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里设一个文件叫“那些妈妈解释不了的问题”。里面写着小宝的一些发问。这个文件越写越多。以前,我希望他的每个发问我都能回答,因为我希望他的世界清晰、明朗,仿佛唯有清晰才能快乐。后来,我发现我做不到,我不能强编一个自己都未必肯定的答案。再后来,我觉得没必要做到,因为很多事情,不给答案,比给出答案好。
比如有次小宝问,为什么有些他很喜欢的朋友,对方却不喜欢自己。我说,即使在大人之间,也存在这样的时候,这个问题,妈妈也没答案。再有次他问,我不让他在公众场合做的某些事,有别的小朋友做的,却没有人阻止,他去阻止了,为什么我说他多管闲事。我说,每个人都只归自己的爸爸妈妈管,话还没说完,我就迟疑地闭上了嘴巴,因为我意识到,这到底算不算多管闲事?而多管闲事又是不是肯定不对?这些反思,都是因为小宝的发问而起的。
成长会让他找到自己的答案,比我给的更好。不是所有的发问都为了一个回答,有时候,发问是一个单箭头,更多时候,发问却是一个双向的箭头,它的作用是双方的。
几年前经常阅读育儿文章和育儿书籍,很多困惑,都希望能从其中找到答案。也许我也确曾从其中获益过。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反对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育儿书了。
最初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从各种育儿文章里看到这么一个说法,父母相爱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相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相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证……诸如此类,大意如此。
这个说法肯定是政治正确的。但我为什么感到不妥?因为我觉得,没有任何人在可以相爱的情况下选择不相爱。相爱是一种本能,不是一种选择。如果把两个人的相爱当成一种教育的先决条件,这个说法等于是在说,如果父母不相爱,那么孩子就免不了心理不健康,对于那些婚姻不够幸福的人,等于是双重的失败。这难道不残忍么?
但这个理论非常普遍。不止这个,有不少流行的育儿观念,都带有一种“如果不这么,那么就会那样”的语气。“做到28条,让孩子从小自信”,“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更聪明”,我反感那些说法,并非因为我违背它们,被说中了所以恼羞成怒。而是我对所有武断的结论都很警惕。它们忽视了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幽微,它们小看了成长的神出鬼没。而教育,其实是非常细节化,非常个人化的,难有简单的、必然的规律可言。
但,正是这些非此即彼、非左即右的育儿理论最受欢迎,因为它们最明确,看起来也最有操作性。人实在太爱偷懒了,功利心是我们难以克服和难以自知的,哪怕是对于爱子心切的父母们,他们在最看重的育儿这件事上,仍然免不了、甚至更暴露了功利心。
我曾看过一篇好文章,把育儿书籍和减肥产品做对比,认为两者有相同之处,都是没有普适答案,又有广大受众,受众都有强烈的达成目标的欲望,但他们都希望有一种办法,不花力气,不花时间,易操作而且效果明显,最好是喝点茶,吃点药,或者躺在器械上不动就减肥了。所以,育儿书籍的操作性越强,就越受欢迎,越能举出个成功案例,就越有说服力。
教育书籍和鸡汤界书籍一样,也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是一种同性质的势利。想想也不奇怪,如果像我所主张的强调凡事没有定论,强调教育的不可把握,那还有什么可写的呢?结论变得艰难,做法也难以借鉴。那么,这个广大的市场就浪费了。一大波接一大波的嗷嗷待哺的新手父母们,需要大量指南,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简直是供不应求呢。
在书籍市场上,充满功利色彩的,并不只是育儿书籍 ,成功学的书在机场书店最为显眼,都不言而喻着市场的口味。但教育,毕竟是一件例外的事,它与生活相关,与心灵相关,与一个血肉相联的生命相关,教育类的书和文章,值得我们更加神圣审慎地对待,我还是愿意说点不合时宜的想法。
我想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父母把自己的品味提高了,童心世界的丰富和幽微,就会像退潮后的岛屿一样,向父母呈现。你需要了解一个人——即使他是你朝朝暮暮相处的孩子——你需要了解他的灵魂,才能懂得教育他的方式。而了解一个人的灵魂,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首先,还得有了解的能力。
我有个朋友A,从不关心育儿理论。但她是一个对生活有很清晰思考的人。她也享受着育儿。女儿上小学之后,有一次班级的微信群上,大家凑份子给老师送教师节礼物,只有两个人没有响应,一个是没有装微信的,一个就是她。
这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做法,如果我严厉点,几乎可以批评她的自私:你可以自己清高,但是压力是孩子自己承受的,因为孩子在班上生活,别人会当她另类。
