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持续大跌,欧洲遭大规模做空,这是要跟日元竞争谁先倒下吗?



最近欧元汇率又持续贬值,且欧洲企业债有被大规模做空,欧洲企业也开始出现倒闭潮的迹象。
欧洲作为俄乌冲突最大影响地区,现在经济面临着通胀和衰退的双重冲击。
这使得当前欧洲颇有点在跟日本竞争谁先在本轮世界经济危机里倒下的感觉。
欧元汇率已经跌到了1.02,在一年前1欧元还能兑换1.22美元,现在已经跌没了16%,距离跌破跟美元1:1已经不远了。

今天文章来专门分析一下,欧洲正在遭遇大规模做空的情况。
(1)德国30年来首次逆差
昨天下午15点,欧洲股市开盘后,欧元出现一波狂泻走势。

这个主要原因是,昨天德国公布了一个数字,吓坏了欧洲市场。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德国贸易逆差达10亿欧元,这是德国自1991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德国的经济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2019年德国进出口外贸总额占GDP的比值是高达70.8%,这个在世界GDP前十的国家里比例是最高的。
相比之下,我们的外贸占GDP比值是34%,美国为20%,日本为28%。
即使是韩国这样比较有名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外贸占GDP比值也为64%,仍然是低于德国。
由此可见,德国这个外贸占比70.8%,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外贸对德国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对德国这样一个制造业立国,依托于外贸来赚钱的国家来说,外贸顺差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德国过去这几十年来,极少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
下图为德国的贸易差额历史走势图,当值为负数的时候,说明出现贸易逆差。

可以看到,过去这几十年,德国只有两次出现贸易逆差。
一次是1980年代,是因为美联储一口气加息到20%后,引发全球经济收缩海啸,这不但收割了南美洲,也让德国一度出现贸易逆差。
一次是1991年,这是因为美联储在1988年突然出现大幅加息,这直接戳破了日本90年泡沫,引发一场短暂的世界经济收缩,也让德国在1991年出现贸易逆差。
而这一次,德国时隔多年再次出现贸易逆差。
跟之前两次有一个共同大背景是,美联储也出现了激进的加息。
而这次更是叠加了俄乌冲突这个重大地缘危机,对德国这样的外贸主导的国家来说,影响就更为巨大。
所以,德国这次出现贸易逆差,也宣告德国经济陷入困境,正面临一场经济危机。
这直接让过去一年持续走弱的欧元,雪上加霜。
(2)欧洲被做空
今天欧元再度下跌,已经跌破了1.02,开始朝着1这个大关进发。

