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9岁小朋友该了解怀孕知识吗?



文|吴丽玮
前段时间,一个小学家长状告老师讲授怀孕知识的新闻火了。那么,9岁的小朋友到底该不该了解怀孕知识呢?
作为家长,你当然有权利拒绝。
怀孕既可以理解为纯粹的科学知识,把握不好又极有可能讲成敏感内容。即使是青少年性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的北美和英国,教育部也都规定,家长可以随时让孩子退出任何性教育内容的学习。
可每个家长都得面对孩子的灵魂拷问,“我到底是怎么来的?”经历了时代进步的你可能不会再说,“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但可能还是会“这个、那个”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最后只好搪塞一句,“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但你越是表现得顾左右而言他,结果越是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忘了,一所合格的学校,早已教会9岁的孩子如何为自己的疑惑寻求答案,如何在网上检索关键字查询信息。越瞒知道得越快,了解得越多。
几个月前,新西兰教育部发布了一组有意思的宣传短片。让两个色情电影明星来敲门,告诉那位满脸惊讶的太太,她的儿子刚刚在网上看了两人的作品。一丝不挂的色情演员落落大方地说道,色情片是为了给成年人娱乐用的,它跟真实的生活是两回事,一个孩子不应该用色情片来认识生活。片子的结尾,那位难掩尴尬的太太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念“别生气别生气”,然后平静地对那个已经把牛奶打翻的小男孩说,“来,我们谈一谈吧。”
新西兰教育部宣传短片截图
家长在子女性教育这件事上的责任,躲是躲不掉的。
但我们长久以来总以“防范性侵”来为性教育做注脚,让家长对性教育这事特别下不去嘴。
我周围有很多操心孩子教育的朋友,记得几年前,我把我们杂志推出的一期儿童性侵的封面安利给很多人,但让我意外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反应冷淡,“这……离我们有点远吧?”后来我想明白了,虽然这个话题的主角是儿童,但它其实是一个公共议题,硬要把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件跟自己小孩的教育扯上联系,搁谁谁都别扭。
插图|范薇
先不说以防性侵为目的的性教育,是否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单从直接效果来讲吧,从我一个跆拳道教练朋友的视角观察更有意思:每一次有儿童性侵案被曝光,找他咨询的家长就变得格外多。练点儿格斗技术,实用,况且还能让家长在内心的尴尬和焦虑中取得平衡,确实比有些三观不正的防性侵教育强得多。
比如中国美院的新生手册里,把女生被性侵归咎为自己长得漂亮、爱打扮。性格怯弱、意志薄弱、不善社交也都可以成为被侵犯的理由。我承认在每一个社会里都会对女性有渗入各种层面的歧视,但来自一所著名高等院校的公开成见,听完还是着实吓人。它不但说明我国某些防性侵教育的荒谬,更代表着性教育在更大层面的缺失。
《嘉年华》剧照
或者准确点,我们应该把这个学科叫做“与性和性别有关的教育”,看看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你可能就不觉得它如此苍白困窘了。
以性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的新西兰为例,“性别与健康”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写入教学大纲的内容,是与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门类并列的大类,每一个级别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
一年级小朋友的课堂会讲些什么呢?性别教育会从认识、保护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开始讲起,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家庭都有谁组成,每个人的家庭可能都是不尽相同的。
《父与子的X教尬聊》剧照
大多数的家庭里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但也有些是单亲家庭,或者是两个爸爸,或者两个妈妈等等。观念也会渗透在学前教育里,幼儿园组织“妈妈日”、“爸爸日”或者“爷爷奶奶日”时,老师会告诉小朋友,如果这些人不能来,也可以邀请你喜欢的其他大人来。从意识到家庭的不同,来为性别教育起步。
生理与生殖、社会性别、性别气质表达、性别权利等等,这些都是性别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美国加州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将“LGBT的历史与社会贡献”纳入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中,代表了美国在性别教育的平等与多元问题上,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尽管社会的整体价值观还与此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的性别教育仍然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具体的问题:
为什么中性风格的女团艺人总是备受争议?为什么说男孩很“娘”就带着羞辱?为什么女孩要穿粉色,男孩要穿蓝色?为什么舞蹈班都是女生,而足球队清一色男孩?让人愤怒的“10岁男孩在书店里侵犯5岁女孩”,谁说性教育主抓的就是防性侵,而不是预防性侵别人?与其教育女孩穿着不要过于暴露,不如跟所有孩子好好讲讲,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身体。
性教育,或者性别教育,是安全教育,是科学教育,更是“尊重”二字。
《性爱自修室》剧照
不过话又说回来,到底几岁孩子该了解怀孕知识呢?
在国内缺乏性教育详尽课程规划的前提下,如果以一个较为公平的视角来做衡量,不妨以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作为参考。联合国给出的指导意见是:5-8岁的儿童应当理解怀孕是一个自然、可以被计划的生理过程,9-12岁儿童则需了解怀孕的关键特征、现代避孕措施,以及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对其决策过程的影响。
新西兰教育部宣传短片截图
国内曾有部被业界交口称赞的小学性教育教材,名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健康读本》,由北师大刘文利教授带领的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令人惋惜的是,因为它描摹“房间里的大象”过于清晰,面世后遭到了诸多投诉,最终导致这套教材全面下架。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9岁家长的焦虑引发反响是好事,它引起了辩论,而真理越辩越明。期待北师大的这套教材重新上架的那一天。
作者档案

吴丽玮
三联记者,喜欢人物故事,最近痴迷于东西方教育比较。

26分钟前


三联生活周刊
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怪兽在南半球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新刊出炉!点击下图下单
「中国扶贫的道路选择」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