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日本横滨,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国人,而他的母亲是一位日本女人。
他也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苏曼殊
但是他却拒绝说日语,生病了也不愿让日本医生诊治。
有个阶段,他开始暴饮暴食,破记录吃过60多个包子,饮冰6斤,最后暴食而亡,陈独秀说出真相。01
1884年,他出生在日本横滨的一户茶商之家,他的父亲苏杰生40岁,才得了他这个儿子。对他百般呵护,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他却要以养子的身份待在亲生父亲身边,原因是他的母亲是父亲苏杰生第四房妻子河合仙氏的妹妹若子所生,他的父亲是一个中国人,而他的母亲却是一个日本女人,他和他的母亲在一起的时光仅有三个月,他一直以为河合仙氏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对于苏曼殊这个由日本女人生的孩子,族人都表示排斥。直到苏曼殊5岁时,在父亲的极力争取下,他才被纳入苏氏宗祠。
六岁那年,苏曼殊由养母河合仙氏带着,从日本回到了中国生活。苏曼殊和养母在国内的生活饱受冷眼。他的父亲苏杰生的前几任妻子都没有育下男孩,她们就将河合仙氏和苏曼殊视作眼中钉。河合仙氏受不了排斥和欺凌,更无法带走苏家唯一的男孩子,只能狠心丢下苏曼殊,独自回了日本。苏曼殊从此失去了养母的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苏曼殊和养母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苏杰生在日本的生意也亏损赔了钱。从此,苏家家道中落。苏杰生回到家后,沉浸在自己生意失败的痛苦中,并没有给苏曼殊多少关爱。苏曼殊饱受族人的欺凌,连小孩子都喊他“私生子”,说他“有娘生,没娘养”。
每每听到这些刺耳的谩骂,苏曼殊都会找一个角落,默默抽泣。
父亲虽然心疼儿子,但也苦于一碗水无法端平,只好和稀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儿子接受教育。
父亲将他送进了珠海简氏宗祠书塾读书,他因读书有慧根,受到老师苏若泉的欣赏和关爱,他才在人生中找到了一丝快乐和存在感。
苏曼殊12岁那年,为了生计,他的父亲卷土重来,到上海经商。
苏曼殊再次陷入家宅斗的漩涡,各房太太对苏曼殊百般刁难,就连他养母河合仙氏从日本寄来的钱,也全被一位叫大陈氏的太太拿走了。
期间,苏曼殊生过一场大病,病中的苏曼殊不但没有接受治疗,还被扔进了柴房里。各房太太们甚至也不允许下人给他送饭。要不是生命力强,苏曼殊早就冻饿致死了。真是人害人交运,天害人要命。苏曼殊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只是落下了肠胃病根。
少年苏曼殊
这件事,让小小年纪的苏曼殊看透了人性,看破了红尘,他便跑到离家不远的一家寺庙中,剃度出家。
但是清规戒律,哪是一个小孩子能守得了的。一次,他实在忍不住馋,偷吃了一只鸽子,被师父发现后,逐出了庙门。
苏曼殊第一次出家的生活,就这样划上了句号。他只能委屈求全,回到家里继续学业,继续忍受家中的冷眼,过着身心煎熬的日子。
身体累不算累,心累才叫真正的累。
关于这段岁月,苏曼殊曾说:“那是我人生的难言之痛。”
这段经历,让苏曼殊对父亲充满了怨恨,他怨父亲没有护信他,更怨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却任凭几个妻妾将母亲欺负走。
好在姑姑心疼苏曼殊,嘱咐表兄林紫坦时时照抚苏曼殊。
1898年,在横滨经商的表兄林紫坦将苏曼殊带到了日本,并安排苏曼殊吃住都在自己家里,两人还一同进入华侨创办的大同学校学习中文。
姑姑和表兄的关照,让苏曼殊感到温暖。
苏曼殊读书很有慧根,在表兄的帮助下,他考入了东京早稻田大学。为了助他完成学业,表兄每月给他十元的资助费。这些钱交完房租后,已经所剩无几了。可苏曼殊知道,这已经是表兄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
为了节省开支,苏曼殊每天吃着加有石灰的白米饭充饥,晚上为了省油不点灯。当别的同学问及时,他都是倔强地说自己已经熟背课文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苏曼殊就是那个童年不幸的人,小小年纪,就已经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02
上天在一方面缺失你的,定会在另一方面补给你。
