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手把手教您 【什么是悟道】

  
  手把手教您 【什么是悟道】

  这世间,敢承认自己悟道了的人,寥寥无几。偶尔几个宣布自己悟道了的人,后来还被证实,大部分是冒牌货。
  未悟言悟,未证言证,都是大妄语。所以,这话的确还是要紧口一点。
  本来修行,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事,我的题目写得如此高调,主要是能找到一些有缘人。同时也会招来一些恶缘的谩骂,那就随他去吧。
  我知道大家会有一些疑问,那么,我不妨先把一些问题答在下面:

  1、你在教别人悟道,你自己悟道了吗?讲大妄语是要下地狱的。
  答:我没有宣布自己悟道了,或者没有悟道。我只能保证自己讲真话。如果有人因此受益,便知道所言不假,这个自己可以检验。

  2、你是悟道了的人,怎么这么不低调呢?像你这么高调的人,怎么会这样和我说话呢?
  答:我没有宣布自己悟道了,或者没有悟道。所以,你对我的任何期望和约束,对我没有意义。

  3、你就别扯了,2吧里会有悟道了的人?如果是真的,我把自己的洗脚水喝了。
  答:我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要重的是,这里的有缘人,是不是能真的在自己的身上得到检验和受益。

  4、你是不是来传斜叫的啊,那玩艺害人不浅。
  答:正统皈依佛弟子,对斜叫没有兴趣,您不妨查一下我所有的发贴记录。我的所说,非我发明,基本来自于佛陀的教导。

  5、这种贴子为何在2吧里发?去佛门吧发。
  答:我是2吧资深水手,和这里的水手们更有缘。2吧的规定中有说明,欢迎佛学类能唤醒人们觉醒的题材,尤其是原创题材,这三个原因,我在这里发贴。

  6、佛棍的贴子太多了,想洗我的脑,没门。
  答:容我实说,世间的佛学贴子,十之八九,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会受到质疑和反感。但这不能怪这些佛弟子,因为他们没有机缘见到不带任何迷信的佛陀的教法。所以,我才来介绍这样的教法。

  7、你和别的学佛人相比,发这贴子有什么不同呢?
  答:我会用事实告诉你,修行证道,不能有一丝丝的迷信,必须要破除一切幻想和迷信。并且是每个人可以证实的,能反复检验,100%能实证的,与科学实验一样。

  8、你发这个贴子的目的是什么?
  答:接引希望实修实证的修行人,走上实修证道之路。
  信我者,请耐心跟着贴子走。给我一次信任,回报您一个惊喜!

  (我有时回贴可能没有那么快,不急是修行的一个基本功,太急燥的人是没有办法修行的,一定要缓下来。没有准备好的人,自然就跑掉了,准备好了的人,会一直留心下去。)


  
  佛法的春天即将来临

  中国是世界上,佛法弘扬最广的国家,也是佛教信众最多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融汇,释道儒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

  佛教目前分为两大部派。简单地讲,就是南传和北传,或者上座部和大众部。大小乘的叫法,是中国人叫的,把南传叫小乘,把北传叫大乘,故大小乘并不是佛陀所定义的。南传与北传是什么关系呢?关系非常复杂,我只能用比较简化的讲法,让大家理解。

  在佛陀入灭以后,弟子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佛陀的言教,一字都不能改。必须严格地执行这个教法,防止走样,这就是南传,或者上座部。为什么叫上座,就是坚决地支持佛陀最真实的教法,不许加一句,也不许减一句。

  什么叫大众部呢?大众部的弟子认为,佛陀的教法太枯燥,太难了。这样对于佛法的传播有极大的限制。这样珍贵的法,如果不能传开,是多么可惜啊。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在今天,都验证了。上座部严格地坚持着佛陀的教法,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东南亚几个小国家等,还存在上座部佛教,比如缅甸,斯里兰卡等。如果按那个教法,在中华大地,以及全世界传播佛法,将变得非常困难。

  举一个简单例子,上座部佛教,对入定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说来,要四禅八定,最低也要入到初禅。初禅一般打坐,静心的话,两小时左右有可能进入,详细方法请参考《止观法要》。仅仅这一条,90%的人都难以深入去学这个了。上座部的戒律和要求特别多,看过《清静道论》的朋友就知道,非常慎密和严谨,一般人很难做到。

