,其首领朱邪尽忠都在东迁途中战死。而之后沙陀人在其子朱邪执宜的带领下继续东迁,终于成功到达了大唐领地内,但出发时的3万沙陀人只有2000人活着到达了唐朝境内。时任灵盐节度使的范希朝将他们安置在了位于今天宁夏吴忠境内的盐州地区。而后来范希朝改任太原府,因为唐朝害怕范希朝走后新来的节度使镇不住沙陀人,所以干脆命令沙陀人跟范希朝一起走,这样沙陀人又迁居到了位于今天山西朔州境内的黄花堆地区。
沙陀人在中原的兴亡而沙陀人到了中原之后,则成为了唐朝主要的兵员来源。后来其头领朱邪家族还因为军功被赐唐朝的国姓李姓。但在唐朝末期的公元876年,沙陀族在其头领李克用的带领之下反唐,曾一度占领大同,但随后被唐军击败,向北逃往草原。
可是几年后黄巢起义,攻入长安,事实上早已自立的唐朝各个节度使拒绝出兵救援朝廷,当时的皇帝唐僖宗只好又去招安李克用,最终李克用助唐廷将黄巢剿灭,被唐朝封为河东节度使,管辖山西地区。而在这之后,唐朝的江山基本上就被李克用和投了唐的黄巢旧将朱温所把持了,两者彼此攻伐不断,唐朝也在这两者的争斗中走向灭亡。
(后唐庄宗李存勗,外貌和服饰跟汉人已经看不出什么差别了)
20多年后,朱温废掉了唐朝皇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后梁。而李克用则以唐朝宗室自居,立即发兵攻打,试图“复兴”唐朝。李克用死后,他的儿子李存勗(xù)攻灭后梁,建立了后唐,沙陀人成为了中原的主人。但其实当时的沙陀人已经移居中原100多年了,所以在这时,沙陀人已经高度汉化了。举一个例子,比如当时朱温曾经和李克用一起吃饭,结果李克用竟然在席间对朱温进行了嘲笑,导致当夜朱温就带兵和李克用打了起来。但这个一起吃饭还能用言语嘲笑朱温的细节其实本身就说明李克用当时能够熟练使用汉语了。
(后唐是五代里疆域最大的朝代)
而且后来朱温和李克用之间几十年的争斗里,双方打的你死我活,但朱温也几乎从来没有利用李克用的民族身份对其进行过攻击,这也说明当时李克用这些沙陀人已经高度汉化,虽然还有沙陀人的身份,但在当时已经不被视为外族了,不然朱温是不可能放过这个绝佳的借口的。而后来李存勗当上皇帝之后,因为宠幸伶人最后又丢了江山,到宋朝时欧阳修以这段史实写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史论之一《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其中从各个方面论述了李存勗先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原因,但也从头到尾都没提他的异族身份,而完全是把他作为一个汉族传统帝王来描绘的。这也说明在民族成份相对单一的宋朝,也没人把李存勗视为异族皇帝。
(石敬瑭倒还有点突厥人的相貌)
所以很明显沙陀人在五代时期已经基本完成了汉化,只是人们还知道他们的祖先是沙陀人,所以他们的身上还背有沙陀人的名号。而后唐之后的后晋和后汉时间更晚,沙陀人那时的汉化只能是更深入了。所以虽然石敬瑭出卖幽云十六州,给中原王朝造成了千年之变,但后世也几乎没人说因为他是异族,更多的时候则是把他当作是汉奸之类的人物,其实这也不是因为古代的那些文人不知道他是沙陀人,而是因为大家更知道沙陀人当时早就汉化了,他的民族身份在那个事件里没有起什么作用。
所以后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忠勇报国典型形象的杨家将最初效忠的才是沙陀人建立的北汉政权,甚至杨继业的名字都是沙陀皇帝给赐的,而在当时他们就以抗击契丹而闻名了。后来的历史上也从来没人觉得杨家将曾经为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效力而觉得他们对中原王朝的忠心有问题,因为当时北汉的皇帝虽然是沙陀人后裔,但其实跟汉人也没什么大差别了,杨继业从小追随沙陀皇帝也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各为其主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在北汉被宋朝灭亡之后,宋太宗把北汉的刘氏皇族都迁到了开封,之后的沙陀人就几乎无缝地融入了汉族之中。当然融入汉族也不是绝对的,当时沙陀人在山西的居住地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衔接地,所以一些留在北方的沙陀人,则在后来融入了契丹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比如元代蒙古汪古部就被认为是李克用的后裔。另外现代还有一些人认为俄罗斯北亚地区的主要民族雅库特人也有可能是沙陀人的后裔。但这些说法因为都缺乏直接证据,所以在现代也只能是一些参考了。(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