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清华大学的招生考试中,陈寅恪出一个上联“孙行者”,难倒一片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让他惊叹:比答案还标准!
关于出这道题,还有一段小插曲,原本一直是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负责出题,但是临近考试前,朱自清刚好出国去做学术访问了,无法赶回来出题。
于是关于出题的事,朱自清就全权委托给了中系的教授刘文典。
这可让刘文典难为了,刘文典虽然是中文系的教授,但是没有出题经验,这一下子要担任起出题的责任,感觉压力山大。
刘文典
于是他左思右想,找来了陈寅恪来帮忙。
陈寅恪可是个全才,他在清华大学担任历史、中文、哲学三系的教授,还兼任中央研究院的理事。他还是公认的国学大师。
没想到,陈寅恪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出好了题目,刘文典看完后也不禁吃惊:这题实在是太刁钻古怪了,不知几人能答出来。
最让刘文典吃惊的一道题目是一个对联,上联是:孙行者。
刘文典看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下联,他不禁问陈寅恪:弱弱地问一句,这个下联是什么?
陈寅恪
陈寅恪神秘地笑着说:公布了答案就没意思了。
于是在这一次文科考试中,这道题可难坏了很多考生,纷纷骂道:这谁出的这种缺德题,把人能难死!
最后,陈寅恪在批阅考阅的时候,答案五花八门,有“爷驻之”、“西游记”、“吕奉先”。有些甚至放弃作答。
陈寅恪批改得都有些自我怀疑了,但是当他翻到一个叫周祖谟的考生的答案后,他的眼前不禁一亮,不忍发出惊叹:妙啊,比答案还标准啊!
周祖谟所对出的下联是:胡适之。
而陈寅恪预设的标准答案是:祖冲之和王引之。
为何陈寅恪认为“胡适之”这个回答比标准答案还标准呢?
因为上联是:孙行者。下联对:胡适之。
孙和胡都是姓氏,而胡和孙结合起来就是谐音“猢狲”的意思,而“行”在古汉语中是“走在路上”的意思。而“适”在古汉语中也有“走着走着就到达“的意思。最后的“者”和“之”都在古代汉语中是虚词,有之乎者也的说法。
可见对得极其工整,不得不说非常有心机。
而从这个对联中足见,周祖谟的文学功底有多扎实。而陈寅恪也用这道题,检验出了真正的人才。
虽然周祖谟考上了清华,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未能入清华,最后又顺利进入了北大文学系,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你只管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