  再来说说大众部。大众部,简单地说,可以理解成现在的北传,或者叫大乘。这一批弟子,为了传开佛教,在保留最原始的核心教法的基础上,在传播方法上,做了很多的拓展。比如发明了念佛法门,教人诵经,吃素,放生,讲因果等来修行。比较具体的说法,就是六度四摄。比如六度中的布施,就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总之,在保持核心不变的基础上,用了很多方便的方法来推广接引。

  当然,这样也引来了一些麻烦,因为是方便法,欠严谨,迷信便乘机而入。所以,大乘地区,把迷信当佛法的人很多。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迷信的说法,被科学揭穿,受到人们的嘲笑。如果把一些迷信的,本不属于佛陀教法的东西,硬要说成是佛教,这会对佛教造成极大的伤害。长期传着迷信,但自己并不知道这是迷信的人,并不舍得自己信了很久的东西。这将成为障碍。所以,在佛陀时代,往往一堂课,都有很多人悟道证果。而在大乘地区,几千年来,悟道证果的人,并不多。偶尔被人们传说是证果的人,是菩萨示现的人,不一定是真,因为人们并不真正知道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悟道证果的标准。

  当然,大乘也有一些不是方便法的部分,比如明心见性,证空,但这个真明白的人,又很少。

  为什么我说,佛法的春天即将来临呢?这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的。

  第一,因为大乘弟子们的努力宣传,佛法在中国已经人人皆知,甚至推广到世界,有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大乘佛法因为一些方便法,受到质疑,已经激起了人们对佛学与真理之间,是否属实的研究,大乘佛法的一些讲法往深入探索已受到挑战。

  第三,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网络道场的遍地开花,在大乘佛法地区,传开严谨的没有任何迷信,能反复检验的原始佛法,机缘已经成熟。

  所以,将来的佛法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大乘为基础,结合原始佛法的实修实证的严谨的教法,将会传开。这将是佛教的又一次飞跃。这样的教法,将会带给更多人真正的觉醒。这不是北传吃掉南传,也不是南传吃掉北传,而是一次优点的融汇,各取其利而去其弊。最终既不失佛陀的本怀,又有利于弘扬。

  我们回头一看两千多年,南北传(大小乘)之间的不断努力,原来都非常珍贵,各有道理。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良好机缘,因此,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地去学习这一切。


  
  先发一个经典出来,清扫障碍。


  《葛拉玛经》白话文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甚至自己的老师,就信以为真

  《葛拉玛经》突显了佛教求真、求实、求证的根本精神,有别于其它很多宗教单纯的以信为本。上述十点,更是震聋发聩的醒世之言

  注:
  葛拉玛经(巴利文:Kesamuttisutta),上座部佛教经典,载《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第65经。其主要讲述佛陀对葛拉玛人的教诲。
  其对应的汉传佛教经典载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业相应品》中《伽蓝经》第六卷。
  葛拉玛人因各宗派教义不同,而不能分辨是非真假,故向佛陀请教。佛陀对该问题讲述了《葛拉玛经》,意在告诉人们: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情,以免成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识奴隶。佛陀并为此总结了十准则

  1.勿信风说;
  2.勿信传说;
  3.勿信臆说;
  4.勿信於藏经之教相合之说;
  5.勿信基於寻思者;
  6.勿信基於理趣者;
  7.勿信熟虑於因相者;
  8.勿信审虑忍许之见相合;
  9.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
  10.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



  郑重申明:
  我听几位朋友说,一些在这里发贴的人,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带徒,收费,或者一些个人目的。
  我发本贴,纯属为了分享和交流,绝不带徒,也不会收费,天地良心,请大家监督,请版主明鉴,谢谢!
  
  为什么修行,必须毫不留情地破除迷信?

  修行,必须要没有一点点情面地破除迷信。其实,佛陀早就料到,会有人出来乱讲乱说。这除了一些度化的方便之法外,还有一些学佛人自己的“创造发明”,表面上为了劝他人向善,而编造的东西,所以不少世人反感这样的东西。其实这些就是断众生的慧命的,因为带有迷信色彩,对佛教损伤很大,实为谤佛。

  为什么我说,佛陀早就料到了呢?看看他在《葛拉玛经》中的讲述就知道了。他告诉我们,一切的经典皆不可信,包括他本人的话,也不可信。这并不是他对自己不信任,而是他知道,将来一定会有人,乱改经典,假借他的话来误导人。所以,他扫清一切障碍,告诉大家都不要信。

