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印度战略碰瓷,配合美国挟制台海,他们能得逞吗?



印度在边境线上的反复无常、狂妄叫嚣,比之前更频繁。
越来越接近冬天的当儿,班公湖地带,海拔四千多米,温度极低,物资供应困难,很不适合打仗。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印度人依然陈兵边境,一边谈判,一边破坏承诺,还反复叫嚣,作出进攻姿态。。。
也许是角度不同,也许是文化基因不同,印度人的思维与中国人偏差很大。
狂妄自大、贪得无厌,应该是不少人对印度的评价。
当然了,印度也有务实、明智、友好的人士,但是他们抵挡不住那种民粹氛围的绑架与控制。

印度人反华,抵制中国货,禁用中国APP,限制中国企业投资......在与中国的对抗中煽动民粹主义,其政府高层和军队常常配合鼓吹。
民粹,本身是把双刃剑,它有时候不一定能伤到别人,倒是有可能伤及自身!
操弄民粹者,主要为了短暂的政治利益,这效果就像服用了兴奋剂,伤身体,还提前透支了热情。

打仗是要死人的,印度的民粹被煽动起来后,他们自己死了人只会刺激更加激进的措施,而结果只会死更多的人.....
印度与中国同样是发展中的大国,但是发展相对较迟缓,国内种姓制度、民族矛盾、分离主义运动、城市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还有最近愈发严重的新冠疫情蔓延(因医疗条件和社会管理的落后,累计感染人数已经接近美国了)——问题真不比中国少,他们比中国更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还有一个事实,今年印度几乎与所有的邻国发生过有人员伤亡的摩擦或战斗。
如此情况下找摩擦,还摆下要与北方邻国干大仗的架势,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他们都在想什么?
印度这种军购大主顾,引起了西方一致声援,包括俄罗斯、美国在内的国家,都争相卖武器给印度。
怪不得,那么多国家“撑腰”,他们容易飘飘然,也极容易重蹈62年的覆辙。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尼赫鲁与印度军队士兵握手
当然了,印度一直很“聪明”,善用国际局势,善用中国周边与国内形势。
最近,他们表现出了过分的“聪明”!
在冬季的喜马拉雅山高海拔地区,本来不方便开战的,印度物资匮乏,能保证士兵都正常活下来已属不易。

这种状态下,印度还坚持派兵进驻,为什么?
——战略碰瓷。
这里面少不了美国人的战略阴谋。
美国国内疫情最严重,种族冲突事件未平,大选在即,11月初将会决定政府是否换届。

可以说,美国人自顾不暇。但是,他们并不甘心。
与中国的贸易战、科技战,美国的损失也不小,加上连续退群,自我孤立,他们日子也不好过。美国现在只剩下台湾牌可以拿来威胁大陆了。
然而大陆的武力压力超出他们的预期,在欲罢不能的情况之下,只有鼓动一个二百五去帮他们制造事端了,以牵制中国在这个冬天可能进行的行动——这就是美国人的策略。
印度,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选择的。
不过印度是自愿被选择的。
印度国内疫情与美国差不多严重了,甚至要变得比美国严重。借民粹上台的莫迪只有继续驾着民粹这头快要脱缰的野马行进了。
与中国的僵局,可以分散部分民众的注意力。
同时,也希望借这个机会争取向中国更好的要价。
这个机会点,就是美国人丢过来的问题——台海冲突。
不论是印度,还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都是美国人布置的棋子,美国人只打算把他们当棋子来玩,不打算自己远程参战。
阿三正好可以被当做枪使!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则持续地配合鼓噪。

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一种较大的压力。
但是,与其总被挟制,不如速战速决,解决台湾问题!
在中印对峙区域,冬天的温度差不多在零下20度~零下40度之间。印度人无法组织大规模的进攻。边防部队足可以对付,往大了说还有西部战区作为支撑。对付印度人的战略偷袭把戏,基本可以不用太担心。
因此,印度人的战略碰瓷,只是拉开架势罢了,实际上的干扰效果微乎其微!
这个冬天,倒是应该瞅准时机,尽快解决台湾问题。
从目前的台湾政局和舆论走势来看,和统的可能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武统的红线差不多快到了。
就看人民解放军的准备情况和领导人决策了。
支持人民解放军在必要时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拿下台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