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往年的这个时候,校外培训机构都如火如荼地进行暑期班招生,然而今年,整个培训市场都凉了!
从今年3月开始,打击校外培训的重拳,就一拳接一拳:
3月,北京线下培训机构全面停课排查。
5月初,15家顶级校外培训机构被顶格重罚,罚款3650万元。
6月,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6月中旬,路透社发布新闻称,针对校外培训,更严格的新规将会出台:即将试行禁止假日期间补习。首先将在北京、上海和其它几个大城市试点。
国家重拳出击整治校外培训的决心是非常明显的——喊停校外补课抢跑。
校外培训机构,以及过去那些鸡血的民办,其实不见得是老师有多神,他们能让孩子“出成绩”的“奥秘”仅仅在于“抢时间”——提前学习学校里未教的内容,抢出的时间,用来巩固复习。(比如初中入学考试前的小五班,在小学时提前学完六年级的课程,这样进入初中之后直接从初一的课程开始教,整个初中4年,省出1年时间,为中考的复习,提前多预留出一年的复习时间)
所以你说“抢时间”真的是一种进步吗?非也,“抢时间”只是加速了孩子之间的内卷,或者说是在内卷的环境中制造着竞争的“不公平”。
为何要明令禁止抢跑提前学?今天我就来解释一下,为何“提前学”其实没用。
1
提前学,没用!
有一个著名的帖子:“我家孩子2岁半,不爱开口说英语怎么办?”
看到这样的标题我都蒙圈了,2岁半没开口说话都很正常,怎么还要求孩子说的是英语?
幼升小一直都是“提前学”的重灾区。
作为鸡娃的顶级案例,几年前有一个5岁的“复二代(爸妈复旦大学毕业)”的孩子,就因为幼升小的简历火出了圈:1500个英语词汇量,一周能写3篇英语日记,英文年阅读量500本+,做过20多本思维书……
(5岁娃逆天简历 部份)
网友评论:
“小朋友人生的前5年看了我一辈子都不会看的书。”
“我半年才看20多本书,还是汉语的,自愧不如。”
其实,提前学的“好处”可能并不多,但“坏处”却挺大的。
我先说说为什么“提前学”没太大“好处”,这就要先介绍一个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有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选取了一对1岁不到的同卵双胞胎,让他们练习爬楼梯。(为何实验会选择双生子做实验呢?因为同卵双生子在基因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的身高体重和发育节奏都完全相同。这个能为实验提供了2个基本相同的被试,排除了很多实验干扰。)
哥哥48周大时,开始学习爬楼梯。每天练习10分钟,训练了7周,终于在54周时,能独立爬楼梯。
弟弟在52周时才开始练习,只用了2周的时间,就能独立爬楼梯了。
所以你看到没有?最后大家都是54周学会独立爬楼梯的。一个看似“提前抢跑”了,但另一个却比抢跑的那位足足少花了5周时间,这5周时间让孩子多玩玩,不香吗?
实验要说的是,虽然“抢跑”的那位做了更多的练习,但可能他开始训练时,身体其他的肌肉还没“到时间”,但若晚一点再练习,腿部的力量到这个时间节点正好也发育好了。所以,未抢跑的那位只用了2周就能独立爬楼梯了。并不是因为后训练的那位“天赋高”(双生子的智力、身体先天条件都是一样的),仅仅是因为,52周才开始训练,更符合孩子发育的规律。
并且,让大家更为吃惊的是,后来弟弟只用10秒就能爬上特制5级楼梯,而比他早受到训练的哥哥,却要用20秒。
格赛尔做了上百个相同的实验,结果都是如此。他得出结论:孩子在52周时,学习爬楼梯的效果最佳。
并且格赛尔发现,不仅是爬楼梯,识字,穿衣,使用刀叉也是如此,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
于是,他提出“成熟势力说”:
“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生理的成熟程度。在生理结构成熟前的‘超前学习’,从效果上看,没有显著的作用。”
该学的时候学,事半功倍;提前学,事倍功半,甚至有碍后续的长期发展。
幼小衔接和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都非常简单,有些甚至不教给孩子,孩子自然也能学会,提前学不仅损失了原先无忧无虑玩的时间,甚至还会折损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得不偿失。
所以,再重申下重点:初中之前的知识都不适合提前学,因为基本都很简单,很多东西一教就会,根本不值得还要去抢时间,所以希望以后小孩子的世界,没有内卷。
2
提前学,有害!