  都不要信,那怎么办呢?他又讲了一句,叫“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什么意思?外面的东西都不可信,但你自己是可以去反复验证的,你反复验证都是正确的部分,你可以信。你观察法界,大自然,它的本来样子是什么样的,认真反复观察,它的确是那样,没有错,你可以相信。除了这两点,其他人或者文字,你都不要作为信的依据。

  从我的实修经验中,这一条至关重要。决定了一个人,是不是可以深入修行的关键。

  这就如一个非常大的树,有上万个枝头。但只有一个枝头上结了一个叫菩提的果子。如果你稍有不慎,选错了枝头,你便无法摘到这个果子。你如果从树根开始往上寻,你必须确保你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错一步,都到达不了那个结果,除非转向或者回头。

  不迷信,你就永远保持着清醒的,实证的状态。即这个绝对不是糊涂的,100%不是听说的或者好像那么回事;二是这个我一定要亲自能见到才算数。

  又如我们要通过一条有薄冰的河流,冰下面有若隐若现的一路石头墩。我们必须要保证每一步,都正确地踩在了石墩上,否则就会掉进河里淹死。所以,这要求我们,一是要看得清路,而不能好像是正确的,又好像不对,这必须探明白。二是要必须亲自脚能踩下去,证实这是对的,只有如此这样,你才可能通到对岸。

  所以,如果你想真正修行悟道,你宁愿不信或者少信,也不可以错信,迷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事。这正因为这件事,所以,现在修行人,悟道证果很少。突破了这个很简单的一关,后面其实并不难。


  
  道前基础

  一是要慢下来
  真想修行悟道,一定要心能静下来,能清醒冷静。要能慢,对当下的东西,能清清楚楚,而不是一晃而过。工作也要脚踏实地,不能偷奸耍滑。随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就如车开得太快,你没办法看清路旁是什么。修行则需要对当下的点滴,都清清楚楚,不能糊里糊涂。
  心太急,催着读贴子的,要当心了。能安静、冷静,这是基本要求。不浮躁,不人云亦云,不跟风,不斗气。

  二是要心态低位,谦卑的心
  心态要好,要有感恩的心。对他人点滴的付出,都心怀感恩。如果觉得读这个贴子,你是在给我面子,或者心里准备挑个漏洞显示一下自己有本事,那么,就别读了,可以玩去了。
  永远有一个谦卑的心,处处低位,你才能看清更多的东西。太自负,你看到的只是自己。
  所以,古代要学法,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对心性的打磨是有益处的,就如夯实了地基,上面建什么东西都是安全的。心太浮躁和飘逸,就如房子建在流沙上。


  三是要把过去的知见归零
  佛陀说,我们在没有证到四果阿罗汉以前,看到的东西往往都是错的。但众生不以为然,以为自己眼见为实,非常坚信自己的观点。哪怕别人找出了证据,他可能还为了面子死撑着不放。
  我们要有拼尽全力,寻找真理的决心,对于一切过去的知见,都要勇于放下。对于未知的部分,不是装填新的知见,而是努力自己去证实。
  记得,时时处处归零,看清当下,非常重要。不要被过去的知见误导了。

  四是要破除一切迷信
  这一条,已经在上文详细讲述过了。

  五是不要给他人提要求
  这一条,非常重要。除非他人请求你的帮助,你才去提出你的建议。否则,不要去试着教导、批判他人。没有经过他人的同意,去教导、批判他人,这容易增加二元对立,与回到一体世界,自我消失的证道境界是背道而驰的。
  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如果你有所受益,可以在机缘成熟时,与大家分享,但仅仅是分享,而不是教育或指责他人。这非常重要!

  六是不要以道理为佛法
  很多人把佛法当知识学。虽然佛法是通过道理来讲的,但佛法本身不是道理。不要企图在推理之中,或者道理、文章之中,寻找佛法的根本。如果有人通过讲道理来讲佛法,对道理据理力争,在对错里辩佛法,这说明他可能没有入门。
  所以,人们把实相比作月亮,佛法或者讲佛法的人,比喻成指月亮的手指。
  如果你要我用文字来解释佛法的对与错,其实是办不到的,真正的法,最后是自己体悟的,不在文字里。即使是一些知见上的对与错,都还是在方便法中,非实相,不必执着。
  但也不是见不着,不是深不可测,严格地按方法来就可以了。


  
  持戒的意义
  最初修行,是没有戒的,大家都在佛陀的教育下,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很自觉,不需要规矩约束。