而且这两天虽然美元指数飙涨,但在美元指数的一揽子货币里,人民币和日元整体波动不大,这两天没有出现明显贬值。
只有欧元和英镑贬值幅度比较大。
当前全球做空的大资本,可能阶段性的把重心从日本往欧洲方向挪了挪。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经济就一直面临着严重冲击。
这还叠加了很多不利因素。
比如疫情持续肆虐,最近BA.5变异毒株开始在欧洲广泛传播,并导致包括德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住院人数开始飙升。
还有供应链紊乱,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的秩序。
而且美联储还在激进加息,迫使欧洲央行可能在本月也将开始不得不加息,让本来已经面临困境的欧洲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基本上来说,欧洲经济的这些不利因素,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都是可以预见到的。
所以早在几个月前,就有很多迹象显示,有大规模的华尔街资本,趁着美联储加息的发令枪,在大规模做空欧洲股市、欧洲企业债。
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
欧洲空头信息跟踪网站Breakout POINT在6月22日提供的数据显示,桥水基金最新持有的欧股和企业债的净空头规模达105亿美元,这比起之前披露的57亿美元,已经差不多翻了一倍。
而且桥水基金也是所有公开的资金里,占整个欧洲空头头寸的比例最大。
桥水基金全面做空欧洲企业,覆盖范围很广,阿斯麦尔、道达尔能源、赛诺菲和思爱普的空头仓位均超过5亿美元。
这些很多都是欧洲的龙头企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桥水基金作为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是不太可能去“裸空”的。
也就是,桥水基金之所以加码对欧洲的做空,不单纯只是为了做空,更多可能是为了保护其现货持仓,而做的一种对冲保护。
比如,假设你持有100万元某只股票,但你对这只股票所处的大环境不是太看好,但你又不想抛售这只股票。
这时候,你可以选择购买这只股票的1万元看空期权,来对你这100万现货持仓,做一个保护。
因为期权是高杠杆,动辄就是几十倍杠杆,所以,你可以用少量的权利金下空单,对你现货持仓来进行对冲。
这样一来,即使出现股灾,你现货持仓的亏损,就可以通过期权杠杆的效应补回来。
反过来,如果没出现股灾,哪怕股市有下跌,但跌得不多,那你这1万元看空期权也会归零打水漂。
所以,这1万元就相当于,你给自己股票现货买的一个对冲保险,确保你在股灾里不会亏钱,甚至还能大赚。但其他情况,你这1万元就相当于消费出去了。
当然,这只是简单跟大家举例一下,具体实际操作,还得涉及到期权合约的选择,比如是虚值合约还是实值合约、合约的时间价值、到期时间等等,还挺复杂的,我这里就不详细展开。
对大资金来说,期权只是一种保险,而对小资金来说,期权才沦为有强烈投机属性的高杠杆工具。
桥水基金作为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肯定也是持有大量的欧洲企业的股票和债券现货,所以当桥水基金认为接下来经济不景气,甚至欧洲可能爆发股灾。
但作为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是不能轻易去抛售自己手里的筹码,所以更大可能是选择通过做空期权来做一个对冲,这也符合桥水基金作为对冲基金的定位。
所以,也不要觉得桥水基金大规模做空欧洲,就是单纯的恶意做空。
更大可能只是桥水基金面对当前已经飞奔而来的灰犀牛,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行为。
桥水基金的联席首席投资官Greg Jensen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不同资产类别中存在对冲关系。与过去十年的涨势相比,股票的抛售幅度仍然很小,而且欧洲和美国仍有可能出现更大的波动,作为对冲基金来说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不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市场进行多元化经营。”
所以,我认为桥水的大规模做空,只是一种保护。
但能让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作出这样的自我保护行为,这本身已经说明当前欧洲面临极大的困境。
桥水基金过去这些年,在这些重大国际经济和金融动向的嗅觉还是十分敏锐。
2018年,全球股市因为美联储加息缩表而集体下跌的时候,桥水基金同样耗费220亿美元去做空欧洲股市。
2020年3月,全球股市集体崩盘的时候,桥水基金也耗费140亿美元做空欧洲股市。
所以,这样做空欧洲股市和债市的行为,对桥水基金只是正常的对冲保护,但也说明当前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很严重的困境。
在昨天欧元大幅下跌的时候,欧洲股市也出现大跌,是跌出了今年新低。

欧洲股市在3月触底后,就一度出现较大幅度反弹。
但在6月3日之后,欧洲股市就大幅度下跌,又跌出新低。
除了伦敦股市还比较坚挺之外,欧洲股市今年普遍下跌幅度在20%左右。

(3)原油和黄金
另外,昨天全球金融市场,也出现一些危机波动。
除了欧洲股市大跌之外,原油大跌8%,黄金也大跌2.2%。
这个主要是因为,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被强化了。
全球经济如果陷入衰退,对原油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所以油价就因此下跌,大宗商品昨晚也普遍出现大跌。
不过,在油价大跌之后,市场开始发酵另外一种观点,就是大宗商品集体下跌,会减轻世界通胀压力,从而降低美联储加息压力。
所以,美股昨晚在开盘下杀后,很快就低开高走。
被美联储加息影响更大的纳斯达克,从跌2%,变成涨1.75%。
但跟美国经济前景关联更大的道琼斯指数,最近跌幅明显大于纳斯达克,昨晚也没有翻红,从跌2%,变成跌0.4%。
大宗商品如果能长时间持续下跌,肯定是减缓通胀压力,但是否能彻底结束通胀,我个人是持比较怀疑的态度。
通胀之所以难以控制,就是一旦通胀形成,会有自发的滚雪球效应,形成连锁反应,要不然美国上世纪70年代,就不会陷入长达10年的大通胀状态。
另外,我年初就跟大家分析过一个观点,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有一个很典型的标志,就是大宗商品暴跌。
这个有点类似于2008年,石油价格从历史最高点,直接瀑布式下跌。
对于当前原油走势,是否已经在走金融危机的模板,我们还需要观察观察,作为本轮金融危机是否爆发的一个观察指标。
而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对于原油走势的预期,也出现非常离谱的偏差。
摩根大通上周才刚发布一份报告称,假如G7实施限制俄油上限的举措遭致俄罗斯报复性减供,可能导致布伦特原油在极端情况下飙升至380美元。
但仅过了两天,花旗的分析师则警告称,如果全球出现严重影响石油需求的经济衰退,到今年年底,原油价格可能跌至每桶65美元,到2023年底,原油价格可能跌至每桶45美元。

