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直面奥密克戎,面对奥密克戎,我们不需要恐慌,但要高度重视



在1月8日晚上,天津通报了最新的疫情情况。
在最初检测出2名本土感染者之后,昨天是在其密切接触者里找出了18例新增感染者。

从发布会上公开的信息,我提炼一些关键内容,跟大家梳理一下。
1、这20名感染者属于同一传播链。
2、属于奥密克戎的BA.1进化分支。
3、与之前在天津发现的奥密克戎输入性病例,并不能从基因序列里确认属于同一传播链。
这里是使用“不能确认为同一传播链”,这个用词是比较谨慎的,只是不能确认,并没有直接排除二者属于同一传播链的可能性。
这说明存在两种可能:
一个是本次在天津本土传染的奥密克戎,跟之前的输入性病例,没有太大关系,不是同一传播链。
另外一种可能是,二者是同一传播链,但病毒扩散出去之后,已经发生变异,导致“不能确认”为同一传播链。
第二种可能性概率相对比较低,但不能排除,因为奥密克戎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变异毒株。
4、从病例之间的关系和传播的链条上来看,这20例的病例至少已经传播了三代。
注意,是已经发现的这20例病例已经传播三代,目前还没有找到本次天津发生的疫情源头,也就是实际传播了几代还不知道,所以这里用词是“至少”。
并且发布会上是明确说了“有可能在社区里已经持续传播了一段时间。”
5、1月9日7点起,天津开始全市范围内的全员核酸检测。
以上就是本次发布会一些关键信息。
因为这是我们首次出现奥密克戎的本土传播病例,所以还是引起各界相当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总体来说,我觉得天津的反应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而且流调也做得很充分,测序速度也很快。
同时,我想说的是,虽然现在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很强,我们第一次遇到奥密克戎,很多人也会比较担心,比如有些人认为,我们防不住奥密克戎,还不如躺平算了,不要瞎折腾。
不过,我这里还是说点我的个人看法,我认为奥密克戎虽然传染性比德尔塔强,而且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强。
但恰恰我们这套严防严控的动态清零体系,是建立在物理隔离基础上。
所以奥密克戎最大的绝招,免疫逃逸能力,在我们科学的严防严控体系里,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相对来说,拥有免疫逃逸能力的奥密克戎在完全依赖于疫苗的国家里,能发挥更大威力。
而对我们这样依靠科学的严防严控来动态清零的“物理”手段,奥密克戎其实跟德尔塔并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我的观点是,既然我们能防住德尔塔,那么防住奥密克戎的问题也不大。
因此,大家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同时,大家更不能掉以轻心,认为奥密克戎只是大号流感,这一点我已经分析过很多了。
不说南非现在死亡人数还是增加了,单单当前欧美的儿童住院人数都在急剧上升,我想只要了解这些信息,稍微有良知的人,都不应该把奥密克戎只当做大号流感来应对。
毕竟,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一旦疫情失控,按照欧美当前情况看,会有大量儿童住院,我想,没有人会忍心看到有大量儿童住院吧,哪怕死亡率不高,那也会有人不幸中招,我们谁也不知道,哪个倒霉的人会不会是自己。
而且儿童住院,这是多遭罪呀,我们一定要防止当前欧美发生的一幕,在我们身上重现。
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坚持科学的严防严控是唯一出路。
但同时,我们也不必过度担忧,不必恐慌,我们要相信,我们还是可以控制住疫情。
目前关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其实科学界还没有一个定论。
为何?
因为欧美现在的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是没有,完全混乱状态,这种情况下,是很难界定清楚奥密克戎的传染性。
有说奥密克戎实际传染性跟德尔塔差不多,也有说奥密克戎传染性比德尔塔强很多。
这里,可能你会有一些疑问,奥密克戎新增确诊病例那么多,不是已经摆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超强吗?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得厘清“环境”因素的影响。
奥密克戎最大的绝招是免疫逃逸和重组技能。
奥密克戎在欧美新增病例垂直式激增,很大一个原因是,欧美的防疫是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下,已经点亮免疫逃逸能力的奥密克戎,在欧美就像是如鱼得水。
目前打了两针疫苗,对奥密克戎基本已经不设防。
只有打了3针,并且是要“混打”,才能继续对奥密克戎保持有一些效用。
总体来说,打了3针疫苗,并且混打,还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奥密克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这是当前西方国家整体死亡率仍然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他们目前还能死扛的主要因素。
但这不能防止不被奥密克戎感染。
所以,不管是之前感染过原始毒株,还是感染过德尔塔的人,目前都会被奥密克戎重复感染。
这是奥密克戎在全世界范围内垂直式激增的缘故。
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德尔塔不变异的话,已经在全球感染过一轮,可能全球一大半的人都感染过德尔塔,正常情况下,德尔塔的新增感染病例就会不断下降。
但现在奥密克戎,又出来可以重复感染一轮,等于欧美在奥密克戎面前,是完全不设防的。
另外,柳叶刀最近有一篇论文认为,奥密克戎的R0值为10,德尔塔是7,原始毒株是2.5。