  后来,人多了,有人不那么自觉,自律能力差了,所以,要制定出纪律来。这些纪律分为两种,一种是防止自己被伤害的,避免为自己添加恶缘,成为修行的障碍,这是主要是部分。二是有关形象方面的等,这是防止有人破坏僧团形象,损坏佛法在世人心中的信心。
  一些人把戒神秘化了,甚至害怕,远离,这是没有必要的。戒对一个修行的人,只有帮助,没有任何坏处。

  打个比方,比如你准备建一个房子,要做一个围墙围起来,保护这个工地,要防止小偷来偷东西,或者坏人来恶作剧。围墙弄好了,你这个房子才能建,哪一个安全细节有漏洞,都会出问题。

  戒的主要功能,就如这个围墙,是帮你断这些恶缘的。把所有可能伤害到你修行的主要漏洞,都堵住,你修行就基本能平安进行了。

  在家佛弟子,一是要皈依。按北传来讲,除当地几乎找不到出家师以外,几乎都不鼓励自己皈依,而是去寺里三皈依。依南传来讲,即使自己皈依,也有严格的规矩。一个坚决不愿意皈依的人,他其实不是佛弟子,不管他如何辩解。

  居士五戒,南北传都是一样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大家最容易犯的是妄语戒,凭感觉说话,凭自己的想象说话,凭自己认同的,喜欢的东西说话,而不去追根究底,这会把自己的修行带上迷途。

  如果你希望在修行上有所成就,一直要坚持讲真话,凭良心讲如实语,绝不侥幸。讲自己能证实的话。不能讲的时候不讲,不确定的事不传播。如果某些特殊原因,为了帮助他人而讲假话,比如安慰重病的人,这时心里也要清清楚楚,不是为了自私或者伤害他人。

  没有受戒的,自己也可以守戒,同样可以为自己修行断恶缘。但有机缘,建议还是去寺里受戒,它们是有区别的。


  
  
  人们是怎样堕落的

  说修行,就不能不说人是怎样堕落的。对于这个问题,佛陀有过专门的开示。为了方便理解,作了一个图表,下面是相关解读。

  最初的起因,是自我意识的建立,感恩之心的丧失。对于别人的付出,认为理所当然,对于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其实我们的行住坐卧,都离不开其他人的辛勤劳动,我们本来应该处处充满感恩,但却因为自我意识的强化,认为这是该我的,那是我用钱买的等等观念,让感恩之心泯灭了。

  因为没有感恩之心,处处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认为别人欠他的,对不起他。这样,惭愧心便无法生起来。我慢之心开始增长,看不清自己是必须要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生存的事实。钱和交易,本来就是一场游戏,但有人把它当真了,而把真的良心和本性给丢失了。

  因为无惭愧心,放逸心便增长,自我的约束与反观能力开始丧失。心浮躁,散漫。

  随之而来的,是对人的不恭敬,因为脱离了良心本性,对良好人格的培养,认为是洗脑。
  因为不恭敬善知识,故开始跟恶知识学习,跟一些乱七八糟的教人堕落或者没有良知的人去学习,追求“享乐”和“刺激”,建立了一套与道相违背的个人价值体系。

  然后,不愿意听善知识讲圣贤之道。时时喜欢找机会,去挑别人的刺,找别人的毛病,以显示自己的厉害。以破坏行为为乐趣。

  因失去善知识的教导,自我约束的失去,没有正念的引导,人开始难教,喜欢与人斗气,不务正业,心散乱,懒惰。

  人开始变得越来越随意,也没有什么约束,反对一切的教导和规矩,即使对他是有益的。
  人失去了正念,不知道正确的做人之道,心乱。

  不愿意研究道理,跟邪恶的人学习,并以此为荣,人变得懈怠。

  自我意识越来越牢固,相信一些并没有意义的约束或规矩,有的落入迷信。对解脱没有兴趣,不相信世间有解脱这回事。

  因为无知,又不愿意学习,随性发展,故贪欲,是非人我与怨恨,愚痴之心,便开始增长,与智慧和解脱远离。

  无边的苦海开始形成……

  
  修行证道的四个步骤

  修行证道是有步骤的。虽然没有绝对严格的步骤,但大致的步骤是有的。就如前文举的写作文的灵感一样,不能绝对保证你什么时候培养出灵感来,但培养灵感的过程,对大部分人而,还是有规律。