苏曼殊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一所陆军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加入了留学青年会,在俄国侵略我东三省时,他与一干留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
进入这样的爱国组织后,苏曼殊仿佛找到了人生的使命。他由一个迷茫的人,变成了一个坚毅的革命战士。
他的表哥不允许他参加那些危险的活动,几次劝告,苏曼殊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他的表哥只好下了最后通牒,中断了对他的资助,想逼他就犯。
在使命未完成前,他很坚持。甚至为了防止连累家人,他专门写了与家庭断交的遗书,并表明自己的反清志向。
可见,他已抱着为革命牺牲的必死决心。
写完遗书后,他辗转到香港,在孙中山等人的介绍下,进入《中国日报》报社工作,他以笔为武器,开展斗争。
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收到儿子的遗书后,立即追到了香港,并借口在老家为苏曼殊许下了婚约,试图用女人来拴住苏曼殊的心。
苏曼殊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在惠州再次落发为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他无法安心待在佛门修行,干脆就半僧半俗。一边修行,一边革命。
直到父亲病重,临终前托同乡带信给他,要跟他见最后一面,他也拒绝回家奔丧。
当然,看似他很无情,其实藏着他的深情。他此时也是清廷重点缉拿的对象,他怕连累家人。另外,他更怕回去以后,父亲要挟他结婚,他的使命半途而废。
他又到了日本,加入了一些爱国青年会,与陈独秀、何香凝、蒋百里、章太炎等人成了好朋友。
以前,他中文不行,连写字笔划都会错,但是自从得到陈独秀等人的指点后,就已经能够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用一年时间编译了《梵文典》。他编译的《梵文典》,被陈独秀一直珍藏在身上。
他们不仅受到这些人文学素养的熏陶,也受到他们爱国热情的感染。
说苏曼殊是个文人,他身上没有文人的附庸风雅;说他是个僧人,他的性格又没有那么平和。他如游侠一般,侠肝义胆,以救国为志,曾几次他都要亲自上阵与敌人对峙。
一次,一个日本人从头发中摸出一只虱子,并指责苏曼殊不讲卫生,称虱子就是从苏曼殊身上跳过去的,意在指责中国人的肮脏。
苏曼殊虽然身体里流着日本人的血液,但他却非常仇视日本人。尤其在日本留学的几年,他始终不肯说日语,生病了也不愿去日本医院救治。他并不是不会说日语,反而他的日语非常好。
鲁迅就曾说:“曼殊的日语非常好,简直像日本人一样。”
后来,八国联军的铁蹄踏入中国,随着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中华人民苦不堪言。苏曼殊此时的爱国忧民之情愈加激烈。
他说:“国家危难,山河破碎,假如需要且必要,我便是当今之荆柯。”
他随时准备着为国捐躯。
辛亥革命爆发时,正在爪哇的苏曼殊,听到消息后喜极而泣。他立即写信给柳亚子说:“真是振大汉之威风。”
甚至还画了《扑满图》和《惨世界》两幅画,痛斥清廷的昏庸无能,还受到了鲁迅的点赞。
章太炎要办《民报》,想通过报纸宣传,唤醒民众的觉醒意识。但是遇上经费困难,苏曼殊得知后,将自己的两幅《扑满图》和《惨世界》的画卖了,以解决章太炎的困难。
此时的苏曼殊意气风发,踌躇满志。03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人流亡到日本,苏曼殊与孙中山、廖仲恺等人都在日本再聚首。他们在东京创刊《民国》,苏曼殊在《民国》上发表多篇文章,也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作品,宣传反袁斗争。
革命的失败,让苏曼殊郁郁不乐,意志消沉。他开始以暴饮暴食来补充内心的不安和空虚。
他开始抽雪茄,嚼牛肉,吃摩尔登糖,出入于妓院。因此还为后人所诟病。
很多人都喜欢将苏曼殊和李叔同相提并论,并将两人合称为“南杜二僧”,将弘一法师称为艺僧,将苏曼殊称之为情僧。
因为弘一法师不仅懂得佛教深义,更遵守佛法戒律。而苏曼殊虽懂佛教深义,却无视佛法戒律。
苏曼殊经常出入于妓院,可他在妓院都是独自坐着,很少跟妓女说话,也不许妓女碰他的衣服。
陈独秀曾说:“我的朋友中,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不可多得。”
别人在禅堂开悟,苏曼殊在妓院开悟。
在陈独秀的眼中,苏曼殊对于人情世故看得太过透彻,甚至不肯信仰,他才会暴饮暴食地自我糟蹋。