不过需要注意,这个论文给的也不是一个肯定说法,而是“可能”。
但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应该比德尔塔强,但也不会强太多,还不至于从量变到质变的程度。
也就是,我们仍然还是防得住的。
欧美现在只能消极防疫,他们已经打了疫苗的大人们,面对现在版本的奥密克戎, 还可以死扛死撑。
但小孩呢?
像美国是有规定,5岁以下小孩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在奥密克戎如此肆虐的情况下,就必然导致欧美国家儿童住院率激增。
比如,纽约0-4岁的儿童住院人数明显激增。

还有英国0~5岁和6~17岁的住院人数,也是同样激增。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儿童住院人数激增,同样是会占用医疗资源,并且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我想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英美都不太可能像放弃老人那样,去对待这些儿童。
因此,放任奥密克戎扩散,采取消极防疫,可能产生的后果,仍然可能是很恶劣的。
就拿之前被很多鼓吹奥密克戎流感论的媒体,在上周就说南非的新增确诊病例出现拐点,在那边说南非疫情要结束了。
但实际情况呢?
下图的蓝色峰,是南非的新增确诊人数,而红色峰是每天死亡人数。

可以看到,上周虽然南非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虽然确实拐头了,出现回落。
但本周,南非的每日新增死亡人数,却在悄然抬头。
这个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我们看南非之前几次疫情波峰,可以发现,每次死亡人数的峰值都是在新增确诊病例峰值之后的两个礼拜左右。
这是因为,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从入院,到死亡会有1-2礼拜的时间。
既然南非像现在的死亡人数开始抬头,关于奥密克戎流感论,我认为还是可以别提了。
目前可以确定的信息,是奥密克戎在重复感染的情况下,重症率可以降低70%。
这是很多人误以为奥密克戎温和,甚至当做流感的最主要原因。
但问题是,那些没有打过疫苗,没有重复感染的人群呢?
比如5岁以下的儿童。
哪怕是美国,现在也不敢贸然给5岁以下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不管怎么说,也是为了跟新冠病毒赛跑,以人类前所未有速度研发出来的,客观说还是比较缺乏时间的检验。
5岁以下儿童,各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能否接种新冠疫苗,还是有待商榷。
辉瑞目前是有启动5岁以下的儿童接种疫苗的临床试验。

辉瑞的临床试验分两组,一个是6个月到2岁的,一个是2岁到5岁的。
目前数据应该会很快公布。
我们国内目前是允许3~17岁未成年接种疫苗。
虽然我们是放宽到3~5岁也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但3岁以下,目前仍然还是不能接种的。
所以,对于疫情的来势汹汹,我们是没有妥协余地的。
由于现有的疫苗,对奥密克戎虽然可以降低重症率,但已经基本不能避免感染。
这会导致疫情一旦扩散,大人即使打了疫苗,感染了也大概率没事,但回到家里,就有可能传染给小孩。
另外,关于新冠病毒的后遗症问题,我之前也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最新研究,跟大家分析过。