  第一步,听闻正法

  要注意,世间几乎所有传法的人,都会说,自己传的是正法。为了方便大家判断,列几条参考标准。

  人们有这样一条标准: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这个标准,从表面看是没错,其实难操作。

  比如依法不依人,当然,相对而言,经典比一般人的说教更可靠一些。但要注意到,经典也不过是在描述真理,是指月的手指,它本身并不是真理。因为所有描述者都有自己的取角。如果你不能站在描述者的角度,其实是看不到他说的意思的。

  二是依义不依语。你只有真正了解了义,才可以突破语,你不了解义,把语当成了义,都不知道。

  三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很多人都说自己是了义呢。同上,你只有了解了义,才知道这两者的真正区别。

  四是依智不依识。这个就更深了。你不悟道,那个智根本不会出来,唯一能抓得住的就是识。找都找不到,又能何处依呢?

  我不是批判这几句话,而是说,要警惕,用这几句话,对一般人而言,其实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标准。

  我举几个标准,供大家参考。

  1、从讲法者的角度看,他不是炫耀自己有多厉害,而是非常耐心地把实相讲给你看。讲得非常清楚明白,让你自己能听懂,并且能去检验。不讲神秘的,你看不见的东西来抬高他自己。不讲让你担心的,让你有抓住他想求他帮助的话来恐吓或催眠你,比如罪恶论。

  2、所讲的内容,都是真理。就是谁都能检验,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他讲的是如此,你试验也一定是如此。

  3、请远离一切讲鬼神,讲感应,讲神通,讲外星人之类的东西,这类东西,与悟道没有直接帮助。慧解脱阿罗汉,除了漏尽通以外,可以没有任何神通。什么是漏尽通呢,就是完全证到了无我,断尽了烦恼。换句话讲,智慧是出轮回,悟道证果的唯一有效利器。这个智慧,不是指意识和思维。是破一切相之后的妙明真心的显化,这个很深,先点到为止。

  4、从内容上讲。可以看两种书,一是南传的五部经典(在北传中叫阿含经系列),具体推荐《阿含解脱道次第》(上下册),这个书讲解得非常清晰,用来打基础。有了基础以后,继续看看北传的经典,代表作是《金刚经》,《坛经》,《楞严经》,《心经》。前者是解脱道系列,后者是菩萨道系列。先行解脱道打基础,就如从一年级到高中,后行菩萨道,可以到更高的层次去了悟。两者注意兼顾,不要偏废,或站在一方攻击另一方。

  如果你确定希望活着证道,请你暂时远离一切方便法门。不是说不可以看,你不妨先放一年再说。

  在佛陀说的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所以,你一定要树立起正见,视迷信和催眠如瘟疫,如烈火,远离这些。永远记得,保持清醒,明觉,客观,冷静,求真、求证的状态。

  没有正见,就如船在大海上没有方向感。把错误的观念当正见,就如拿了一张错误的地图,难以到达目的地。

  关于正见的标准和方法我已经讲了,以后我会继续讲,佛陀说的正见,关键部分有哪些。有了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对错与否,你自己都知道,清清楚楚,绝不会受人愚弄。学佛就是要摆脱一切人愚弄的过程,包括摆脱自我意识的愚弄,完全地清醒过来。


  
  第二步,深观实相

  深观实相,就是闻思修证的“思”。这个思不是思维推理,而是深入观察,你作为一个客观者去观察,而不是推理演绎。

  学佛者,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来到第二步。大部分人,都在讲道理,说知识。这一步,需要需开一切道理和知识,随时观察自己的当下,在当下能见法。离开知见,来到实相。这其实是悟的过程。学佛本来是断烦恼,改习气的,为什么有些人道理非常熟练,就是烦恼断不下去呢?就是没有来到观。

  有人说,你说的那些内容,我早已熟悉。可是,我习气就是改不了,情执就是放不下,也看不到进步。这比较细微,是自己把别人的知见,当成了自己的参悟了。把别人的参悟心得,当成自己参悟的结果,事实上并未进入参悟之门。

  就如你说你已清晰地看到前面是一个大坑,如果你你继续不知不觉往坑里跳,这说明你所谓的“看到”可能并不属实。又如你说你看到,自己背上背了很多无用的石头,但是你一直舍不得扔掉,这个看到,也值得怀疑。真正看到的人,恨不得立即把无用的石头全扔掉,哪里会贪恋呢。

