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2021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引起了网友们的回忆杀:还记得你们的高三吗?高三的三百天,是与命运博弈的三百天。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叫做《高三》的纪录片,讲述的是福建省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7班的真实生活。
导演周浩用了一年时间,跟踪拍摄了这群希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镇少年,以及一位想帮助学生通过高考实现自我价值的班主任王锦春。
纪录片中,展现的不是单单是高考生为理想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也给观众带来深思——小镇学子的“中国式出路”到底在哪里……
1
只能通过高考走出去
武平县,在2005年纪录片拍摄时,还不通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武平一中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全县80%的大学生,都来自于这里。
武平一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家庭,从农村考到县城,他们几乎都是家里唯一的高中生,身上给予着很大的期盼——要考上大学,高考是农家子弟改变家庭命运最体面的路径。
学生们的家长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件事,也都深以为然:
“我们在田里干活,农民太苦了,想让他们考上大学,帮政府做好事。”
“女儿只要想学,家里就一直支持,哪怕最后把房子卖掉,也要支持。”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锦春,在第一次和学生的见面会上,就说想要走出大山,大家都要做好拿出半条命来做准备。
随着黑板上高考倒计时的数字不断变小,武平一中高三生的紧张氛围,也越来越浓。
早上5点30起床,一直到晚上9点50分,每周只有周日可以休息半天。
6点早自习开始,教室里就有读书声了,背政治的、背语文的、背历史的、背英文的,不同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像一首宏大的交响乐。
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堆着厚厚的卷子和课本,低着头几乎看不到人影。手头的试卷一天比一天多,每张课桌边都有几枚钉子,上面挂满了试卷。
在“只能通过高考走出去”的情况下,谁也不是天之骄子……
2
高三考生众生相:
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
齐耳短发的林佳燕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性格文静。
每天早上5点30,林佳燕起床开始学习,学到晚上12点多才休息。
林佳燕是同学们都羡慕的学霸,但她总是暗自怀疑自己,她的焦虑来自于难以超越自己的瓶颈,她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怕考砸,我每天都在退步,别人天天在进步。我开始失眠,我怕别人笑,我怕父母骂,我怕失败。所以,佳燕,咬紧牙闭上眼睛,拼命往前!”
镜头里,林佳燕捂着耳朵大声朗读课本;在别人休息时,她挑灯夜读;她排解压力的方法,是一个人孤独地跑圈。
林佳燕是个农家少女,六七岁起就开始干农活,十岁就打零工了,帮母亲挑一天的砖可以赚12块钱。
贫寒的家境让她显得格外内向,家里又生了弟弟,更加拮据,但林母告诉女儿:
“妈妈拼了命也会供你读高中,考大学。”
钟生明,是班里成绩垫底的孩子。
旷课睡觉、半夜翻墙去上网是他的日常;脾气也不好,在父亲和班主任与他的交谈中,他摔门出走……
这样的孩子,在一般人看来,是个妥妥要被放弃的“差生”。
这个“差生”并不差,在农村上初中时,钟生明的成绩不错,但考入县城高中后,巨大的落差让他产生了厌学情绪,成绩一落千丈。
钟生明只是不爱学习,他心中也有对未来的向往,他说:
“我不想别人看不起我,我想比别人过得更好。”
“龙生九子,个个不同,像我一样的差生可以做到不气馁或者不放弃,我送大家一句话,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钟生明渴望得到认同感——如果他也能考高分,那老师肯定会对他好,其实每天被老师找,每天要想着要躲着他,迟到还要看他脸色,钟生明也很痛苦。
其实,钟生明半夜翻墙出去都是在挣钱,他在自己喜爱的网络游戏中找到了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帮人打游戏代练,赚了不少钱,他是班级里最早用上手机的学生。
他也明白自己的未来不可能这样过一辈子,人生的路还很长,他也想走出大山:
“也许有一天我们再相逢,睁开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
王锦春对他的私下评价是:他将来应该有出息,他像一面镜子,高考与人性的镜子。
成绩中等的张兴旺,他的父亲在高三那年离世,学习上和家庭经济上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
他连着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数学严重偏科。最郁闷的是,明明自己很努力了还看不到进步,他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在距离高考11天时,张兴旺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说自己不想考了。
王锦春赶忙去车站、家附近寻找,在一个小餐馆找到了他。张兴旺掩面哭泣时,王老师像亲人一样在旁边支持鼓励:
“你要比任何人都要坚强。”
王锦春是中国普通教师群体的一个缩影。在因材施教上,王锦春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即使是逃学、酗酒的学生,也都被他一个个劝回来了。
他用不同的方式去帮助不同情况的学生,激励着他们往前走,只有一个诉求——要让孩子们都考上好大学!