1918年,苏曼殊生了一场重病,医生嘱咐他不要乱吃乱喝,否则病情会加重,甚至可以致命。
苏曼殊却是无肉,无糖不欢,被称为“糖僧”。
他曾说,自己一天能吃酥糖三十包。
的确如此,他在日本期间,给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朋友邓孟硕的信中,内容多半都是谈吃。说自己喜欢吃牛肉和牛乳。
有一年冬天,他去香港,路过一个商店时,他看到店里有各色的巧克力糖,他特别想吃,身上又没有钱,无奈,他敲下嘴里的金牙,拿出去卖了换糖吃。
易白沙以为他身上没钱,就邀请他第二天再来吃饭,他连连摇头说:“这次吃太多了,要病上三日,恐怕三日后才能再来打扰。”
他明知道暴饮暴食会致病,还是不肯节制,还创过吃60个包子的记录。
苏曼殊爱吃糖炒栗子,在上海时,他吃了一包糖炒栗子,结果肚子胀到一夜无法入睡,医生不让他吃,可他总是偷着吃。
章太炎在《曼殊遗画弁言》中记载说:“一天饮冰五六斤,晚上都不能动了,第二天继续饮冰”。
苏曼殊就是如此的随心所欲。如此无节制的生活,让苏曼殊35岁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留下一句遗言:“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陈独秀和苏曼殊
他真的无挂碍,放下了吗?
在他离开人世后,朋友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中发现了一些胭脂香囊,其余一无所有。
苏曼殊到死,身上还留着胭脂香囊。这个身批佛衣的男子,至死也没有真正放下。他的多情亦让人觉得“无情”,他用情太多,乃至伤了自己。他逃离尘世,而自己内心的伤痛,始终无法痊愈。
他去世后,孙中山深感惋惜。6年后,孙中山出资,由其好友陈去病等将苏曼殊移葬于杭州西湖的孤山,那也许是他最向往的归宿。
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
苏曼殊对于佛学和绘画、诗文方面的贡献,无不让人惊艳。他的生命不长,却很精彩。
可相比这些成就,更让人惋惜的是他一生都没有得到过母爱,以至于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参考资料:
《苏曼殊传》
《民国十大才子的恩怨纠葛》
他出生在日本横滨,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国人,而他的母亲是一位日本女人。
他也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苏曼殊
但是他却拒绝说日语,生病了也不愿让日本医生诊治。
有个阶段,他开始暴饮暴食,破记录吃过60多个包子,饮冰6斤,最后暴食而亡,陈独秀说出真相。01
1884年,他出生在日本横滨的一户茶商之家,他的父亲苏杰生40岁,才得了他这个儿子。对他百般呵护,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他却要以养子的身份待在亲生父亲身边,原因是他的母亲是父亲苏杰生第四房妻子河合仙氏的妹妹若子所生,他的父亲是一个中国人,而他的母亲却是一个日本女人,他和他的母亲在一起的时光仅有三个月,他一直以为河合仙氏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对于苏曼殊这个由日本女人生的孩子,族人都表示排斥。直到苏曼殊5岁时,在父亲的极力争取下,他才被纳入苏氏宗祠。
六岁那年,苏曼殊由养母河合仙氏带着,从日本回到了中国生活。苏曼殊和养母在国内的生活饱受冷眼。他的父亲苏杰生的前几任妻子都没有育下男孩,她们就将河合仙氏和苏曼殊视作眼中钉。河合仙氏受不了排斥和欺凌,更无法带走苏家唯一的男孩子,只能狠心丢下苏曼殊,独自回了日本。苏曼殊从此失去了养母的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苏曼殊和养母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苏杰生在日本的生意也亏损赔了钱。从此,苏家家道中落。苏杰生回到家后,沉浸在自己生意失败的痛苦中,并没有给苏曼殊多少关爱。苏曼殊饱受族人的欺凌,连小孩子都喊他“私生子”,说他“有娘生,没娘养”。
每每听到这些刺耳的谩骂,苏曼殊都会找一个角落,默默抽泣。
父亲虽然心疼儿子,但也苦于一碗水无法端平,只好和稀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儿子接受教育。
父亲将他送进了珠海简氏宗祠书塾读书,他因读书有慧根,受到老师苏若泉的欣赏和关爱,他才在人生中找到了一丝快乐和存在感。