  一个真正悟入的人,性格习气一定会大改,执着会极大地减轻,原因就是如此。

  一般说来,悟分为小悟,觉悟,大彻大悟。所谓小悟,就是你沿着这个路修上来,不断地会发现自己有小的突破,观到的东西越来越深入,小的惊喜不断,越来越看到本质,这是小悟。二是你能真正地离开他人的文字和经验,亲自地观出了三法印,缘起,无常,和无我。这个时候,叫觉悟,这个后面会详细讲方法。注意,文字说来轻松,世间能观到这一步的人,已经极少了。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不知道方法。第三步是大彻大悟,即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到自己的佛性,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白废功夫”,你会来到“无修之修”。来到这一步的人,非常少了。

  所谓悟道,就是这个过程。

  有人说,悟道,就是看到有光,头顶有光,中脉打通,或者天眼开了等等……要注意,佛陀不是这样讲的。

  这一步需要修止和观。需要有打坐的功夫。需要有一定的修定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后详讲。


  
  第三步,是修正身语意

  人们常说,悟后起修,就是指这一步。悟道,才算拿到入学通知书,刚刚开始呢。所以,就算你悟了点啥,也没啥好炫耀的喔。修行,就是修正身证意,与道不相应的错误的行为。让这一切都回到道上来,与道相应。

  悟道之后的人,能看清世间的一切实相,也能看清人们种种的愚昧和无明的行为。包括种种欲望的抓取。是不是悟道后,就能做好一切呢,不是的,就如树砍断了根,枝叶的干枯,还要很久的过程。

  比如有的人,明明知道贪吃会胖,胖不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还是要吃,这就是习气在作怪,并不是他不懂贪吃的坏处。所以,悟了道,并不等于你真能立即做到。但与之前相比,贪欲肯定会明显减轻。

  这个时候,我们要训练自己的身语意,让它越来越柔和,与道相应,而不是处处起冲突,找是非。随着明觉的提升,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强迫的提升过程。这就如你睡眼朦胧走在一个荆棘林,随着眼睛看到的越来越清晰,你越来越明白如何避让,而免受伤害。处处知道如何随顺,而且是越来越清醒。

  这部分内容,以后也会详细和大家分享。


  
  第四步 破结证果

  就是修行之后,证道。证道有两个分类,以南传而论,是证初果罗汉,至阿罗汉。以北传而论,是证初地菩萨至十地菩萨。

  以北传的说法,发出离心修行者,证的是罗汉果,发菩提心的修行者,证的是菩萨果。其实这两条道,检验的标准差不多,主要区别在发心的不同。

  以南传的说法,证罗汉果其实也必须要发菩提心的,即修慈悲喜舍,自利利他,愿所有众生出离苦海。

  北传与南传因为信息不畅,缺少交流等原因,有很多误会和错误的传说,甚至贬损的言论,读者要注意。现在信息很发达,这些误会可以消除了。

  总之,自私肯定是证不了果的。大慈大悲,是证果的前提,不然做不到的。

  以证罗汉道而言,一共分为四步,初果罗汉至四果罗汉(阿罗汉),一共需要断十个结,即破十个关卡。其中,最难之一是第一关,证初果,其关键在破身见。具体的方法,有缘的话,我后面会分享。第二难的是证阿罗汉,即四果,出轮回。

  菩萨道的证道顺序,按汉地有关分法,为52阶位。说句实话,这个52阶,并不清晰,很多地方似是而非。难以判断。

  我看到密宗的资料,也有十地菩萨的阶位,这个阶位初地至八地菩萨,是严格参考初果罗汉至四果罗汉来的,后面另加九地和十地菩萨。因罗汉果位的十个关卡,是佛陀当年亲拟并为众人所知的,佛陀当年的弟子,全部以罗汉为标准来分的。所以,操作性更强,也更有说服力。从这个角度讲,密宗的判断资料,更具有操作性。

  先把修行证道的关系,大致说到这里。供大家参考。


  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ai天亮就分手 2012-6-14 17:36:00
  我不修行。敢问大师,如何才能做个快乐人?清心寡欲?如果真的我会一笑而过。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那你就笑笑吧,开心就好,别无所求。
  @墨十七丶 2012-6-14 18:08:00
  请问楼主,参禅悟道是为了什么?从小处说是内心平静。。。大处着眼是普度众生么?
  -----------------------------
  从究竟处讲,就是明白自己到底是谁?找到佛心。离开一切游戏角色之外,找到真正的自已。又叫明心见性,最后成佛。

