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被开水烫、颅脑损伤瘀血、嘴唇被打火机烧裂、大小便失禁、全身多处骨折……这是一个仅有6岁的女孩受到的虐待,而施暴者竟是她的亲生母亲。
女孩名叫童童(化名)家住辽宁省。几个月前,童童还是个阳光、快乐的女孩。几个月后,再次见到童童,完全变了个人样:全身大面积烫伤、头上有多处斑秃,毛囊已经坏死。即使出院后,走路依然一瘸一拐的。眼神中已经不是有孩子气的好奇,更多的是恐惧和胆怯。
要不是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童童这段地狱般的生活可能一直无人知晓。
而且童童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百度上只要输入“父母虐待孩子”这6个字,就能立马弹出3180万个相关信息,都是相关父母虐待孩子的新闻或视频。更有甚者连4个月大的孩子也不放过。
都说虎毒不食子!在弯弯,一位父亲居然因为忍受不了4个月孩子的哭闹,竟将孩子手脚全部打断、用嘴咬孩子,甚至用上了刀。最后孩子在医院抢救了两天,才脱离危险。但医生却说,孩子长大后很可能留下手脚不协调的后遗症。
甚至还有不少已经有孩子的家长坦言:自己好像有虐待倾向。家里两个孩子都下死手打。掐脖子、捂嘴,真的不知道怎么了?打孩子的是自己,爱孩子的也是自己。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好好疼都还来不及呢,却能下如此狠手?
直到看到《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我才真正找到答案。
这本书是日本加藤谛三的作品,就是专门揭露父母匪夷所思的做法背后的真相、为什么会给子女带来伤害,以及教我们如何终止这种恶性循环,从令人痛苦的亲子关系中获得解放。
一、追根溯源,父母体内住着“孩子”
加藤谛三说:“一个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长大后身上的“幼儿属性”也不会消失。”
小时候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就会造成对“爱”特别的饥渴。即使长大为人父母后,依然如此。为了弥补这份缺失,他们会向外界寻求补偿。一般是通过金钱、地位、权利等获得。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到好多富人,明明已经衣食无忧了,但却总高兴不起来,依然整日焦虑。我们可能会觉得他们太作了,其实并不是。他们这些行为其实是小时候缺爱导致的。
不过,能成为富人是少数,那么大多数缺爱的人会怎么办呢?他们会转向伴侣寻求补偿,但伴侣毕竟是成年人,通常并不是好欺负和糊弄的。于是,他们就会把目标转向弱小的孩子身上。这就导致了亲子角色互换。
明明已经30几岁的人了,内心可能仍然只有五六岁。这五六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呢?肯定是整天围着爸爸妈妈转。这就导致,父母变成了孩子,孩子变成了父母。
二、亲子角色互换的具体呈现及危害
1. 向孩子撒娇,来满足自己幼儿时的愿望
这些父母,时刻要求孩子对自己心怀感恩。孩子一旦忘记感谢,就会突然生气。
比如,有天孩子出门,把吃得直接带走,没有说谢谢妈妈。妈妈就会很生气,孩子回来后也不和他说话。孩子呢?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看到妈妈把门一关,不出来吃饭了。
通常,这个行为是小孩子撒娇时会做的。他们躲在屋里,想等大人来开门带自己出去吃饭。如果这个时候大人不理会,过段时间孩子就会乖乖出去吃饭。有的孩子可能会再气会儿,端着饭碗到其他地方吃,或者干脆坐地上。这时大人喊他一句,给个台阶,孩子就会立马像没事人一样坐桌上和大人一起吃饭了。
但如果是亲子角色互换的大人呢?她可不会像孩子那样,主动给自己找台阶下。而是一直在等孩子来和自己道歉。
但孩子一直迟迟不来,妈妈就会出来大骂孩子,说自己如何如何辛苦,责备孩子不懂得感恩。
诸如此类的行为还有很多。比如,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让孩子做。孩子做完了又责怪孩子做得不好。想要什么东西,必须要孩子买,孩子买了又责备孩子浪费钱。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两种结果。要么孩子变得很温顺,对她言听计从。要么就是很叛逆,会反抗。有的是直接反抗,有的是间接反抗。间接反抗通常就是用“不上学”来表现。
所以,如果孩子不想上学,一定要先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2. 过度宠爱、取悦孩子
《知否》里小秦氏对顾廷烨小时候特别宠爱。最后,弄得顾廷烨年轻时不学好,落得一身骂名。我们知道小秦氏不是顾的亲生母亲,她这一招完全是捧杀。幸好顾在成年之后知道了小秦氏的阴谋。
但如果换作亲生母亲呢?我们身在其中还会容易察觉吗?