苏曼殊12岁那年,为了生计,他的父亲卷土重来,到上海经商。
苏曼殊再次陷入家宅斗的漩涡,各房太太对苏曼殊百般刁难,就连他养母河合仙氏从日本寄来的钱,也全被一位叫大陈氏的太太拿走了。
期间,苏曼殊生过一场大病,病中的苏曼殊不但没有接受治疗,还被扔进了柴房里。各房太太们甚至也不允许下人给他送饭。要不是生命力强,苏曼殊早就冻饿致死了。真是人害人交运,天害人要命。苏曼殊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只是落下了肠胃病根。
少年苏曼殊
这件事,让小小年纪的苏曼殊看透了人性,看破了红尘,他便跑到离家不远的一家寺庙中,剃度出家。
但是清规戒律,哪是一个小孩子能守得了的。一次,他实在忍不住馋,偷吃了一只鸽子,被师父发现后,逐出了庙门。
苏曼殊第一次出家的生活,就这样划上了句号。他只能委屈求全,回到家里继续学业,继续忍受家中的冷眼,过着身心煎熬的日子。
身体累不算累,心累才叫真正的累。
关于这段岁月,苏曼殊曾说:“那是我人生的难言之痛。”
这段经历,让苏曼殊对父亲充满了怨恨,他怨父亲没有护信他,更怨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却任凭几个妻妾将母亲欺负走。
好在姑姑心疼苏曼殊,嘱咐表兄林紫坦时时照抚苏曼殊。
1898年,在横滨经商的表兄林紫坦将苏曼殊带到了日本,并安排苏曼殊吃住都在自己家里,两人还一同进入华侨创办的大同学校学习中文。
姑姑和表兄的关照,让苏曼殊感到温暖。
苏曼殊读书很有慧根,在表兄的帮助下,他考入了东京早稻田大学。为了助他完成学业,表兄每月给他十元的资助费。这些钱交完房租后,已经所剩无几了。可苏曼殊知道,这已经是表兄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
为了节省开支,苏曼殊每天吃着加有石灰的白米饭充饥,晚上为了省油不点灯。当别的同学问及时,他都是倔强地说自己已经熟背课文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苏曼殊就是那个童年不幸的人,小小年纪,就已经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02
上天在一方面缺失你的,定会在另一方面补给你。
苏曼殊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一所陆军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加入了留学青年会,在俄国侵略我东三省时,他与一干留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
进入这样的爱国组织后,苏曼殊仿佛找到了人生的使命。他由一个迷茫的人,变成了一个坚毅的革命战士。
他的表哥不允许他参加那些危险的活动,几次劝告,苏曼殊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他的表哥只好下了最后通牒,中断了对他的资助,想逼他就犯。
在使命未完成前,他很坚持。甚至为了防止连累家人,他专门写了与家庭断交的遗书,并表明自己的反清志向。
可见,他已抱着为革命牺牲的必死决心。
写完遗书后,他辗转到香港,在孙中山等人的介绍下,进入《中国日报》报社工作,他以笔为武器,开展斗争。
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收到儿子的遗书后,立即追到了香港,并借口在老家为苏曼殊许下了婚约,试图用女人来拴住苏曼殊的心。
苏曼殊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在惠州再次落发为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他无法安心待在佛门修行,干脆就半僧半俗。一边修行,一边革命。
直到父亲病重,临终前托同乡带信给他,要跟他见最后一面,他也拒绝回家奔丧。
当然,看似他很无情,其实藏着他的深情。他此时也是清廷重点缉拿的对象,他怕连累家人。另外,他更怕回去以后,父亲要挟他结婚,他的使命半途而废。
他又到了日本,加入了一些爱国青年会,与陈独秀、何香凝、蒋百里、章太炎等人成了好朋友。
以前,他中文不行,连写字笔划都会错,但是自从得到陈独秀等人的指点后,就已经能够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用一年时间编译了《梵文典》。他编译的《梵文典》,被陈独秀一直珍藏在身上。
他们不仅受到这些人文学素养的熏陶,也受到他们爱国热情的感染。
说苏曼殊是个文人,他身上没有文人的附庸风雅;说他是个僧人,他的性格又没有那么平和。他如游侠一般,侠肝义胆,以救国为志,曾几次他都要亲自上阵与敌人对峙。