  从现象上讲,能断尽自己在人间的一切烦恼。没有一切挂碍与执着。装出来的不算喔。

  从人们的传说中讲,就是所谓的出轮回。

  至于普度众生,不一定是目的。因为会证到平等心,到此处,你看他人与自己,是完全平等的,看到受苦的人,机缘成熟时,便会主动去帮助,待人如待己,这在他人看来,好像是他在普度众生了。注意一下,不是伤害自己去利益他人,而是平等地对待一切。
  友情提醒一下,我每次发贴子,都会有不少的人进来,展示自己的厉害。

  想急着表白自己的观点,想炫耀自己比别人的厉害,这在修行上叫“我慢”,是障道的因缘。我们不必批评这样的人,但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要随时自问,我这是在炫耀自己的厉害吗?

  讲错一句话,都是可能断人慧命的。不少人把他人的慧命当儿戏,仅凭个人的爱好或者意识随意转贴文章。所以我劝读者,一直要清醒,不能盲信任何人。

  如果真有兴趣的人,我建议,除了我写的文字以外,不要看任何人的文章。原因我在前文已写得非常清楚,好像有道理的话太多太多,但能证道的最终只有一条路。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自己的亲修实证,换句话说,不加自己的观点和想象。如果你也实修实证,最终你将亲自证明,这些内容是对是错。

  不是我排挤他人,如果你将来看到最后,对他人的内容有兴趣,再回头看他人的内容也可以。如果一开始就混杂,你将无法前行。你要喝咖啡,要保证杯子里一直是咖啡,如果加一点茶,加一点啤酒,加一点小米粥,最后你告诉咖啡厅的人,你这咖啡难喝,这不能怨别人了。我知道这话没有几个人会相信,那么,权当是写给相信的人了。

  学佛不能带一丝丝的情绪,必须客观,清醒,冷静。所有的情绪的结果,都是你对世界的扭曲判断,而不是实际的样子。如果有人在讲法时,带着浓重的感情色彩,那么,你可以不用看下去了。
  打好地基 人天善法

  前面说了,假若修行如建房子,持戒就如那个保护安全的围墙。修房子总得打地基吧,对,人天善法就如那个地基的部分。
  可能有人不耐烦了。你说这么多无用的东西干什么,直接告诉我,如何去悟道,如何去证果就完了。这需要耐心喔。就如你要培养写作的灵感,如果你基本的句子都不会写,也不会组织文章的结构,灵感从哪里来呢?又如你想在自己的园子里养荷花,你得有一个种荷花的小水池,有泥,有这些基础,它才能长出来。
  一个人的心越宁静,越安乐,他越容易修行。如果他的心难受,被种种事所紧逼,或者怨气重,或者我慢大,修行越困难。就如一个地基越平整,越稳,越好建房。如果这个地基不安稳,不实,或者到处都是高低突兀的硬石头,则不方便建房。
  人的自我,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种状态。一种状态如气态,让一切都能穿流而过,而无所障碍,这是解脱者,或者即将解脱者的心态。一种如液态,如水,与环境相碰撞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但冲突不那么大,有苦有乐,平平常常,这是一般人的状态。一种如固态,如寒冰,坚硬而脆弱,这就如那种和谁都难相处的人,处处想去伤害他人的人。这种人修行极难,人们也不喜欢他。一个人的快乐与此是相应的,气态的快乐最多,寒冰的,痛苦相逼。
  我们修行人,应该从液态性格,向气态性格升华。自我的抓取越来越少,自我的固执越来越少,对他人的伤害越来越少,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少。
  怎么做呢,就是那句老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人人都会讲,人间能做到者,又有几人呢?如果你想修行证道,不妨养成一个好习惯,只要有做好事的机会,无论它再小,都去做一做,哪怕是一个好的念头,一个微笑,都可以,不要忽视。注意不要太刻意,太刻意会很累,养成这样的习惯,自然而然就好。
  只要有做坏事的倾向,要立即停下来,哪怕一个坏的念头也不可以。遇到别人制造令他人痛苦的事,我们也不要支持,哪怕从心里支持也不可以,不要“随喜恶业”。
  当然,现在做好事好像难了,骗子太多了,我们既要注意保护自己,又不要失爱心。你有一颗爱心,总不会出什么问题。
  我们发现,做了好事,人会快乐。做了坏事,人会不安或者痛苦。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心与道相应,或与道相违所展示出来的感受。顺道东,逆道苦。
  同时还要注意“自净其意”,就是不断地净化自己的意根。一般开始很难做到。那么,我们可以随时观察自己,是不是有贪欲,是不是有嫉妒,怨恨等,是不是有迷信,愚昧的行为等。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我们难以去除这些心灵的污垢,但至少知道是什么情况,而不至于不知不觉。
  不要去批判他人,指责他人,无论是出于帮助他还是什么良好的动机。不要与一切的环境制造对立。
  如果你会学做一个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常常微笑的人,身心会很轻松,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人际间的冲突也基本消失了,在人间也没有什么仇人,那么,你的修行之路,可以往后面进行了。
  这个修行的基本要求,一直不能丢,直到证道。
  如此做,坚持不懈,无欲无求,你可以证到天道中。如果听闻正法,如法修行,则可能证罗汉果或菩萨果位。
  修行是福慧双修。利益他人,是修福;破除虚妄,是修慧。
  打好地基 人天善法

