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阅读到本文的朋友恐怕都知道“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说人自不量力和妄自尊大。而这个成语的出处就是在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的夜郎国。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曾经派使者出使西南夷,到了夜郎之后,因为当时道路闭塞,夜郎国人对汉朝了解极为有限,所以问出了“汉孰与我大”这句话,意思就是问汉使汉朝跟我们夜郎比究竟谁大,后来这段记载就演化成了“夜郎自大”这个成语。那么想和汉朝比“大”的夜郎国究竟是个什么存在?它究竟大不大呢?夜郎跟印度和南越国又是怎么相互关联上的呢?
根据中原史书记载,夜郎国最早进入中原人的视野大约是在公元前3世纪初。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62年在位的楚襄王曾经派将军庄豪率军前往今天贵州省福泉市周边区域,去讨伐夜郎王。后来庄豪的大军成功使夜郎王臣服,使其成为了楚国的藩属。
战国时期的夜郎国(最下方)
但这段历史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庄豪在臣服了夜郎之后,却因为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被秦国攻占,使他无法再回归楚国核心地带,结果庄豪索性也就不回去了,就在今天云南省会昆明周边的滇池落脚,建立了滇国,自封成为了滇王。
而这个滇国其实跟“夜郎自大”的出处也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夜郎自大”里的夜郎其实是个背锅侠,因为最先与汉比“大”的,其实是滇国。我们这样说是因为:庄豪所建立的滇国其实也存在了挺长时间,它不但没有在秦朝统一中原的过程中被完全灭亡,而且还一直存在到了汉武帝时期。而当时汉武帝派使者出使西南夷地区,其实先到的是滇国,后来才到了夜郎。而《史记》里关于“汉孰与我大”这句话的出处,其实是这样记载的: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所以其实这段记载很明确地说了,是滇王见到汉使之后先问的“汉孰与我大”,而夜郎侯虽然也问了同样的话,但似乎只是重复了滇王的话而已。所以后来“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其实确实是有点让夜郎背锅了。
不过,之所以能产生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其实也跟当时相对于滇国,夜郎可能确实更大一些有关。因为虽然夜郎要和汉朝比谁大确实比较搞笑,但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确实也曾经提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也就是说当时西南夷有大小几十个政权和部落,其中确实是夜郎最大。所以“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其实是把西南夷里最大的夜郎作为了西南夷的代表。所以在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也就不太难理解为什么夜郎想跟汉朝比大了,因为在当时夜郎的基于西南夷这个圈子所建立的认知里,它确实觉得自己很大。
汉武帝时期与夜郎有多次交流
不过这也不代表夜郎对外界是一无所知的。因为有一些证据表明,在当时乃至更早的时间,夜郎地区可能就跟印度地区有一定往来。因为《史记》里记载说,汉武帝派使节出使夜郎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想找到去印度(身毒)的路,想跟印度建立直接联系。而要联络印度则是跟汉朝发现了一条可能跟夜郎有关的贸易线路有关。
《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在西域的大夏国(可能位于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地区)见到了出产于蜀地的蜀布、邛竹和杖等产品。张骞觉得很奇怪,就问当地人这些东西是哪来的?结果当地人说是从东南方的身毒国(印度)来的,而身毒国的这些东西又是和蜀人做生意换来的。后来张骞还了解到,身毒国在邛(今天中国四川境内)以西差不多两千里。而张骞知道了这些信息之后,感到很有价值,所以回来之后汉武帝建言说:大夏在汉朝西南方,因为仰慕中国,所以虽然有匈奴阻碍他们与中国沟通的渠道,但还是绕那么大圈子买到了蜀地的产品。那么身毒明显比大夏跟中国更近,如果能直接跟他们建立往来,肯定是有利无害的。
巴克特里亚的大致方位
所以汉武帝才会派使者出使西南夷乃至到了夜郎,而这些使者其实出使西南的直接目的,是找到通往印度的道路。但这些使者的这项使命最终是没能完成,他们都在昆明附近受阻,没能抵达印度。不过这段记载也说明,当时蜀地和印度之间,很有可能确实存在有商业通道,所以蜀地的商品才有可能通过印度中转抵达西域。而这也就说明夜郎这个地区,确实也有可能是蜀地与印度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中转地,也就是说他们当时可能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对外界一无所知的封闭群体。(长按下文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后回复“夜郎”阅读本文下半部分,如已关注请直接回复“夜郎”阅读)(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