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考试要是考不好,家里的学区房价格就要跌了



现在的孩子读书压力实在太大了,因为如果ta们期末考试考得不好,家里住的房子可能就要跌个几百万……
地处上海闵行最偏远地区的紫竹半岛小区,因为对口一所号称顶级的学校,价格从去年7 月的7W+每平米,年底的成交价飙升至12.8W每平米,短短半年时间,还差一点就翻倍了。

然而此次期末考试所公布的闵行区的成绩排名,这所传说中的顶级学区里的学生只考出了闵行区第9的排名,网传一夜之间,紫竹半岛的挂牌价降价300W。(仅仅是挂牌价,成交价是否有变不详)
在我们上个月的文章“楼市开启新一轮疯涨,学区房到底值不值”中,提到了正上演速度与激情的魔都房价,我发现在最近的家长群里,家长们又开始讨论“浦东可能要和北京一样实行多校划片”:

在今年的一月初,浦东新区教育局局长在2021年的工作务虚会上提到,将学习新加坡和海淀区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虽然最新的招生入学政策还未出台,浦东教育局也辟谣今年的入学政策不会有方向性的变化,但家长们的心还是被狠狠牵动了:
“那以后呢?学区房还管不管用?”
“学区房还要不要买?”
“买了学区房的,孩子还能不能对口入学?”
……
1
花千万买的学区房
却上不了心仪的学校
最近我听到了一个新词“铁片”,孩子铁定能进对口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就被称为铁片。
可多校划片政策,即在一片学区内的多个学校随机排位,让过去在铁片学区的孩子,不一定板上钉钉上重点,一切凭运气,学区房没学区了!
在2017年的北京朝阳区,最早开始实施多校划片,满足第一顺位条件的直接入学,超额之后再划片摇号。在2019年,海淀区在参考落户时间的前提下,也开始实施部分区域多校划片。
去年,北京最后一个未实行多校划片的优质教育区域——西城区,也开始实施多校划片了:
自2020年7月31日后,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产证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入学政策的改变,让那些以为买了学区房就安心的家长,瞬间感受到冰火两重天:▼

花千万买的学区房,还是上不了心仪的学校。
从政策长期的趋势上看,是弱化现有学区房的市场流通价值,减缓学区房的流通速度。
简单来说,一方面渐渐消灭学区房概念,打掉学区房溢价,另一方面,让每个孩子入学好学校的机会更平等,让教育更公平。
2
教育改革的本质
——生源均等化
我们再来看看上海的“公民同招”政策,跟“多校划片”异曲同工。
上海从2020年起将全面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对口入学,民办摇号入学,报名民办学校如未被录取的,回来则可能接受统筹的公办学校。

众所周知,上海的民办小学初中过去普遍比公办牛,2020年上海市幼升小信息登记18.51万人,通过摇号,能被民办小学成功录取的只有1.58万人。
按过去的模式民校招生,通常都是超额报名,学校通过各种面试笔试挑走前10-20%的孩子。
这些掐尖的孩子本身资质就好,再配上好老师更能出好成绩,而旁边的菜小菜中挑不到好学生,只能一直菜下去。
造成牛校越牛,菜校越差局面最大的因素不是老师的差异,而是生源。
如今为了避免“牛校越牛,菜校越差”的马太效应,让那些民办牛校失去了对优秀学生的掐尖选择权,摇号以后所有孩子各凭运气,每个学校生源平均分布。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多校划片”,还是“摇号派位”“公民同招”,最后的结果趋向于,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符合正态分布,各校的生源被均等化。
3
富人靠装备
穷人拼天赋
很多家庭买学区房目的都是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生源均等化后,也出现了一个弊端:老师讲课会“将就”“照顾”中等偏下、资质差的学生,授课内容有局限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成绩能拔尖的孩子,要么靠天赋,要么课后花功夫。

均衡以后的教育扩大了优质基础教育受众,扶植中下层的孩子,给了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从底层突围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但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呢?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不下滑,或者更上一层楼?到底是拼命鸡娃,还是去寺庙烧根香。
大多数家庭一定是选择“鸡娃”,内卷化也就加深了,全民鸡娃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就像一句俗话所说:富人靠装备,穷人拼天赋。
于是很多中产阶级的家庭,不遗余力地给娃砸钱上培训班,想通过上辅导班拉开自家娃和大众娃的差距,小学补不出差距那就初中高中一路补上去。
前不久有位海淀家长发的“家教要求招聘贴”很火,学历要求是清北交复TOP级别的学校,就连初高中都得是北京的六小强,还列出了各项奖励标准,:▼


另一边,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的家长也大有人在:补课老师年入200w,家长为付40W补课费卖掉房子,自己却连奶茶都舍不得喝(点击文字回顾往期内容),评论区的家长们纷纷表示同感:▼


大家都是不得不“内卷”啊!别的娃都在补,你家娃敢不补吗?
可我们要认清一个现实:孩子如果本身学习好,根本不需要花重金在外补课;学习一般的,平时培优补差即可;
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家长认为多上补习班可以挽救的,事实上别说花40w了,花400w也很难补出来,毕竟没有哪个真学霸是靠拼命上补习班能“补”出来的。
写在最后:
选房子也是在选邻居选环境,同时也是给孩子选学校、选同学,为了通过好的教育,带给孩子一个好的前程。
在深圳有一个网红学校——深圳湾学校,深圳湾作为深圳房价的宇宙中心,对口的学区均价超过了20万/平,能住在这里的都是非富即贵的家庭。
可是网传去年第一届参加中考约100人中,高分段人数极少,在南山区排名倒数第三。

20万一平的学区房,对应此般成绩,让一些曾经对深圳湾学校怀有无限厚望的家长,开始重新考量自己的选择。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澎湃新闻针对全国21个省和直辖市的29名省级高考状元,做过一项调查问卷:
高考状元们有93.1%上的是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比例为72.41%、普通初中比例为41.38%。

他们能成为高考状元,与从小读的是不是重点学校,似乎没多大关系。
在去年的高考状元里,有来自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荣、有家境贫寒的丽水高考状元郑烨,这些寒门高考状元别说学区房,就连基本的课外补习班、培训课都不一定上过。
由此可见,学区房不是教育的保险箱,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不是学区房。观察那些优秀孩子背后的家庭,一定也日复一日投入孩子的教育中,孩子最好的学区房永远是自家的书房。
学区房当然也是可以买的,毕竟孩子的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但关键在于,以怎样的心态买。好学区就是一群好学生堆出来的,有了好学生才有好学校,而不是送进好学校就一定变成好学生。
学校可以随机,孩子的人生不行,先踏实扎实地走好能看见的每一步吧。

- The End -
— 好物推荐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