我们曾经写过一篇《三年级成绩突然下滑的孩子:超前补课的钱,都白花了(点击回顾)》其中讲到一个小学非常常见的“三年级现象”:那些因为一二年级抢先学,成绩拔尖的孩子,在三年级时,由于学习难度突然上升,成绩会呈现断崖式的下降。(因为难度提升以后,靠提前学和重复刷题效果已经不明显了)
并且,那些提前“抢跑”的孩子,往往因为填鸭式的抢跑训练,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其实同样的断崖式下降,还可能会出现在初二,或者高中阶段,同样是因为难度突然提高了。
强行填鸭式的“提前学”是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提前学也提前透支了学习的快乐,畏难的情绪,会严重打击孩子对学习的信心。
之前火遍全网,自嘲自己家“我和老婆是北大毕业,女儿和我们差得太远了”的北大副教授丁延庆,也深受到“提前学”的危害,因此而焦虑过。
作为一个社会学学者,他也深知“提前学”的危害:
“他们认为这么做有效,哪怕只能提高一分,也要逼迫,逼出毛病,逼到极致。我告诉你,你这么搞,反而分会更低,这样的话可能才有说服力。学习就是没有捷径,但它有弯路。过度死记和过度刷题都是弯路。”
现在他没有给女儿报任何的培训班,着重女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读图画故事开始培养读书的兴趣:
“我也在引导我女儿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培养她读书的兴趣,先从读图画故事书开始……再比如培养她的数学思维能力,你要不断地引导他,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己产生兴趣,主动求知。”
“提前学”,虽然能在知识储备上显现优势,但长远看来,是很不妙的:
1967年,David Weikart教授对密歇根州68名贫困儿童进行实验,发现:
“学术型”幼儿园毕业的孩子(着重阅读,数学,会定期用考试测评),在最初几年,有知识储备上的优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消失了。
并且在他们15~23岁时,与其他游戏型(以玩为主,不教任何学术内容)幼儿园、混合型幼儿园(与“游戏型”幼儿园类似,但偶尔会有成人引导学习)相比,在情绪和社交方面,表现更差:
15岁时,“学术型”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发生“不端行为”的数量是其他孩子的两倍。
23岁时,更易与让人发生冲突,犯罪率更高,结婚率也很低。
3
提前学,是“作弊”
今年两会时,中科院院士就说过,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学奥数,可能会把学习兴趣搞没。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那些怪怪的、奇特的技巧。
因为奥数是一种选拔,筛选数学思维极佳的孩子,让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对普通孩子来说,不仅没必要,而且产生厌学情绪。
就像数学考试最后一大题,很多人吐槽自己学生时代“最后一大题”都是放弃的状态,从来没有做出来过。那这一题是干什么用的?就是为了选拔顶级的理数好苗子。
中高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筛选”。抖音上有一个博主@温义飞的急救财经,就“人间清醒”地解释了应试教育的本质:
“全社会的高级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对顶尖人才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名校一共就录那么几个人,那么到底应该选择谁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呢?”
通过中高考,把匹配顶级教育资源的‘聪明’的孩子选出来,这样对于社会来说回报是最大的。”
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大学阶段,永远都不会是“考试”的终点。而通过补习班内卷式的“抢时间”,很可能最后你会发觉,大多数都是无效的。
到了大学,没有了父母和学校的“推力”,当然也没有校外培训机构这样的“作弊机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早早消耗掉学习兴趣的孩子,就容易放任自己,没日没夜地打游戏。
如果你还是不听劝,非得让你的孩子提前学,那就请一定在提前学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因为这才是能让孩子持续学习的“永动机”。
写在最后: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这个解释“内卷”的例子:
一群人在电影院里坐着看电影,前排有几个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因为看不见了只能也站起来,渐渐地,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因为你不站起来你就看不到电影。最后,大家都站着看电影。
↑,这就是内卷,你说它有意义吗?有创造性吗?它没有。原本好好地,大家都是坐着看电影的,后来就变成都站着看电影了,每个人都很累,但其实大家看的还是那个电影。
所以,坐着看不香吗?
但你说,你票子就是买在后排,前排的人都站着,你也确实没有办法让前排的人都坐下来。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只有制度能让大家坐下来。所以,国家要重拳出击打击校外培训,拳拳到肉,才能让那些吸血培训机构消停,让大家重新坐下来看电影。
所以,请不要再抱怨政策导致你孩子没地方补课,我们要感谢政策给大家带来一个更纯净和公平的环境。
对于提前学,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 The End -
— 好课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