他陪着孩子们来到考点,和每一位同学握手,对每一个人说:
“要有自信,祝你成功。”
据了解,2005年高考报名人数867万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591万人,全国高校招生计划475万人,其中本科招生230万人。
班上一共78位同学,只有18名落榜,有的考入了985、211大学,有的考入普通本科,也有的选择进入了大专;落榜的同学中,只有一位选择弃学打工,剩下的17位,都选择了复读。
孩子们的高中生涯落幕,有了很多美好的前景,王锦春也有一些遗憾:
“我班上的,文科有3个上了北大的线,但他们不敢报,本来这三个人都是可以被北大录取的……”
3
12年后
这群小镇少年怎么样了
纪录片中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小镇少年们的人生还在继续,在2017年,有记者采访了这群人。
“尖子生”林佳燕从中央民族大学对外汉语系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北京工作。
她的生活和大部分北漂一样,和丈夫儿子生活在月租5k的两室一厅,在北京买房无望,她说:
“在北京十二年了,我还在为生计奔波。如果说改变阶层,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和运气才行。”
农家少女林佳燕能考取985并不是偶然,过去起早贪黑、日复一日的学习终有回报,但人生也不会因为一场高考就平步青云,她依旧在为孩子的读书操心:
“孩子跟着我们在这里北漂,他没有户口,最后还是要回老家走高考的路。”
“差生”钟生明2005年的高考失败后,复读考入了泉州的一所三本大学。
大学里的一次机遇让他进入了一家知名物流公司,钟生明抓住了电商发展的好时机,成为了该物流公司的骨干。
虽然钟生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好,但他也后悔,留在北京的人见过的终究比他们多:
“如果能考上北京,那平台又不一样了。”
考上私立大学中文系的“中等生”张兴旺,最终回到家乡武平,现在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
张兴旺毕业后的第一工作是在厦门,每天在豆浆机旁打豆浆促销;三个月后,转去做了市场营销……工资很低不如意,也到了婚龄,张兴旺在厦门待不下去了,选择回到武平。
如今张兴旺在镇上的一家线路板厂担任技术工程师,一开始他想把孩子送去资源好的城里读书,但第三个孩子的出生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家庭的负担打碎了对孩子们教育的梦想。
他也坚持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参加高考,但对比他自己的命运,他把“让孩子开心”放在了前面。
至于班主任王锦春,有学校高薪挖他,但他想了想还是舍不得离开,他还是留在了武平一中带毕业班,在他的谆谆教导下,不少学子考入了北大、清华、复旦……
应试教育给中国学生带来的,是希望?还是重压?
王锦春给了我们回答:高考制度是有功利性的,但我并不排斥。高考目前还是相对公平的,在找不到更好的制度来代替它时,我们只能适应它。
无论这些武平一中学生们的结局如何,高考制度依然是我国现阶段,涉及社会公平的最后底线,是普通孩子尤其是农家子弟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唯一机会。
我们也要记住,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起点。
参考资料:
1、搜狐号《后窗》:一个班级:《高三》镜头之外的十二年
2、腾讯视频:《高三》
- The End -
— 好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