从长期来看,我之前也提到过,原油的正常合理价格,是在40~50美元,差不多刚好是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附近。
但当前原油价格显然处于一个非正常状态。
这个主要是叠加美联储过去两年的大放水,以及俄乌冲突的爆发。
去年原油涨到80美元,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大放水。
今年从80美元涨到130美元,主要则是受俄乌冲突的影响。
现在美联储开始激进加息缩表,抽掉了原油上涨的其中一根柱子。
但俄乌冲突的爆发,仍然还在持续,所以原油价格的走势,还存在比较大的变数。
我个人是觉得,除非俄乌冲突结束,不然原油应该也不会跌太多,在80美元~90美元之间,还是有比较大支撑。
但假如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严重抑制了需求的话,那么原油也是有可能复制2008年那样瀑布式下跌的走法。
当然,现在连摩根大通和花旗,都能出现这样离谱的截然相反预测走势,对于当前原油价格的预测,已经不是普通人可以有把握去做的。
我个人是建议,把原油走势作为一个我们观察金融危机是否爆发的一个重要标的就好。
至于黄金走势,我觉得还比较明朗。
我还是年初的观点,在美联储加息周期里,国际金价在1700美元下方才会有机会,之前黄金在3月份涨上2000美元的时候,我也是有专门写文章建议大家可以考虑获利了结。
后面如果黄金跌破1700美元,可以考虑重新开始定投。
当然,以上观点都是建立在美元霸权没有破灭的前提。
假如美元霸权垮塌,美元出现大幅贬值,那么全球资源定价体系都会推倒重来,任何预测也会失效。
当然,美元霸权垮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今年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起码得3-5年的时间,作为一个远期需要提防的事情即可。
(4)欧洲寒冬
今年欧元、欧股和欧债,都出现集体走弱,是典型的股债汇三杀走法。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不好好想想怎么自救,整天就想着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去各种制裁俄罗斯,去直面俄乌冲突的影响,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美国今年各种拱火俄乌冲突,然后通过美联储激进加息,反手来收割欧洲一刀。
这几乎可以说是阳谋,明眼人都能看得很清楚,我相信欧洲也很多人能明白这一点。
但即使如此,欧洲依然如同失了智一样,在民粹的裹挟下,继续直面俄乌冲突当炮灰。
虽然欧洲领导人,像马克龙也有试图去调停俄乌冲突,但在美英不断拱火,以及内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马克龙这些调停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效果。
欧洲给我感觉就像是患上了渐冻症一样,虽然脑子还能思考,但已经失去了行为能力,所以只能做出这样一副摆烂的效果,面对能源危机,就建议民众少洗澡,面对粮食涨价,就暗示少吃饭。
这简直太魔幻了。
而且对欧洲来说,最不妙的消息是,最糟糕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到来。
如果这场俄乌冲突持续到冬天,那么欧洲才有可能面临至暗时刻。
上个月,俄罗斯的北溪1号就曾经因为“维护”,降低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
在芬兰和瑞典被北约正式邀请加入后,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发布通告说,7月11日起将暂时关闭北溪1号两条天然气管道支线,进行常规维护。
大家也很清楚,北溪1号这样频繁“维护”背后的真正原因。
让欧洲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出口欧洲天然气的一个重要港口,在6月8日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爆炸,这导致这个美国对欧天然气出口的重要港口未来90天将不能正常使用,这会影响美国对欧洲14%的天然气出口。

这些事情叠加之下,市场预期在今年冬季来临之前,欧洲在10月份的天然气储量只能达到60%,远低于此前预计的80%。
在有俄罗斯充足供应的情况下,德国一个冬天大概要用掉50%左右的天然气储量。
要是今年冬天,俄罗斯对欧洲能源供应继续不顺畅的话,欧洲天然气危机大概率是会爆发的。
到那个时候,欧洲恐怕就要面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寒冬。
而欧洲民众也许只有在寒风中,才能好好冷静思考一下,怎么做才是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的。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本文资料引用:
1、《赌注加倍,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做空欧股的规模增至105亿美元》
2、《70.8%!德国外贸总额占GDP比重远超中国、美国,这说明了什么?》。
3、《欧洲这个危机,比美国衰退更可怕,可能引发“连环爆”》
3、tradingeconomics数据网站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到顶部