  前面说了,假若修行如建房子,持戒就如那个保护安全的围墙。修房子总得打地基吧,对,人天善法就如那个地基的部分。
  可能有人不耐烦了。你说这么多无用的东西干什么,直接告诉我,如何去悟道,如何去证果就完了。这需要耐心喔。就如你要培养写作的灵感,如果你基本的句子都不会写,也不会组织文章的结构,灵感从哪里来呢?又如你想在自己的园子里养荷花,你得有一个种荷花的小水池,有泥,有这些基础,它才能长出来。
  一个人的心越宁静,越安乐,他越容易修行。如果他的心难受,被种种事所紧逼,或者怨气重,或者我慢大,修行越困难。就如一个地基越平整,越稳,越好建房。如果这个地基不安稳,不实,或者到处都是高低突兀的硬石头,则不方便建房。
  人的自我,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种状态。一种状态如气态,让一切都能穿流而过,而无所障碍,这是解脱者,或者即将解脱者的心态。一种如液态,如水,与环境相碰撞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但冲突不那么大,有苦有乐,平平常常,这是一般人的状态。一种如固态,如寒冰,坚硬而脆弱,这就如那种和谁都难相处的人,处处想去伤害他人的人。这种人修行极难,人们也不喜欢他。一个人的快乐与此是相应的,气态的快乐最多,寒冰的,痛苦相逼。
  我们修行人,应该从液态性格,向气态性格升华。自我的抓取越来越少,自我的固执越来越少,对他人的伤害越来越少,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少。
  怎么做呢,就是那句老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人人都会讲,人间能做到者,又有几人呢?如果你想修行证道,不妨养成一个好习惯,只要有做好事的机会,无论它再小,都去做一做,哪怕是一个好的念头,一个微笑,都可以,不要忽视。注意不要太刻意,太刻意会很累,养成这样的习惯,自然而然就好。
  只要有做坏事的倾向,要立即停下来,哪怕一个坏的念头也不可以。遇到别人制造令他人痛苦的事,我们也不要支持,哪怕从心里支持也不可以,不要“随喜恶业”。
  当然,现在做好事好像难了,骗子太多了,我们既要注意保护自己,又不要失爱心。你有一颗爱心,总不会出什么问题。
  我们发现,做了好事,人会快乐。做了坏事,人会不安或者痛苦。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心与道相应,或与道相违所展示出来的感受。顺道东,逆道苦。
  同时还要注意“自净其意”,就是不断地净化自己的意根。一般开始很难做到。那么,我们可以随时观察自己,是不是有贪欲,是不是有嫉妒,怨恨等,是不是有迷信,愚昧的行为等。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我们难以去除这些心灵的污垢,但至少知道是什么情况,而不至于不知不觉。
  不要去批判他人,指责他人,无论是出于帮助他还是什么良好的动机。不要与一切的环境制造对立。
  如果你会学做一个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常常微笑的人,身心会很轻松,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人际间的冲突也基本消失了,在人间也没有什么仇人,那么,你的修行之路,可以往后面进行了。
  这个修行的基本要求,一直不能丢,直到证道。
  如此做,坚持不懈,无欲无求,你可以证到天道中。如果听闻正法,如法修行,则可能证罗汉果或菩萨果位。
  修行是福慧双修。利益他人,是修福;破除虚妄,是修慧。
相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