根据彭博社对该研究的报道,新冠病毒可以在感染后的几天之内,就传染遍全身其他器官和组织,其中包括大脑。
这是新冠病毒的症状里,会有失去嗅觉/味觉,这样奇怪症状的原因。
并且,在新冠病毒患者转阴,不具备传染性,但新冠病毒仍然可以潜伏在人体其他组织器官长达几个月。
NIH那项研究里,最长的是潜伏了230天,这是一个至少值,而非最终值。
新冠病毒一旦感染无法在人体内短时间内彻底清除,这是新冠病毒可能产生各种奇奇怪怪后遗症的原因。
前几天,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还在我们微博上,发文阐述了他儿子拉维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的后遗症,长期慢性疲劳,每天需要卧床休息16个小时,无法过上正常生活。
他因此痛批欧美的消极防疫策略。

当然,按照欧美国家现在情况,像这样严重的后遗症,应该比例不会太高。
否则欧美国家早就乱套了。
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病毒的后遗症是否会更严重?
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是否会增加后遗症的风险?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现在不知道,但有一些风险,急需科学研究解答的问题。
在有明确研究结果,解除这方面警告之前,我认为采取消极防疫,都是对全人类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包括CDC最近发布的另外一份报告显示,当前美国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诊断出糖尿病的数量,是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两倍多。

这可能是因为新冠病毒会攻击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
关于新冠病毒感染后,不仅仅只会停留在上呼吸道,肺部,而是会在短短几天内就可能传遍全身任何组织器官,连血脑屏障都阻止不了。
虽然新冠病毒入侵其他器官,通常不会产生太严重后果。
但这个后遗症比例,只要存在,我认为我们就不应该去冒这个风险。
因此不管怎么说,坚持科学的严防严控,仍然是目前唯一出路。
再来说一些好消息。
就像上面说的,我们这套严防严控,反而更能针对奥密克戎。
这是因为奥密克戎的潜伏期并不长,韩国之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报告显示,奥密克戎的潜伏期只有2~8天,平均潜伏期只有4天。

由于新冠病毒的一大绝招是潜伏期内也可以传染。
所以,潜伏期越长,反而更有利于新冠病毒传播。
反之,潜伏期越短,更容易严防严控。
而且奥密克戎有一个特点是,症状比较明显。
由于奥密克戎相比德尔塔很大变化是,集中在上呼吸道感染,入侵肺部的程度没有德尔塔严重。
这会使得奥密克戎更容易有症状,但症状相对德尔塔会比较轻。
这个简单说就是,奥密克戎感染者,更容易被发现。
这是非常有利于严防严控的。
另外奥密克戎的代际间隔时间是2.8天~3.4天,短于德尔塔变异毒株2.9天至6.3天。
这意味着,在完全不设防的情况下,奥密克戎的传染速度是非常快的,会比德尔塔还要快一些。
但在严防严控下,只要进行严格的物理隔离,奥密克戎就算代际间隔再短,也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奥密克戎的免疫逃逸能力,代际间隔,基本都对我们严防严控不起作用。
而且奥密克戎还更容易出现症状,潜伏期短,这反而有利于我们严防严控,早发现早隔离的策略。
因此,我认为我们还是能控制住奥密克戎,可能会比德尔塔更难对付一些,但还不至于需要我们躺平的程度。
坚持科学的严防严控,目前仍然是我们抗击疫情的最有效方式。
物理(隔离)和魔法(消极防疫)。
我们还是选择物理吧。
本文来源“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外面有假冒我的骗子号,点上方关注正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