A特意打电话给老师,说她没有参加,并且对孩子们互相打听家长有没有参加这一现象提出了担忧。她说不参加的原因,一是认为送礼不是尊师,反而是对老师不尊。二是向来对多数人绑架少数人意愿的做法很反感。她希望孩子明白,从众容易,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容易,但再不易,再有压力,也要有拒绝凑热闹的勇气。领头的家长,很辛苦很热心,但是热心在现代社会并不代表文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说:子所欲,也未必施于人。
我仔细琢磨A这个做法,并反复问我自己,如果是我,我能不能做到。我做不到。但我仔细思考之后,支持她的做法。因为A的女儿,是一个乖巧并略胆小的孩子,她最需要的,是知道不从众并不可怕。我儿子是个本身就比较任性的孩子,我更愿意他在这些琐事上从众而少受些瞩目。当然我这个结论,听起来实在不“高大上”,育儿书恐怕不会直接这么说。但这就是为母之心最本能的直觉。
另一个朋友B,有一次和儿子一起阅读那篇网上流行甚广的文章,“我愿意做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B对儿子说,她不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一个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奋斗目标,但不能把“对别人鼓掌”当作一件事来做。
听到B的说法时我几乎醍醐灌顶。这就是一个擅长独立思考的父母才会有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很可能会被伟光正的育儿书视为“这是给孩子压力”啦什么的,可是它是真正出发于一个独立思考的大脑,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的理论。它与为母者的一贯三观紧密结合,也与孩子的性情严丝密缝,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还有一个朋友C,也属于做事不按章法之人,有一次她带孩子散步路过卖彩票的店子,孩子问中奖是什么,她心血来潮便带孩子去买了一张。
毫无疑问这做法也违背政治正确的亲子生活。完全是带孩子赌博啊。而且,这能教孩子什么道理呢?问她,她也只是无所谓地嘻嘻哈哈。再多问几句,她倒奇怪了,咦,难道我们做啥事,都有一个目的?比如说,通过这件事,可以让孩子学到啥啥啥?您这是写文章写出毛病了吧?难道就不能纯粹贪图个好玩?
确实,这也是出于她对孩子的本能的了解。事实上孩子第二天就把兑奖的事忘了,她自己更是把彩票的票根不知丢哪里去了。她们母子的亲子生活,就是这么无厘头,但这无厘头中,有着她们毫不用心、信手拈来的乐趣,它们图啥呢?图个乐子啊。
可是,我们的一生,最重要的,难道不是有趣和丰富么?要让孩子有一个更有趣的人生,首先,难道不是先让自己做一个有趣的母亲么?
以前我做过一个专题,叫“为什么要有公德心”,这个专题做下来,才感到教育之难,因为,对一些孩子来说,“慎独”、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坚持公德心,并不容易。
我们的上一代长辈,很多人几乎没有“公德”和“环保”这种概念。他们判断一件事情能不能做,主要的考量因素是“要不要花钱”或者“是不是咱自家的”。他们自己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垃圾往楼道里倒,往门口的公共场所倒,因为——那不是自家地方。有人喜欢把烟头塞在一些特别隐蔽的地方,如行道树枝桠处等等,他们知道“乱扔不好”,但是又不想费心去寻找垃圾桶,因为不想为这件事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
目睹这些做法的孩子,自然难以培养起本能的“公德心”。 公德教育最难的地方在于,你要告诉孩子,这是错的,不是会不会被惩罚的问题,而是这么做本身是错的。我们很多人对道德的理解,总还处于“取悦于人”这一点上,似乎我们做的某件事,是因为它会令我们得到赞美。而真正的道德,包括公德心,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赞美和肯定。
所以,真正把这种道德内化为孩子的本能,父母首先要把它们变成本能。与上面提到的反面案例相反的,我也见过感人的长辈,曾在小区的垃圾桶旁边,看到一位老大爷,把啤酒瓶倒掉里面的啤酒,大爷说这是过期啤酒,怕捡垃圾的人不知道拿去喝了。另外他听说过期的啤酒会爆炸,怕万一炸到人就不好了。——后者也许没有科学根据,但是老大爷的用心,却是令人感动。
这就是道德,它其实也是一种本能:本能觉得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给周围的环境造成危险。这样的家长,肯定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最好的道德教育。这是育儿理论所不会教给我们的。
好的教育,就像好的阅读一样,是对生活真相的一次辩析过程。上面提到的这个老大爷,以及A、B、C三位朋友,是我认为真正懂得育儿之道的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先把自己教育好了,他们总结出自己的生活哲学,那不是任何书籍来帮他们总结的。
这套生活哲学,听起来也许另类,可是它充满着外人不易理解的细节和逻辑,它适用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它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图片来自网络)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