孩子想要什么玩具、想吃什么东西,直接买买买;欺负别人家孩子、破坏公物?没关系,孩子还小,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又何妨……反正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的,恨不得全部在孩子身上实现。
以至于有些孩子被宠过头了,一点小事就会打自己的爷爷奶奶,甚至和自己的父母对干。这个时候,后悔已然来不及了。
以上这些行为,看似在爱孩子,其实是在攻击、压榨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呢?也根本不会察觉,以为自己一直是“被爱着”的。
其实,这些都是父母过度虚伪的爱,是他们对自己内心缺爱的一种补偿而已。
3. 吹捧、炫耀自己,在孩子身在找存在感
正常的育儿关系是:父母听、孩子说。然后,适当地给予鼓励和夸奖。孩子通过在父母面前的自吹自擂后,自恋情结得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恋情结也会自动消失,然后逐渐自信起来。
但是,亲子角色互换的父母却反过来了。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孩子来夸赞自己。还经常喜欢在孩子面前吹牛、炫耀自己。让孩子说“爸爸、妈妈好厉害”的话。
如果孩子不附和,他们就可能掀桌子、摔筷子。如果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父母就感觉自己被羞辱了,就会突然大发脾气,骂孩子瞎说话,不懂尊重长辈。甚至对孩子“恨之入骨”。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转而到自己孩子身上来找存在感。
这就和“有的小孩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会通过搞破坏、在学校和同学打架等方式来获得。”一模一样。而且父母的这种需求和行为都是潜意识的,自己根本察觉不到。
但在这种环境下教育的孩子就很可能出现“难以被取悦”、“自恋”、“有恋母情结”的人。
比如,我们通常见到的那种“外冷内热”型的。身边的人都觉得他不好相处,都不太乐意搭理他。但其实,他自己内心却是想和别人相处的,但又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好好相处。
再比如,有些人和别人讲话,总会不自觉地在意别人的想法,而且感觉站在人群中就会十分痛苦。这就是因为小时候自恋情结没有满足,时刻想获得别人关注的结果。
4.依赖孩子却欺负他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不好好学习,我就死给你看”……
孩子一听到这样的话,怎么忍心呢?肯定会大吵大闹,然后妥协,对父母言听计从。
在外人眼中,他们是好家长。其实,他们的内心却是一只残暴的狼。直到有一天,孩子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可能会选择离家出走,甚至轻生。
这个时候,外人第一时间又会来指责孩子:“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他父母对他那么好,啥事情想不开?你让父母以后怎么活啊?”
这些父母通过威胁的方式来达到某种目的。看似他们想抛弃孩子,实则是他们害怕孩子抛弃自己。
如果一个家庭有多个子女,再碰上这样的父母,那么其中一个小孩就要遭殃了。
父母在潜意识中对某个孩子抱有爱的需求,但却跟其他孩子一起欺负那个孩子,将那个孩子排挤在家庭成员之外。
难怪我同事常跟我说,她妈妈只对哥哥好,对她非打即骂。即使现在工作嫁人了也依然如此。每次回家,我同事要是空手回去,必定挨骂。买东西回去也依然会挨骂,因为嫌弃她浪费钱,或者买的不好。
但是,每次父母生病第一时间总是先联系我同事。然后她带着他们在医院跑来跑去挂号、安排住院、留院伺候。而那个哥哥什么事情也不做,就偶尔来看望一下,妈妈就夸得不得了。甚至还会指责我同事照顾得不好,向儿子诉苦。
每每说到这,我同事都几近哽咽,说现在这些根本算不得什么,小时候受到的虐待才更多呢。
其实,父母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对那个孩子抱有依赖心理。他们所有的行为都在向孩子释放这样的信号:快来关爱我吧。但他们一边向孩子寻爱,一边又对孩子抱有敌意。这就导致孩子经常生活在痛苦的边缘。
三、我们该如何改变呢?
在亲子角色互换关系中,孩子成了父母解决内心冲突的一种工具。这对孩子本身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这种在缺爱、甚至是父母虐待下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不由自主地延续了父母的行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又会接着“残害”下一代。
那么,如果我们生在这样的家庭该怎么办呢?与其怨恨父母,不如想办法改变。《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告诉我们,解决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离开他们!
具体如何实施呢?
你可以去很远的地方上学、工作,然后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之后,通过家庭的疗愈,心理学知识的补充,慢慢找回曾经的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办到的,而且也不会立竿见影。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去克服各种阻碍,直到自己能够独立地走出去。
这样,你才能跳出原有的原生家庭的束缚:认识不同的人,学习他人待人接物,以及相处之道。终有一天,你也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上只是《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这本书精华的冰山一角,书中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我们去学习。
“童年受伤的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痛苦的根源、发现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摒弃过去,重建自己的性格和社会关系,学会做一个健康的家长,不再把伤害传递下去。”你将会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