一次,一个日本人从头发中摸出一只虱子,并指责苏曼殊不讲卫生,称虱子就是从苏曼殊身上跳过去的,意在指责中国人的肮脏。
苏曼殊虽然身体里流着日本人的血液,但他却非常仇视日本人。尤其在日本留学的几年,他始终不肯说日语,生病了也不愿去日本医院救治。他并不是不会说日语,反而他的日语非常好。
鲁迅就曾说:“曼殊的日语非常好,简直像日本人一样。”
后来,八国联军的铁蹄踏入中国,随着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中华人民苦不堪言。苏曼殊此时的爱国忧民之情愈加激烈。
他说:“国家危难,山河破碎,假如需要且必要,我便是当今之荆柯。”
他随时准备着为国捐躯。
辛亥革命爆发时,正在爪哇的苏曼殊,听到消息后喜极而泣。他立即写信给柳亚子说:“真是振大汉之威风。”
甚至还画了《扑满图》和《惨世界》两幅画,痛斥清廷的昏庸无能,还受到了鲁迅的点赞。
章太炎要办《民报》,想通过报纸宣传,唤醒民众的觉醒意识。但是遇上经费困难,苏曼殊得知后,将自己的两幅《扑满图》和《惨世界》的画卖了,以解决章太炎的困难。
此时的苏曼殊意气风发,踌躇满志。03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人流亡到日本,苏曼殊与孙中山、廖仲恺等人都在日本再聚首。他们在东京创刊《民国》,苏曼殊在《民国》上发表多篇文章,也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作品,宣传反袁斗争。
革命的失败,让苏曼殊郁郁不乐,意志消沉。他开始以暴饮暴食来补充内心的不安和空虚。
他开始抽雪茄,嚼牛肉,吃摩尔登糖,出入于妓院。因此还为后人所诟病。
很多人都喜欢将弘一法师和苏曼殊相提并论,并将两人合称为“南杜二僧”,将弘一法师称为艺僧,将苏曼殊称之为情僧。
因为弘一法师不仅懂得佛教深义,更遵守佛法戒律。而苏曼殊虽懂佛教深义,却无视佛法戒律。
苏曼殊经常出入于妓院,可他在妓院都是独自坐着,很少跟妓女说话,也不许妓女碰他的衣服。
陈独秀曾说:“我的朋友中,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不可多得。”
别人在禅堂开悟,苏曼殊在妓院开悟。
在陈独秀的眼中,苏曼殊对于人情世故看得太过透彻,甚至不肯信仰,他才会暴饮暴食地自我糟蹋。
1918年,苏曼殊生了一场重病,医生嘱咐他不要乱吃乱喝,否则病情会加重,甚至可以致命。
苏曼殊却是无肉,无糖不欢,被称为“糖僧”。
他曾说,自己一天能吃酥糖三十包。
的确如此,他在日本期间,给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朋友邓孟硕的信中,内容多半都是谈吃。说自己喜欢吃牛肉和牛乳。
有一年冬天,他去香港,路过一个商店时,他看到店里有各色的巧克力糖,他特别想吃,身上又没有钱,无奈,他敲下嘴里的金牙,拿出去卖了换糖吃。
易白沙以为他身上没钱,就邀请他第二天再来吃饭,他连连摇头说:“这次吃太多了,要病上三日,恐怕三日后才能再来打扰。”
他明知道暴饮暴食会致病,还是不肯节制,还创过吃60个包子的记录。
苏曼殊爱吃糖炒栗子,在上海时,他吃了一包糖炒栗子,结果肚子胀到一夜无法入睡,医生不让他吃,可他总是偷着吃。
章太炎在《曼殊遗画弁言》中记载说:“一天饮冰五六斤,晚上都不能动了,第二天继续饮冰”。
苏曼殊就是如此的随心所欲。如此无节制的生活,让苏曼殊35岁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留下一句遗言:“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陈独秀和苏曼殊
他真的无挂碍,放下了吗?
在他离开人世后,朋友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中发现了一些胭脂香囊,其余一无所有。
苏曼殊到死,身上还留着胭脂香囊。这个身批佛衣的男子,至死也没有真正放下。他的多情亦让人觉得“无情”,他用情太多,乃至伤了自己。他逃离尘世,而自己内心的伤痛,始终无法痊愈。
他去世后,孙中山深感惋惜。6年后,孙中山出资,由其好友陈去病等将苏曼殊移葬于杭州西湖的孤山,那也许是他最向往的归宿。
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
苏曼殊对于佛学和绘画、诗文方面的贡献,无不让人惊艳。他的生命不长,却很精彩。
可相比这些成就,更让人惋惜的是他一生都没有得到过母爱,以至于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参考资料:
《苏曼殊传》
《民国十大才子的恩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