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的不容易,老百姓也不容易啊——“共同富裕”不是一句空话。



曾几何时,因为反腐行动的深度推进,广大公务员开始自嘲了,说“当官的不容易”、“当官是危险的职业”,云云。
包括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时不时会出现新爆发点的当下,这样的声音更是绵延不绝。
可是,这些人有真正体会过老百姓的不容易吗?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发展路线居功至伟,同时,老百姓也在持续辛劳、贡献税收,广大公务员的收入大幅提升,老百姓生活也凑合。
当经济遇到困境的时候,公务员的收入依然在增长,福利在持续提升;而老百姓往往是没有稳定收入的,老百姓的机会、能力、关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只能躺平。然而生活成本却在持续升高,往往饿肚子躺平。
国内,党员人数和公务员人数已经很庞大了。广大党员、广大公务员,以及他们的亲属和利益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这个总数应该不少了。因为没有直接的数据,我们以网络上公布的作为参考:


底盘很大,感觉上政权是稳定了。
但是,这仅限于感觉上。
曾有一段时间,那么多人在攻击共同富裕,认为追求共同富裕是在扼杀创新。
这些论调纯属扯淡!
保障私有财产、维持自由市场,这本身就是在维护创新的土壤。
而“共同富裕”则是一种国家政治基础,是战略上的大方针,怎么会在扼杀创新?
不然,可以回过头想想,新中国是怎样从以前的“共同贫穷”发展到如今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
先富的政策实施,改革开放,再借着国际融合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机会,中国经济起来了。
不说有多少政策倾斜和资产流失,单说这个创新是不是被鼓励起来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创新,共同富裕就不能创新了?
改革家邓小平提倡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这个时候要按下暂停键?说“别,共同富裕到此为止,你们该怎么就怎么的”——这样在道义上也行不通啊!
共同富裕,是中国改革和稳定发展的根本政策也是合法性的根源。
如果反对共同富裕,就是在反对新政权的合法性。
新政权的稳定性,其理论与现实根基是:国家稳定发展、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问题不是公务员与老百姓之间的问题,而是社会机会均等化和平衡发展的问题。
国家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和重点产业的投资,有大量的基础人群参与其中,但是这样的机会门槛很高,这里面有规模门槛、技术门槛,还有关系门槛,因此,大量的老百姓完全没有机会参与其中。
诚然,国家经济总体上是大步发展了,综合实力也大幅提升,随着军事实力的提升,国家安全得到很大的保障;反腐倡廉、打击黑恶势力,民生权利也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这些,任何人都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但是“共同富裕”应该是一种持续、不变的追求。
降低社会成本、扩大基础性投入,让发展的机会广泛普及民间每一个角落。
那样的大中国才会更强大、凝聚力更强,也才更能抵御西方社会的各种攻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