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的死刑案,二审维持原判。
让这个干尽了坏事,杀害或辅助杀害多人的凶手绳之以法,是对社会的一次合理交代。
类似的审判,往往都能触动人们心中的正义感,满足了人们对社会公义的部分期许。
劳荣枝跟随男友法子英在多年前犯下了多起命案,在法子英被判死刑并自己认下了全部罪责后,劳荣枝潜逃,长期冒名生活。
归案后,她一直装着无辜人,以为把所有罪责推到死人身上就可以脱罪。
殊不知,法律也完善了,在证据和逻辑链面前,所有的谎言都不堪一击。
最终裁决后,她也该尽速伏法,为她的恶行做个交代了。
民间刑事案件,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反映民众对公序良俗的期许,往往能带动社会风气向善。反之则结果背离。
尤其是公权力机关更要带头合法守信,才能让民间有信心维持着良性的风气。
注意到网上有几个律师出身的人在质疑程序的合法性。(有人认为这是重大影响性的案件,其合议庭应该是带有陪审团的合议庭)
讲究程序正义,是追求正义的一种积极方式。应该对程序不合规的情况进行一些调整,这是为了最大化的避免人为原因导致冤假错案的。
但是,那也只能追究程序不规范的责任,而不能推翻案件本身可靠的证据链及其相关的判决。
这一点,还是需要分清楚的。
即便程序上存在瑕疵,也不能因为程序上存在瑕疵,而站在杀人犯的一边。即便是杀人犯的辩护律师也不能无视事实本身而颠倒黑白。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人们对社会公道有一个基本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